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故事

張敬軒和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

發佈時間:2023-11-28 09:09:32 丨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丨 責任編輯:楊海乾


▲在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張敬軒(前排右一)為參觀者講解中外音樂文化。受訪者供圖

本報駐遼寧記者葛鑫  通訊員王臻青

張敬軒,大連之聲文化科技産業集團董事長,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創辦人、館長。他醉心收藏十余載,創建的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已經成為中西方音樂文化交融類主題博物館。他還將1萬餘件館藏文物捐獻給了國家。

青少年時期的張敬軒懷著對音樂的熱忱與夢想,從黑龍江農村來到大連成為一名音響師。為彌補只有理論知識卻缺乏實踐經驗的短板,張敬軒拼命學習,努力工作。“1999年,當時的我窘迫到連房租都付不起,在車庫裏蝸居了一年半……”經過5年的磨煉與積累,2004年,張敬軒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企業——大連之聲。

張敬軒樂於收藏和音樂相關的器物,他遊走於世界各地,尋找並收集不同時期的樂器,其中有刻著貝多芬名字的鋼琴、愛迪生傳人私藏的留聲機……隨著公司不斷發展,張敬軒決定深耕音樂文化領域,通過文化産業推動文化事業前行。

為善如築臺,成功由積累。如今,張敬軒的“大連之聲”從一個小微企業發展成文化科技産業集團。幾年前,他還創辦了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

從曾侯乙編鐘(復刻品)發出的亙古清音,到巴揚琴的迷人音律;從1855年法國路易十四巴洛克風格鎏金雕刻Boulle古董鐘,到1904年慈禧太后同款櫃式留聲機;從獨一無二的鄧麗君15週年演唱會唱片母盤,到世界經典歌劇珍貴唱片系列……在這個穿越藝術時空具有非凡魅力的博物館,大連人帶著對文化的期待來了,全國各地的音樂愛好者來了,海內外的旅遊達人也來了……

“以文化復興中華之路,用聲音傳遞中國夢想。這是大連之聲文化科技産業集團和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的初心和宗旨。作為一名紮根大連數十年的創業者和文化事業的傳承者、文化産業的積極開拓者,我希望能用音樂為大連搭建起一座文化、友誼之橋。”張敬軒説。目前,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共備案了1.2萬餘件(套)文物,其中既有西方私人博物館的藏品,也有國內資深收藏家的藏品。“我覺得這些藝術瑰寶不應該屬於我個人,只有把它們交給國家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才能讓世界音樂文化走進百姓日常。”張敬軒説。

“音樂是不受國界、語言、地域、種族、年齡限制的特殊語言,它能讓你用耳朵去聆聽世界的美好。”這是張敬軒對音樂的定義。博物館八大展區的中西方音樂文化藝術瑰寶一直深受國際友人的歡迎,張敬軒堅信音樂是國與國、城市與城市之間最好的溝通橋梁,他始終期待著能夠以音樂為媒介,用這種特殊的語言讓世界人民“聽懂”大連。

2023年10月,在俄羅斯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張敬軒與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索科洛夫校長作為合作雙方代表出席簽約儀式,現場簽署《國際館校合作協議》,雙方議定將在民族文化、音樂文化、學術研究、學生培養、音樂産業研究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簽約的成功,讓音樂文化成為連接大連和莫斯科兩座城市的紐帶。接下來我們會根據雙方自身領域優勢制定計劃,為兩國文化交流作出積極貢獻。”張敬軒説。

不久前,張敬軒受邀出席了由俄羅斯聯邦文化部舉辦的“第九屆聖彼得堡國際文化論壇”,在弘揚傳統文化板塊發表題為《倡導新文博理念讓走進博物館成為當代人的生活方式》的主旨演講,他提出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將以不同音樂文化主題進行策展,把中國傳統文化與其他國家傳統音樂元素融入其中,多角度地吸引年輕人走進博物館。

目前,張敬軒正在積極籌劃明年將俄羅斯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的師生請到大連,在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聯合舉辦“俄羅斯音樂文化周”“俄羅斯音樂文化專場演出”等系列活動,讓文化紐帶愈係愈緊,情誼越唱越濃。

始於熱愛,勤於打造,精於深耕。肩負著社會教育、文化服務責任的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已成為公益文化服務的場所。“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擦亮遼寧文化名片,讓更多人了解中外音樂文化,提升大眾的音樂鑒賞力,傳播文化自信的最強音。”張敬軒撫摸著他鍾愛的留聲機動情地説。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