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創花園

小歌評:筆在景中畫 畫在景中走

發佈時間:2023-12-07 11:21:25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小歌評:筆在景中畫畫在景中走

——山東畫家王桂強書畫新作《羅峰山勝境圖》賞析

王小歌

新近,山東畫家王桂強山水書畫新作《羅峰山勝境圖》完稿!

當這幅寬為152釐米、長為428釐米的書畫新作款款呈現在面前時,小歌驚了一跳,業內紛紛讚譽。

文化圈評議。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招遠市作家協主席于學一:《羅峰山勝境圖》構思巧妙、用筆細膩、布景宏闊,圖畫之中盡顯故鄉羅山蒼茫渾厚和高峻秀拔之雄姿與氣勢。其總體畫面由近至遠,層巒疊嶂、茂林飛瀑、遠山閒雲,漸次推進,反覆無窮。對於羅山道教聖地——半仙洞的精心刻畫和有意放大,實乃該國畫巨制的點睛之筆,亦為“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做出了有力詮釋。是一幅流連忘返,值得反覆品味的國畫山水佳作。

畫家圈評價。國家一級美術師,畫家徐永新:《羅山勝境圖》具有一種豪放鬱勃的氣勢,畫風蒼勁恣肆、縱橫排算、氣勢奪人。以造化為師,“搜盡奇峰打草稿”,汲取名山大川的靈氣,將自然與傳統繪畫技法結合起來,以期進入“用無不神法無不貫,理無不入而態無不盡”自由灑脫的藝術境界。

美術圈評論。北京市81美術館執行館長王東方:《羅峰山勝境圖》以家鄉羅峰山為素材,他從北宋取法,作品構圖精妙,筆墨精湛,意境悠遠,墨韻淋漓,山巒疊翠,層次分明,生動鮮活,雲霞變幻萬千,無不渲染入微,畫面大氣磅薄,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學術圈評説。山東省齊魯師範美術學院教授楊恩國:《羅峰山勝境圖》有一種寧靜之感,細膩的筆觸營造出一種祥和氣氛,在山石、樹木、屋捨得用筆上充分、靈動,濃墨與淡墨的過渡處理恰到好處,用墨線的佈局做到畫面的塊面分割,自然而然,渾然天成!青綠色的運用使得畫面氣韻貫通,青綠與赭色的對比讓畫面有了生動活潑之感。讀桂強的畫,身心愉悅,在山石叢林溪泉之間換位,在高山峻嶺之間遨遊!乃氣象萬千也……

羅峰山在山東省招遠市羅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高峻雄渾的山峰,縱橫靈秀的泉澗,曾令古人發出“羅峰十里隔煙霞,勢壓登萊百萬峰”的感嘆。特殊的地質構造,令羅山無峰不險,無澗不幽,懸崖千仞,怪石林立。是一幅自然架構、渾然天成的自然畫卷。

創作者王桂強,1961年生,號南田梅主,山東招遠人。國畫大家孫其峰,王文芳弟子,北京榮寶齋畫院山水名家工作室畫家。是體嘗煙火汁水、體驗生活質感、體現民族畫意、在家鄉山水逶迤穿行、辛勤耕耘的書畫名家。其作品藝術韻味醇厚,風格特立獨行,深受名人雅士青睞。作品被多家藝術館、博物館及國外友人收藏。

2023年6月13日,《中國網》、《網易》、《今日頭條》等幾十家網站分別以“為基層文化辛勤耕耘者鼓與呼——兼析山東畫家王桂強的書畫作品”,“桑榆霞光映佳作,膠東縣城蘊名家”為題,發表了專題評論。

《羅峰山勝境圖》是王桂強近些年多次往返羅峰山的山水寫真、心血凝集,表現出他對家鄉山水的無盡鍾愛,對故土美好的頂禮膜拜。

筆在景中畫,畫在景中走;

為美好家鄉禮讚,為美麗中國放歌!

這是《羅峰山勝境圖》質樸的創作詮釋。

飽蘸景色隨筆入畫。桂強的書畫創作,以頌揚時代、讚美祖國、抒發幸福為主旋律,以愛家鄉、愛山水、抒鄉愁為主畫調。在這幅畫中,他的畫筆擁攬山的蒼翠、水的漣漪、雲的繚繞、澗的生動、洞的靈仙,以及近的山水人家,遠的蒼茫紅霞,等等,用細膩的筆觸,將羅峰山至美、至秀、至靈、至仙等的自然勝景,循序漸進地鋪展了大家的面前。他的畫是溫潤的,線條有序閃動眾描出了畫家的真摯心性,表達了蘊育心底的沉寂美好、鄉情鄉愁的心靈抒發;他的畫是善美的,用墨色濃淡乾濕清、深淺焦枯白的恣意揮灑,內涵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與文化精神。

凝集畫境景畫相融。桂強的畫作飽含文化情思,潛藏著以山為德、以水為性的內在意識,把羅峰山景色的意境、格調、氣韻等,通過筆端聚于畫境、躍然紙上。在這幅畫中,他或平步、或攀高、或速降在蜿蜒山道之中,人走著、景閃著,眼看著、筆描著、畫繪著,在筆觸與景色的往復交融中,將山的挺拔俊秀、林的七彩異色、水的波光粼粼、路的曲徑通幽、仙的道法自然,意的氣象萬端,等等,隨著步伐移動與視覺焦點的變化,將羅峰山的大氣磅薄、雄渾俊秀、氣象萬千等,通過平遠、高遠、深遠等畫法技法的藝術表達,一幀一幀地呈現了出來,刻畫出羅峰山獨居一格的歷史底蘊、壯美勝景與動人性情。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桂強的書畫,在花甲之年,步入了春華秋實的收穫季。

2023年12月,他的兩幅新作《白梅》(畫芯177釐米x96釐米)並草書七言聯(136釐米x32釐米)、《羅山班仙洞》(畫芯136釐米x68釐米)並行書七言聯(178x30釐米),入選北京瀚海拍賣公司秋拍,將於12月16至17日在京開拍。

萬里雲山入書圖,筆攜畫景驚天地。

桂強值得尊敬,桂強的書畫值得期待。

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需要太多默默無聞、躬身耕耘的“桂強們”。

向“桂強們”致敬!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