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綻放在目瑙縱歌場的民族團結之花

發佈時間:2024-03-06 09:28:46 丨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中國德宏景頗族國際目瑙縱歌文化園內,鑼鼓喧天,萬人同舞。蜿蜒曲折的舞蹈隊形,如朵朵鮮艷的花兒,隨著鼓點綻放在春日的目瑙縱歌場。

2月24日上午,為期兩天的目瑙縱歌盛會在此開跳。目瑙縱歌,在景頗語中意為“歡聚歌舞”,流傳于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景頗族聚居區,是景頗族最為隆重的民族傳統節日。

景頗族目瑙縱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趙保忠説,目瑙縱歌是景頗族文化的載體,涉及社會生産生活的各方面,集中展現出景頗族的音樂、舞蹈、飲食、服飾等傳統文化。

節日期間,除了景頗族,身著盛裝的傣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各族群眾也從四面八方的村寨匯聚到目瑙縱歌場,一起縱情歌舞。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也會在當地選購民族服裝,在舞場踏著同一鼓點同跳一支舞。

紅的、黃的、綠的、青的、藍的、紫的……宛如一片色彩的海洋中,舞場瞬間成為民族服裝爭奇鬥艷的大秀場。

穿著幾何紋樣的織錦裙,流蘇銀飾舞動起來叮噹作響的是景頗族女性;手舉長刀、身佩刀鞘是景頗族男性的標誌;穿著筒裙的傣族姑娘;頭戴蝶形包巾並係有彩色料珠、銀泡的傈僳族姑娘;德昂族女性穿著彩色水波橫紋長裙。

據介紹,目瑙縱歌節參與人數眾多,多時每場達數萬人,並於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景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和傳統文化。”趙保忠説,小時候圍坐在火塘邊,長輩們會一遍遍講述景頗族的歷史文化,每次都會談及目瑙縱歌的文化內涵、舞蹈路線、舞蹈動作的含義等內容。

在目瑙縱歌之鄉隴川,1980年舉辦了第一場目瑙縱歌盛會,至今從未間斷過。

趙保忠也是在那年第一次參加目瑙縱歌盛會,從此就愛上了目瑙縱歌,只要有目瑙縱歌節,即便路遠他也去跳。直到年近花甲,他才退居幕後擔任指導和教學工作。

2018年5月,趙保忠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就是景頗族目瑙縱歌。

目瑙縱歌節最主要的活動是跳目瑙縱歌舞。僅2月24日上午,就有4萬餘人參加了芒市這場盛會。當天在隴川縣舉辦的目瑙縱歌節吸引了16萬人參與,2萬餘人進入舞場。

萬人同舞卻能舞之有形、蹈之有序,參與人員從未排練,卻能跳得整齊劃一,樂在其中。趙保忠説,作為舞場領舞的瑙雙和瑙巴是目瑙縱歌舞成功的關鍵,他們都有統一的舞步路線和動作。

作為一名傳承人,趙保忠不間斷地帶著徒弟,講授目瑙縱歌知識。2019年和2020年,在德宏州文化和旅遊局組織下,趙保忠到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開辦目瑙縱歌培訓班,教授目瑙縱歌的舞步和路線等內容,培訓了80名學員。

“我希望這項優秀的民族文化能一代代傳承下去,希望更多人知道我們的目瑙縱歌節,到目瑙縱歌之鄉來和我們一起跳目瑙縱歌舞。”趙保忠説。

德宏州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楊旻説,隨著目瑙縱歌節成為德宏州法定民族節日,並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這項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不斷發揚傳承,知名度越來越高,並與當地旅遊深度融合。

目瑙縱歌節期間,德宏州各族群眾和來自全國各地遊客歡聚目瑙縱歌場,踩著同一個鼓點,共唱民族團結之歌,同跳民族團結之舞。

“我們今年將在全州舉辦12場目瑙縱歌盛會,預計總參與人次將突破100萬人。”楊旻説,如今目瑙縱歌節已成為景頗族人民群眾歡慶豐收和美好生活的歌舞娛樂民俗節日,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旅遊發展、商貿展銷等薈萃交融的多民族綜合性節日盛會。

(記者趙彩琳)新華社昆明電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