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劇照。謝濤供圖
優秀的戲曲作品應當與時代同頻共振,使璀璨奪目的古老藝術煥發新的魅力和風采,融入當下人們的生活、走進當代觀眾的心坎。
從藝40多年,我體會最深的,就是文藝創作永遠都不能脫離生活,不僅要堅守文化傳統,還要與時代呼應。圍繞太原解放70週年、改革開放40週年、慶祝建黨百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等重大時間節點和重大主題,我們創作了一系列現代戲。反映不同時期本土人文精神的太原老街三部曲《開工街》《起鳳街》《迎新街》,表現脫貧攻堅成果的現代戲《圪梁樑上》,都是從小人物的視角演繹大時代的發展,以傳統戲曲演繹時代新華章。而《范進中舉》《爛柯山下》《傅山進京》《于成龍》《莊周試妻》等作品,則是因為接續傳統戲的歷史脈絡、注重人文意蘊的時代表達而獲得成功,是晉劇藝術守正創新的成功實踐。尤其是新編歷史劇《莊周試妻》,從風格樣式到人物塑造,從劇本特色到創意構思,融匯了多種戲劇表演體系,美學闡釋靈動大氣、富有詩意,蘊含著對人性的深入思考。
對於戲曲表演者,守正創新不是口號,而是用真誠、真情、真心去塑造每一個角色。作為一名女老生,我在跨越性別與年齡挑戰的同時,努力塑造形神兼備的藝術形象。新創劇目人物的塑造,有些東西是本行當甚至藝術門類中不夠或沒有的,因此需要尋找、借用其他行當或劇種的表演方法,通過人物情感的抒發、細微身韻的流露、心理活動的傳達、舞臺氣氛的營造,把塑造人物所需的程式“化”為一體。《范進中舉》中的范進,如果只用老生行當的程式去表現就有局限,創作中需要融合丑角、窮生的臺步和技巧去體現人物性格,其中掃把功、髯口功、椅子功以及豐富的聲腔運用,為的就是更飽滿地展示人物內心的豐富性。《傅山進京》中的傅山則截然不同,這種舞臺形象在晉劇舞臺上沒有出現過,因此劇作在借鑒京劇麒派和馬派藝術的同時,抓住“倔老頭”這個形象特點,把生活中的觀察與戲曲表演程式打碎後糅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爛柯山下》中朱買臣在最後一場有大段的道白,我通過語速的快慢緩急,語音的輕重頓挫,輔之以眼神、水袖、袍帶的表演,體現其動搖徘徊的內心情感,展現人性反省的多層次。
無論演過多少場,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觀眾,在演繹中都可能産生新的感悟。在塑造人物時,我格外注重人物身上最能與觀眾産生心靈共鳴的一面。如《范進中舉》中的范進,我著力表現出他竭盡全力卻不被接受、不被認可的失意,因為這種情緒是共通的,每個人都可能從范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塑造《爛柯山下》裏的朱買臣形象時,我努力表達出當代人對於婚姻的價值取向和認知。主角遇到的情感問題和困惑,是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整部作品就像是穿著古裝的現代戲。不少觀眾反饋,自己在看過這部戲之後深有感觸,開始反思夫妻之間應如何更好地相互理解和溝通。在於成龍的初仕之地(今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演出《于成龍》時,我希望能夠跨越300多年的時光,將他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的精神內核與憂國憂民的士大夫情懷,以最動情的方式重現出來。在道出“羅城的百姓,好啊!”這句臺詞時,我哽咽了,感覺于成龍冥冥之中又回到了這片土地,羅城的觀眾似乎也感受到了這種情愫,用熱烈的掌聲給予了回應。
任何形式的戲曲藝術,只要契合時代的審美需求和藝術風尚,就不會失去觀眾。無論在鄉村還是城市,無論是學校還是社區,無論在舞臺還是講臺,我始終不敢忘記並一直踐行著“傳承與弘揚晉劇藝術,讓晉劇為時代服務、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認認真真唱好每一齣戲,把最好的藝術奉獻給觀眾,把晉劇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血脈傳下去,在時代之光中映照出更璀璨的光彩,這是晉劇人的使命。
(作者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謝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