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京劇創作座談會在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舉行。會上,國家重點京劇院團、省級重點京劇院團及近年創作較活躍的京劇院團負責人圍繞近年來京劇創作整體情況作彙報,與會負責人和專家圍繞傳統劇目挖掘、新劇目創作等問題展開座談。打造精品,讓劇目“留得下”“傳得開”,是京劇界不懈追求的方向和目標,要創作人民群眾喜愛且好聽、好看、好唱、好學的京劇劇目。
傳統戲、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並舉
20世紀60年代,時任文化部副部長齊燕銘力倡的傳統戲、現代戲、新編歷史劇“三並舉”方針,至今仍指引著京劇的繼承與發展。
“京劇傳統劇目是傳統京劇藝術的載體,是不同時期、風格、行當的京劇流派藝術的匯聚和總合,是京劇藝術在當代傳承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北京京劇院原院長、一級編劇劉侗坦言,對於經典劇目,各京劇院團必須堅持老戲老演、常演常新、活態傳承,讓觀眾百看不厭。
“目前,我們能夠上演的傳統劇目及摺子戲有60余出。”湖南省京劇保護傳承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王曉林介紹,近年來,湖南省京劇保護傳承中心復排了《大鬧天宮》《失空斬》等7部傳統大戲和《殺惜》《霸王別姬》等34齣摺子戲;開展“名家入湘傳藝”“名家傳戲”“角兒來了”“夏季集訓”等活動,邀請京劇名家和中心退休老藝術家指導青年演員,採取“以戲促功”的方式復排了《拾玉鐲》《金龜記》等數十齣傳統經典劇目。
新編歷史劇是京劇現代化轉型的探索成果之一,是京劇順應時代潮流、實現自身發展的重要實踐。中國戲曲學院原副院長趙景勃以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只此青綠》為例,表示新編京劇創作應借鑒當代舞劇的創作理念,在守正中尋求創新。
對於創新,北京京劇院頗具經驗。自2020年起,北京京劇院推出《李大釗》《許雲峰》《石評梅》《齊白石》4部大戲。北京京劇院院長秦艷表示:“這些現代劇目的創作立足地域歷史文化,汲取豐富的創作素材,以革命精神結合時代理念,以京劇藝術生動展示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同時在京劇現代戲表現形式上尋求創新,探索京劇傳統流派在新編劇目中的創新發展。”
5月4日至5日,北京京劇院創排的新編京劇《齊白石》迎來新一輪演出。該劇運用京劇的藝術手段和表現形式,將京劇和國畫巧妙融合,真實生動地呈現出齊白石的情感世界和藝術傲骨。“目前,我們還在對這部戲作進一步打磨提升,希望它能成為北京京劇院的新時代劇目代表作。”秦艷説。
把現實題材創作擺得更突出
任何一種優秀的文化傳統,只有隨著時代前進,不斷揚棄、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反映並推動當代生活。座談會上,現實題材創作成為熱門話題。
“現實題材京劇創作要深入現代社會生活,善於駕馭生活素材,在深刻融會傳統藝術的基礎上進行新的藝術創造。”湖北省京劇院院長田松表示,湖北省京劇院正在創排的以“長江大保護”為題材的劇目《靖水激浪》,已入選文化和旅遊部《2023-2025舞臺藝術創作行動計劃》,擬於今年12月登上舞臺。“近年來,我們堅持創排了一些現代戲,探索京劇對現代生活的程式表達。根據表意主義美學原則,提煉加工現實生活素材,創造適於現代人物的新唱腔、新形式、新手段。”田松説。
上海京劇院院長張帆認為,“京劇人要在劇本、表演、舞美等方面下功夫,解決‘如何以京劇程式展現當下生活’這個重要課題。”近年來,上海京劇院堅持以京劇小戲為突破口,創作了以復興號動車組首發司機甄選為“切入口”、反映兩代鐵路人傳承的《復興號》和歌頌醫務工作者負重前行的《牽掛》等作品,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很快,但主創要在現實題材創作過程中慢下來、潛下心,感受生活、感知時代。”張帆介紹,上海京劇院正在創作法院題材小戲《甘棠樹下》,講述社區法官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換取民心的故事。
在創作題材的選擇上,京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京劇院一級演員李光還提到了題材與劇種的適配度問題,建議各院團要多論證、多打磨劇本。1964年,李光和劉秀榮兩位京劇名家曾一起排演京劇版《朝陽溝》。“劇本好、班底好,但我們怎麼演也不像,演不出豫劇的感覺,後來我們意識到是《朝陽溝》表現的內容和京劇劇種氣質不相符。”
開拓思路“拉新”青少年
近年來,走進劇場欣賞京劇的青年觀眾越來越多。青海省演藝集團副總經理韓永會表示:“這與我們一直以來貼近市場需求、踐行傳承從娃娃抓起的理念不無關係。”
由青海省演藝集團京劇團和浙江京昆藝術中心京劇團聯手打造、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題的京劇《藏羚羊》開創了現代少兒京劇的先河。這部創排于2008年的劇目,如今已走遍全國各地,演出千余場。韓永會表示,面向青少年,京劇可以和歌舞劇、音樂劇、兒童劇等形式有機結合,創演富有時代特徵和現實意義的現代少兒京劇,讓年輕一代從小對京劇藝術有感知。
不久前,首演成功的京劇《小兵張嘎》,因嶄新的兒童視角備受好評,座談會上有多位專家表達了對這部劇的喜愛。該劇由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創排,以詼諧新穎的風格講述英雄故事,重溫小兵張嘎的英勇事跡。該劇在遵循京劇唱、念、做、打傳統程式的基礎上,將傳統曲藝快板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院長李平芳説,該院從2020年開始策劃創排京劇“少年英雄”三部曲,以兒童視角、京劇語言,將經典的抗日小英雄形象展現在舞臺上,其中《少年英雄·王二小》《小英雄雨來》分別於2021年和2023年首演,深受觀眾喜愛。
南京市京劇團團長王玨分享了南京市京劇團吸引和培養青少年觀眾的經驗。除了堅持走進校園演出,南京市京劇團每逢假期都會面向兒童創作推出“寶貝愛看戲”“戲聚童年”等親子體驗項目。2023年,南京市京劇團推出互動劇目《鬧天宮》,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扮演花果山小猴子的小演員,並安排培訓和演出。“戲曲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落地開花,由孩子們演繹的作品獲得了學校、家長和社會的認可。”王玨表示,通過這種創新劇目形式,劇團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本報記者 劉源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