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幽蘭春曉 古琴復興

發佈時間:2024-02-29 09:17:21 丨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田青

講到古琴,要説的話實在太多!因為古琴和我們的中華民族一樣,千百年來,經歷了太多太多的顛沛坎坷和順逆興衰,既有過光芒四射、超越千年的輝煌,也有過氣若遊絲、命懸一線的淒涼。從孔老夫子操琴“弦歌”教化人生開始,古琴就有了“聖人之器”的尊稱。在他老人家“興于詩,立於禮,成于樂”的設計中,以琴樂為代表的“樂”,是一個“君子”人格養成的最後一步和最終追求。雖然經歷了“禮崩樂壞”的社會動蕩和戰亂,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左琴右書”已成為士人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古琴藝術在幾千年的傳統社會中,都被視為中國文人必須的修養,甚至是文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我曾經多次説過:人類不知道發明瞭多少種樂器,每一種樂器都是“各美其美”,有著不同的特色、魅力和背後的多樣文化,比如被稱為“樂器之王”“樂器之後”的鋼琴、小提琴,都是樂器百花園中的瑰寶,有著豐富浩瀚的文化積澱和精湛博大的藝術傳統。但是,和古琴藝術的悠久歷史比起來,它們都是晚生後輩——對不起,你先不要説我倚老賣老,更不用告訴我在藝術領域裏“新”才是王者。如果古琴只是“古老”,只是在大約3000年的流傳中留下了大約3000首琴曲,這都不值得特別驕傲,就像一個人不能僅憑活得長而驕傲一樣,還要看這位老人家一輩子活得怎樣,對社會作過多少貢獻。假如我負責任地告訴你,這位老人不但活得長,而且至今顏值超讚,不但身強力壯,還身懷絕技甚至“圈粉”無數的話,你是不是會對他另眼相看、肅然起敬呢?對一個大約從西元7世紀就出現了人類發明最早、使用時間最長而且至今還在有效使用甚或將永遠使用下去的琴譜——古琴減字譜的藝術來講,僅這一條,就可以傲視群雄了。

當然,值得我們自豪的絕不僅這一條,因為翻開一部中國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在每一頁裏都會聽到古琴高雅的聲音。它可以是伯牙子期邂逅而成莫逆之交的《高山》《流水》;可以是司馬相如“撩妹”成功的《鳳求凰》;可以是諸葛亮大著膽子擺在城樓之上“空城計”的道具;可以是嵇康“情舒放而遠覽,接軒轅之遺音”的鴻鵠之志和堅貞操守。更重要的是,千百年來,古琴不僅僅是文人抒發情致的樂器,還是中華傳統文化中被廣為推崇的修身養性的“煉丹爐”和般若之舟。

我曾經在文章中概括古琴藝術的人文精神為一個“敬”字:敬己,敬人,敬天地,敬先賢,敬後人;也曾經在總結中國人的音樂時提捻出一個“和”字來表達中國音樂的內在特徵和最高追求。2023年10月18日上午,我在北京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應邀為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各國領導人夫人介紹古琴藝術時曾經説過這樣一段話:“人類發明瞭無數樂器,除了古琴外,都是內心感情的發散,是由內向外的。但是古琴除了抒發內心情感,更重要的是‘琴者,禁也’,這是由外向內的,用琴聲讓內心平靜澄明,因而古琴也是修身養性的工具。中國傳統文化其實都是向內的,認為人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是自己內心的貪嗔癡!所以,中華文明從來沒有擴張性和侵略性。”

但是,隨著中國傳統社會在近代的衰落,中國傳統文化也一步步走向衰落。中國百年來的社會巨變與西方文化的強勢進入,使古琴藝術與其他所有中國傳統文化一樣,遭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古琴藝術,這個中國文人的代表性藝術,更因為“文人”這個階層迅速被“知識分子”階層所取代而失去了生存的空間。在某種程度上説,在今天我們所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所有藝術品類中,古琴藝術的“瀕危性”首屈一指。1956年,民族音樂研究所(即今天的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和中國音樂家協會派遣古琴家查阜西、許健、王迪負責進行了一次長達三個月的全國性的古琴普查,普查的結果令人震驚:在一個時有六億人口的堂堂大國,能找得到的“琴人”居然不足百人!

