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聚焦

“感民樂之韻 悟光影之美”藝術實踐周系列展演活動順利開啟

發佈時間:2024-05-24 15:19:26 丨 來源:大眾網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琶音清脆、竹笛悠揚,嗩吶嘹亮、鼓聲嘡嘡,5月21日,中國電影博物館攜手中央音樂學院,共同開啟了為期四天的“感民樂之韻悟光影之美”藝術實踐周系列展演活動。在首日的民族管弦樂專場音樂會上,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管弦樂團的師生,為現場觀眾帶來了《龍騰虎躍》《愁空山》《九兒》等精彩的民族樂表演。

“詩經有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首《青青思念》借用古詩的情景,來表達我們現代人的情感,讓古人與今人有了時空上的聯繫。今天恰逢‘521’,我們希望能在這樣的日子裏把這個藝術作品帶給大家。”在每首樂曲前,樂團的指揮老師為現場的聽眾介紹作品的基本資訊、意境表達,讓聽眾在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能夠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增加音樂知識。

今天參加演出的管弦樂團,由70余名成員組成,包括大鼓、竹笛、嗩吶、二胡、琵琶、阮、箜篌、古箏等民族樂器。樂團成員以精湛的技藝和飽滿的情感,演繹了五首精彩曲目。在樂曲《愁空山》中,不同音域的竹笛讓聽眾仿佛置身於綿綿不斷的秦嶺間,不斷攀爬探索。作品《青青思念》則畫風一轉,以管弦樂器的婉轉樂聲,訴説著跨越千年的思念之情。《九兒》則是一首影視劇的經典配樂,細膩的二胡聲和嘹亮的嗩吶聲相互配合,牽動人心。

樂團表演在中國電影博物館的中央圓廳進行,廳內的LED螢幕光影為演奏帶來沉浸式的視覺效果,民樂與電影的結合實現了藝術形式的跨界對話,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體驗。

中央音樂學院大二學生畢友恒在作品《九兒》中進行了一段二胡獨奏部分的演奏。他表示,此次演出和觀眾的距離非常近,加上四週環繞的螢幕,讓演出有身臨其境之感。“《九兒》是一首二胡與民族管弦樂隊協作的作品。這首作品是根據電視劇《紅高粱》插曲重新編創的,作曲家運用了非常多的現代作曲技法,將二胡與民族樂器結合在一起,是將民族音樂與影視作品配樂相結合的一次創新嘗試。”

“今天很開心跟著學校來到中國電影博物館進行表演,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地接觸觀眾,也能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們的中國的傳統樂器。”參與古箏演奏的俞驍函説道。

青年竹笛演奏家、尋夢人樂團創始人韓常發説:“此次能夠受邀前來欣賞這次演奏表演非常榮幸,樂團表演的十分優秀,希望這類的演出活動可以多一點,讓更多人了解民樂,感受民樂魅力。”

首日的活動還特別邀請了北京八十中學嘉源分校學生樂團的小樂手來到現場欣賞演出。在樂團中負責中阮演奏的三年級學生佟歆懿告訴記者,中央音樂學院的樂團演奏得非常自然,配合得也十分默契,值得學習。“我尤其喜歡第一首《龍騰虎躍》。這首樂曲的主旋律樂器是鼓,這種樂器一般都是作為配合出現,很少聽到這樣作為主旋律出現的樂曲。”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章紅艷介紹,藝術實踐周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傳統藝術實踐活動,很高興可以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電影作為一種綜合的藝術表現形式,本身和音樂就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這次藝術實踐周,我們把學生帶到這裡直接和觀眾面對面,讓學生們能夠親身感受音樂是如何和觀眾産生共鳴,對學生來説也是一種鍛鍊。”

章紅艷表示,今天作為首場演出,為大家帶來了配置完整的民族管弦樂團表演。在未來,活動還將帶來管樂、弓弦樂、打擊樂等專場演出,表演形式十分豐富。“在演出中,我們也會做一些樂器介紹,讓大家作為一個中國人,都能對中國的傳統音樂有更多的認知。”

記者了解到,在未來幾天,中央音樂學院還將在中國電影博物館帶來管弦樂、打擊樂、弓弦樂、“古琴雅集”音樂會等形式多樣的5場演出活動,將中國傳統音樂之美分享給觀眾。本次活動也是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辦的“‘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計劃的重要部分。中國電影博物館創新推出“感悟光影之美”——影博校園行系列活動,邀請12所首都高校師生代表體驗光影與旋律交織的魅力,發揮博物館“大學校”作用,為高校師生搭建集才華展示、學習提升與電影文化交流為一體的多元化平臺。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