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絲路國際文化藝術節—中國文化遺産傳承展示活動開啟

發佈時間:2024-04-10 13:51:29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讓文化傳承蕩揚起青春的槳帆

絲路國際文化藝術節—中國文化遺産傳承展示活動開啟

中國網北京4月10日訊 最是一年春好處,文化傳承啟大幕。近日,翹首以待的“絲路國際文化藝術節—中國文化遺産傳承展示活動(以下簡稱:本次活動)”在京開啟。

這是中國文化遺産傳承的一件好事實事,這是中國青少年期盼的一個佳音美音。

青少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

理應是中國文化遺産傳承展示活動蕩槳揚帆的弄潮兒。

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需要中國青少年肩負重任;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促發展,需要青少年砥礪前行;

以文化傳承展示為抓手,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需要中國青少年擔當使命。

本次活動是由中國工商聯合會、中國文化産業促進會指導,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中國網音樂中國、微視中國、萬眾文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一眾社團、企業、媒體支援協辦的國家級,藝術展演與文化傳承融合的大型文化活動。

新點多多,美點多多,亮點多多。

活動主題:傳承歷史文脈、傳播古都文化。

通過對歷史文脈的回望展示,透析深蘊在發展塵煙中民族賡續、中華文明,增進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心性內求、文化創造。

活動亮點:會演傳承並蒂,蕩揚青春槳帆。 

“五戲同演”。本次活動以文化遺産傳承展示為主軸,“文化+經濟+外交+民生+服務”“五戲同演”。多元要素融合,展演與傳承和鳴。

“藝傳並驅”。本次活動以文化為橋、以藝術為媒,與傳承展示聯袂。藝術節讓傳承展示絢麗多彩,傳承展示讓藝術節飽含汁水。昭示出的是中國精神、中國故事;闡釋出的是傳統文化、中華文明。

“青春風采”。本次活動立足各地博物館館藏資源,以青少年為主體,將文化遺産傳承展示“活化”為一個個親密接觸、快樂體驗、交流互動、素質提升的青春課堂,讓青少年作為本次活動的主力軍大展風采。

活動內容:彈撥“多曲重奏”,釀造豐富多彩。

演。組織音樂中國藝術團及絲路沿線國家演員、藝術家等聯袂出演。內容包括弘揚絲路精神、非遺傳承展示等的歌舞類、説唱類、絕活類等文娛節目,把文化遺産傳承展示活動“演”起來,“演”出來。

觀。組織青少年分赴各地博物館、展覽館、文化傳承企業、文化遺産傳承人等,通過聆聽産品介紹、觀看技藝流程、上手親身體驗等,在近距離交流互動中,增強對文化遺産傳承的參與感、認同感。

教。遴選熱愛文化遺産傳承的優秀青少年,分期分批參加各地文化遺産傳承人的指導培訓、普遍輪訓、選育苗子等,打造文化遺産傳承活動梯隊,培養各地文化遺産傳承的“種子選手”。

賽。組織全國或各地青少年,開展文化遺産傳承知識與技能大賽,促進文化遺産傳承知識普及,展示文化遺産傳承技能水準,挖掘文化遺産創新潛力,掀起學文化遺産知識技能、努力做文化遺産傳承人的熱潮。

評。組織專家評審委員會,對本次活動中的最佳組織、最佳人氣、最佳效益等集體類,以及演、觀、教、賽等各環節的突出代表進行評先競優。現場頒發牌匾或證書。

宣。組織中國網等國家級媒體鼎力支援,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全程追蹤,專家團隊跟蹤評論。包括領導訪談、活動特稿、專家短評、産品點評等,形成輿論推介、廣告推送、品牌推廣等良好宣傳聲勢。

活動設置:創設智慧賽道,挖掘多樣人才。

本次活動設置“助力申遺、視覺盛宴、文創設計、文物科技、歷史謎題、非遺文化”等6個賽道,通過“博物館講解員”、“數字藝術”、“數字設計”、“九章算術”、“數字工藝”等多種形式,形成短視頻作品參加比賽。旨在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元素,開闊青少年文化遺産傳承視野,發現、挖掘文化遺産傳承人才,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活動時間:時間跨度為5個月。

啟動報名:3月-5月(線上)。

城市活動:6月-7月(線上)。

全國活動:8月1日(線下)。

活動形式:線上活動推廣、線下參與活動。 

線上:活動全程進行線上直播,展覽通過抖音/快手平臺進行不間斷直播,並邀請業內達人進行直播講解;

線下:活動各主題均線上下根據安排推進,可現場參與。

參與人員:6-18歲學生通過學校/機構報名申請。

活動賽制:分為兩個板塊,文化遺産主題創作、情景劇展演。

……

推開中華文明綿延傳承之窗口,啟迪中國青少年文化熱愛之初心,在看、聽、探、觸、賽等的踴躍參與中,增強對中國文化遺産傳承的參與感、獲得感、認同感。

呼喚文脈賡續、交流互鑒之力涌流,匯集各級黨委政府、央企國企、名家商家等聚焦重點熱點,推動中國文化遺産傳承服務當代、造福人民,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京城四月芳菲艷,文化傳承花盛開。

中國青少年,讓我們蕩揚起青春的槳帆,快來積極參與吧!

點擊查看專題:絲路國際文化藝術節暨音樂中國國際藝術博覽會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