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音樂美育浸潤實踐,助力鄉村孩子藝術夢想

發佈時間:2024-05-11 09:39:47 丨 來源:光明網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高校民族音樂教育開展,既是彰顯傳統文化、強化民族文化根基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育人質效的重要舉措,具有重要意義。新時代,要進一步探究高校民族音樂教育發展的意義與路徑。

在聆聽、演奏、演唱等音樂活動中提升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以歌詞的分析、情境的創設,激發青年學子的想像力,讓他們身臨其境,反覆置身於歌詞描繪的畫面中,盡情地感受音樂美,實現精神上的愉悅。例如歌曲《憶江南》的演唱不僅可讓青年學子感受音樂作品的內容美、形式美和旋律美,還能讓青年學子在旋律、和聲之美中,聯想江南的細膩柔美。其二,以創作背景的了解、創作意圖的剖析,加強青年學子對音樂的理解,讓其在音樂力度的強弱對比中感受音樂色彩的衝撞力,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感受音樂或輕聲低吟、或氣勢磅薄的“情感波瀾”,盡情領略音樂的魅力,實現心田的滋潤、情操的陶冶。例如在鑒賞《映山紅》時,青年學子可在理解音樂作品內涵、了解歌曲背景故事、婉轉動人的旋律的基礎上,激發自身的愛國情懷。其三,以演奏能力的錘鍊、技能的訓練,培養青年學子對“美”的感知,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力度帶來的是一種內在聽覺與外在聽覺相結合的審美活動。其四,以創編活動的開展,引導青年學子錶達自己對音樂的體驗和感受,及其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發揮。

民族音樂是民族文藝的重要表現形式,在“音樂之聲”的表像下,還蘊含了人文情懷、哲學思想、價值理念、民族精神等豐富內容,融入高校教育體系,可擴大民族文化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廣度與深度,可推動民族文化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例如,琴曲《廣陵散》《梅花三弄》,笛曲《五梆子》《鷓鴣飛》,清鑼鼓樂《八仙序》《鷂子翻身》《八哥洗澡》,箏曲《漁舟唱晚》《寒鴉戲水》等體現了民族共同的情感、國家殷切的期望的經典音樂作品,逐步走入校園、進入課堂,不僅可陶冶青年學子的性情、塑造青年學生的品格、引導青年學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還可以強化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識與了解,引導學生承擔起傳承、弘揚民族文化的重任。再如,絲竹樂《三六》《行街》《雨打芭蕉》《走馬》《八駿馬》《梅花操》,吹打樂《將軍令》《大轅門》《普天樂》《雙咬鵝》,笛曲《五梆子》《鷓鴣飛》等或輕快活潑,或熱烈歡快,或優美舒展的民族音樂作品,融入鋼琴、小提琴、歌曲演唱、音樂劇等方向的課程之中,可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還可推動民族音樂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新時代,高校應該秉承文藝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擔當,進一步發展高校民族音樂教育,充分發揮民族音樂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正向引導作用,推進新時代教育事業高品質發展。

以多樣文化活動推動民族音樂教育發展。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對青年學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這是任何課程無法比擬的。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依託,加強民族音樂教育的輻射和影響作用,可在潤物無聲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對此,其一,舉辦“古文今唱”“消夏文藝晚會”“古典音樂歷史演變展覽”等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抒發學生們對祖國的熱愛,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學生的文化自信心與民族自信心,進而起到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作用。依託以“全國音樂課堂變革與學校美育高品質發展”“從美育高度推進學校音樂建設”等為主題的研討會,挖掘不同年代、不同風格的音樂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去拓寬、加深青年學子對民族文化的積澱,使他們受到感染併為之動情,使學生感受、體驗不同音樂的藝術特點及民族風格,提高其音樂審美能力。組建包含西方古典音樂、中國傳統音樂、現代音樂等部門的音樂類社團,擴大民族音樂的影響力。例如,打造有溫度的音樂志願者隊,以發揮音樂所具有的凈化心靈、調適心理、調節情感、振奮精神、愉悅養性、怡情健身等功能,弘揚高雅藝術,陶冶修養情操,推進素質教育。其四,高校可與鄉村中小學聯合開展“音”為夢想,“藝”起成長的音樂美育浸潤實踐行動,為鄉村中小學生搭建一個增進友誼、開闊眼界、提升人文藝術修養的廣闊平臺,讓其切實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其五,組建團隊幫扶學校深入開展民族樂器方面的課程教學實踐,激發出學生對中國民族樂器的興趣,讓學生理解和感受我國深厚的傳統音樂文化底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以融合教學體系建立促進民族音樂教育發展。走出自我文藝場域,匯入“人類交響樂”的廣大舞臺。將民族音樂元素與鋼琴、小提琴等西方樂器教學相結合不失為一種思路。