就像嵇康當年慨嘆《廣陵散》“於今絕矣”之後該曲依然傳世一樣,誰都沒有想到,2003年11月7日,中國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成為全人類共同的驕傲與遺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樣的一個喜訊傳入中國,正值這個在近代受盡了列強欺辱,而經改革開放20多年努力奮鬥之後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民眾開始回眸歷史、尋找文化自信的基點、重新燃起復興傳統文化熱潮的時候。天時地利人和,於是,首先在大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青年知識分子和大學生中間,悄悄興起了一股古琴熱,接著,這股“熱”以超出所有人預料的速度向全國、向社會各個階層蔓延。20年的時間裏,古琴,這個在當代社會生活中曾經幾近絕跡的樂器及其所負載著的一切,不但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成為“高雅”一詞的最佳解釋,而且,迅速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甚至被新潮人士自嘲為“北京新四大俗”:聽崑曲、學古琴、喝普洱、練瑜伽。

那麼,在古琴藝術以超乎所有人想像的速度迅速發展的今天,有多少人在學古琴、彈古琴呢?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多少次想統計,但是無法統計,因為每天都可能有一個新的琴館出現,不僅是大城市,現在連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縣城都會有很多的琴館出現。於是,人們希望通過統計古琴的年産量來估計學古琴的人數。據統計,僅僅揚州一個地區,在疫情前的2019年古琴的年産量是20萬張,疫情後的2022年産量仍然達到15萬張。10年算下來有百萬張左右的古琴流入市場。一張古琴不見得只一個人彈,所以,我們可以相信,今天在神州大地上(其實世界各地也都有)學習古琴的人應該以百萬計。

面對古琴熱和全面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有的琴家感慨説傳統文化“命不該絕”“天不滅曹”。但我認為,古琴藝術以20年的時間從瀕臨滅絕到空前繁榮,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以古琴藝術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和無限魅力,尤其是它的韌性和包容性,使其可以在經歷無數風霜雪雨、刀劈斧砍之後,只要環境許可、條件允許,就具備再生和繁茂的能力。用古人的詩句形容,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用當代青年的話説,是“給點陽光就燦爛”!

第二個原因,就是得益於國家政府的大力提倡和2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沒有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沒有全國人民的豐衣足食和幸福指數的空前提高,就不可能有文化的發展基礎,更不可能達到今天這樣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繁榮高度和普及廣度。當成千上萬的伯牙與更多的子期在古琴中找到以百萬計的知音的時候,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億萬青年自覺的追求和發自內心的熱愛的時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會遠嗎?

第三個原因,就是在人類進入21世紀之後,有兩個重大反思和舉措:一個是反思人和自然的關係之後産生的保護自然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共識;一個是反思今天的文明與人類所創造的所有文化的關係之後産生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和保護文化多樣性的共識。應該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的評選,對我們全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一個啟發和契機。中國的古琴藝術入選第二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是一陣春風,是一個助力,它來得剛好,正趕上我們經過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之後開始駐足回望、居高遠眺的時候,而古琴藝術,也趕上了前所未有的新時代。

《幽蘭春曉》,是對這20年古琴發展的回顧。相傳《幽蘭》這首琴曲是孔子的作品,我們無法考證這個傳説的真偽,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地説:孔子絕對想像不到今天古琴的繁榮程度,倘如他老人家泉下有知,他一定會欣欣然如在齊聞韶,也會喟然嘆曰:未料吾琴竟如斯也!

(本文係《幽蘭春曉——“古琴藝術”申遺二十週年紀念文集》序,該書于2023年11月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