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師名家

靳文蓮:帶著殘疾藝人追光而行

發佈時間:2024-04-02 09:44:02 丨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靳文蓮演出現場受訪者供圖

本報駐山西實習記者朱萌

“一個‘明眼’小姑娘,卻天天跟著一群‘沒眼人’到處演出,也不知道咋想的?”回憶起1989年,15歲的農村姑娘靳文蓮進入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學習、工作時,旁人的議論讓如今已是曲藝隊隊長她想起來仍不禁落淚。

陵川縣盲人曲藝宣傳隊創建於1946年,是由老隊長侯松鎖和24名在當地流浪説書的盲藝人發起成立的。他們牢記黨恩,自立自強開拓事業,把黨和國家的最新政策及時編排成説唱節目,再通過演出傳至千家萬戶。

靳文蓮就是在他們頻繁的下鄉演出中了解到這支特殊的曲藝隊。自小喜歡聽戲的她,最大的夢想便是學戲曲、進劇團。由於缺乏專業技能,起初她只想在隊裏學學曲藝説唱,為以後考進劇團打基礎,誰知在曲藝隊一待就是30多年。是什麼留住了她?靳文蓮表示:“是老隊長和隊員身上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感染了我,讓我決定留下來。”

剛進曲藝隊時,靳文蓮跟著侯松鎖學習説唱。那時,老隊長要求隊員每天清晨用收音機收聽新聞,了解國家新政策。老隊長嚴格且負責,隊員互幫互助,他們身有殘疾卻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的精神深深感動著靳文蓮。

在老隊長的引領下,一字字學、一句句唱,嗓音條件不錯的靳文蓮很快便在下鄉演出中有了自己的小節目。那時,一些村民對盲藝人有偏見,演出時常能聽到人們的閒言碎語。靳文蓮不與他們爭辯,只是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讓更多人了解、認可曲藝隊的工作。

入隊第二年,靳文蓮便與隊員在晉城市的首屆民間曲藝大賽中大展風采,還收到了縣裏大劇團的邀請。曾經日思夜想的工作機會就在眼前,她卻放棄了:“老隊長眼睛看不見,他對曲藝隊的工作與發展有很多想法,但很難獨自實施,我要留下來幫助曲藝隊。”

曲藝隊成員有五六十人,其中9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殘疾。作為隊裏的健全人,她配合好曲藝隊前輩,帶隊表演、照顧隊員,身兼數職。那幾年,她挽著隊員的手跋山涉水,走遍陵川縣的大小村落。不管多疲憊,他們都賣力演出,很受老百姓的歡迎,經常將兩個小時的演出延長至三四個小時。78年來,曲藝隊演出12萬場次,自編自創各類節目1.2萬餘個,聽眾達2200萬人次,總行程超過40萬公里,獲各級獎勵上千次。從單一的盲人説書發展到今天的綜合文藝演出團隊,曲藝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靳文蓮的“好把式”不僅在唱,2005年成為副隊長後,她更是編、導、演“一肩擔”,及時學習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主動與縣裏的土地、稅務、司法、金融、水利等單位對接。拿到相關材料後,她反覆琢磨,將其編排成鼓書、小品、快板等節目,再教給隊員,讓他們唱熟、唱好,以便到全縣各地進行演出。《六個老漢學水法》《五支隊伍話普法》《環境保護很重要》《遵法守法愛土地》《護林防火都有責》等劇情生動化、人物形象化、語言通俗化的節目經她之手誕生,為群眾帶去歡聲笑語的同時,也起到了宣傳、教育、激勵群眾的作用。

從拉打説唱到生活起居,靳文蓮對隊員的照顧無微不至。2005年,曲藝隊參加全國第六屆殘疾人藝術匯演節目排練,一個最簡單的“笑”卻難住了隊裏的盲孩子。輔導老師説,由於孩子們看不見,微笑時一個個咬著牙、呲著嘴,表情僵硬很不自然。“來,過來摸摸我,我給你們笑。”當時,靳文蓮笑起來讓孩子們在她臉上觸摸,並在排練中不厭其煩地示範每個動作。最終,孩子們的精彩演出獲得金獎。

2021年,成為隊長的靳文蓮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文蓮姐幫我化化粧吧。”“文蓮姐幫我找找樂器。”每次演出,她都恨不得有分身術。面對一個個家長到府央求收下他們的孩子時,她盡力尋找孩子們身上可以培養的點。如今,隊員不僅學習曲藝和樂器,還接受著文化思想教育。

總結自己30多年的工作,靳文蓮説這是無悔的選擇。對於曲藝隊的未來,她認為,隨著時代發展,曲藝隊在保留優良傳統的同時,還要在提升藝術水準、編排打磨精品劇目上持續下功夫,傳承好陵川鋼板書,助力更多殘疾藝人完成夢想,更好擔當“新時代太行山紅色文藝輕騎兵”的作用。

靳文蓮説:“在這個大家庭裏,我是盲殘人的眼、是肢殘人的腿,就像一雙隱形的翅膀。我將帶著這個團隊,用真情和毅力飛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