了解民族音樂文化,消弭鋼琴、小提琴等西方樂器教學的障礙。例如,要了解民族音樂文化主體,也就是創造一種音樂形式的民族人群,包括主體身上蘊含的性格、氣質、哲學思想及價值觀念等,進一步從生産勞動及生活習性等角度出發,了解該民族對音樂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從而厘清一種民族音樂文化的歷史發展脈絡;要了解民族音樂文化淵源,因民族音樂就是一種民族文化,它的産生、傳承、發展等各個維度必然存在使其維持穩定因子,鋼琴、小提琴等西方樂器教學過程中應探明民族音樂文化淵源,如源自戰爭、祭祀、愛情或宗教等各個層面,這樣可以在鋼琴、小提琴等專業教學實踐中更準確地把握風格;要了解民族音樂文化場域,任何音樂都不是孤立、封閉的聲音規律系統,它存在於特定的文化場域內,聚焦民族音樂範疇,鋼琴、小提琴等西方樂器教學應該加強文化場域分析,如蒙古音樂屬於遊牧文化場域,民歌小調屬於民俗文化場域。

精選民族音樂素材,實施樂器移植改編。從教學需求出發,民族音樂素材是民族音樂元素的載體,立足傳統文化背景下,中國民族音樂佳作浩如煙海、風格各異,惟有合理地選擇民族音樂素材,方能確保“民樂+鋼琴”“民樂+小提琴”等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一方面,在民族音樂素材選擇上應遵循多樣性與規避性原則。所謂多樣性,是指所篩選的民族音樂素材源應自不同文化場域,如陜北信天遊、沂蒙小調、河南豫劇、少數民族樂曲等,以為鋼琴、小提琴等教學提供更加全面的民族音樂元素;所謂規避性,是指一些“過度經典”的民族音樂素材,反而不適合融入到鋼琴、小提琴等教學中,如“堯樂大章”“相和調”等,它們與中國古代民族樂器捆綁很深,很難通過現代樂器(涵蓋中外樂器)表達出精髓。另一方面,應該對民族音樂素材進行必要處理,如按照抒情類、哀傷類、激昂類、愛情類等分組,對所選擇的曲目做適當截取,以便於實施教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施樂器移植改編,即將民族音樂“原配樂器”轉變為鋼琴、小提琴等,例如,較為成功的民樂作品改編為鋼琴演奏形式的有《梁祝》《梅花三弄》《陽關三疊》等,在樂器移植改編過程中,指導學生用鋼琴、小提琴等音色模倣古箏、二胡、笛子等民族樂器的音色,同時突出鋼琴、小提琴等樂器自身的清澈、空靈感,中西交融,以生成更具魅力的音樂意境。其三,要注重“校本音樂”教學資源開發。事實上,鋼琴教學與民樂教學分屬不同的領域,市場很少存在“融合型教材”,因此,應基於校本教育的需求,圍繞“民樂+鋼琴”的教學方向,自主開發相關教學資源、編寫實用性教材。

以民族音樂特色梳理創新教學方法。其一注重作品賞析教學,賞析過程中除了理解民族音樂特色外,還應該針對具體作品展開深度發掘,揭示其創作時代、歷史背景、作者經歷、文化意象等內容,整個過程中教師須強調情感注入,喚醒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其二要採取“網際網路+視聽教學”的模式,以此拓展民族音樂特色的呈現形式,例如在賞析《梁祝》的同時,以影像圖片等形式展示《梁祝》戲曲作品、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以此增強視聽體驗,並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曲目內涵,為實現在鋼琴上演奏奠定基礎。其三要強調創意表達教學,受限于教學資源、環境及師資等多方面的因素,現代教學往往將重心置於樂理講解、技巧模倣之上,但民族音樂元素對於現代演奏而言是一個“新變數”,據此,應鼓勵學生創意發揮、即興演奏,在反覆嘗試中探索“民樂+鋼琴”的新型演繹形式。其四注重音樂藝術修養培養。民族音樂的特殊之處在於,音樂本身與其他文藝形式的深度結合,如山歌民歌一類的聲樂形式,融合了地域情感與方言特色,這些已然超越了音樂知識範疇,惟有吸收廣泛的文化資源、浸潤于文化生態,才能確保音樂藝術修養的提升。

(楊國亮,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