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口述史助力崑曲藝術傳承發展

發佈時間:2024-01-24 09:39:45 丨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本報記者李榮坤

近日,安徽文藝出版社《崑曲口述史》新書發佈會在北京舉行。《崑曲口述史》通過對近150位有影響的崑曲相關人士進行系統、深入的採訪,反映了當代崑曲發展的整體面貌和歷程。作為一部崑曲人物訪談錄,《崑曲口述史》還入選國家“十四五”重點出版規劃項目。據介紹,全書共分10卷,有300余萬字,圍繞崑曲演員、編導音、教師、學者、曲家和院團管理者等的藝術成長、事業發展、藝術感悟、對崑曲現狀及未來的思考等方面展開,展現了百年來崑曲藝術的發展狀態,凸顯了崑曲人熱愛藝術,堅守、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

近年來,戲曲史的研究不斷深入。口述歷史理論的運用和實踐,將拓展和進一步深化戲曲史研究。為了更好地研究、保護和傳承崑曲藝術,2004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啟動了《崑曲藝術大典》編纂工程。《崑曲藝術大典》匯集了明代中葉以來600多年間崑曲最重要的文字文獻、譜錄文獻、圖片資料、音像資料文獻等。2009年,《崑曲口述史》被立項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藝術學重點課題。

該課題的立項,不僅借助崑曲人的“口述”完善崑曲歷史和文獻建構的全貌,更是對《崑曲藝術大典》階段性的展開和延續。《崑曲口述史》的主編之一,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梅蘭芳紀念館原館長劉禎表示,《崑曲口述史》是對當代崑曲藝術特別是崑曲藝人的保護和搶救。採訪運用攝像、拍照、錄音和筆記的方式,不惟填補崑曲史特別是20世紀崑曲史的一個空白,而且試圖運用崑曲研究、戲曲研究的一種既舊亦新的觀念、思想和方法,充實戲曲研究內容和方法,這也是崑曲研究、戲曲研究進入21世紀後走向深化的表現。

該書的主編之一、中國戲曲學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所原所長王安奎提到,戲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崑曲口述史》對於崑曲的理論建設和藝術實踐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中國戲曲學院教授王振義談到,口述歷史更鮮明、更生動,今人和後人可以據此深入挖掘、慢慢研究。

“《崑曲口述史》課題的整個採訪過程比較艱辛,有些崑曲大師年事已高,雖然同意接受採訪,但還沒開展,就離世了。”劉禎遺憾地表示,這讓他更加體會到口述史的緊迫性和珍貴性,“我一生都在想,崑曲是什麼?什麼是崑曲?”漫長的研究和採訪過程無疑是劉禎尋找答案的旅程。

《崑曲口述史》的採訪對象不僅涵蓋崑曲7個主要院團所在地的藝人,也包括一些草昆與地方戲昆腔中的藝人。在採訪過程中,課題組遇到眾多感人的事例。崑曲“傳”字輩藝人是承上啟下的一代,在傳授崑曲技藝、培養崑曲藝術的接班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書很幸運地採訪到最後一位‘傳’字輩呂傳洪。他當時已94歲,輾轉多次才與他取得聯繫。為避免呂先生太過勞累,原定採訪在15分鐘以內,但呂先生談興很濃,思路、言語也十分清晰,採訪最終延至30多分鐘。”劉禎説,採訪中,老先生談及“傳”字輩學藝、劇目傳承等情況,這些資料都非常珍貴。

安徽文藝出版社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有30多位老先生,如呂傳洪、“繼”字輩演員范繼信、崑曲史家劉致中等,在接受採訪後相繼離世。受訪者談及崑曲發展中一些鮮為人知的事件、崑曲劇目傳承、個人感悟等方面的內容,隨著受訪者的離世,這些都成了崑曲文化的“絕響”,對於崑曲的傳承和發展顯得彌足珍貴。劉禎認為,口述史必定會隨著對崑曲藝術的保護傳承和研究工作的展開而凸顯出更加重要的意義。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