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崑曲+現代舞演繹《雙下山》:言有盡意無窮的極致體驗

發佈時間:2023-06-05 09:33:48 丨 來源:北京日報 丨 責任編輯:高彬


高倩

三位舞者手拿頌缽等樂器,在觀眾席間以略顯怪異的姿勢起舞遊走,或與觀眾直白地對望。他們分別象徵著身、語、意,是人類近乎本能的慾望。隨後,他們走上舞臺,扭曲著、糾纏著扯動小尼姑的拂塵。木魚急促,本是妙齡少女的小尼姑慌亂地強裝鎮定,但凡心已動,再難平息……

趙梁工作室的舞蹈劇場版《雙下山》近日在吉祥大戲院上演,為第二屆“舞韻·吉祥”舞蹈演出季啟幕。《雙下山》是趙梁“東方靈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脫胎自崑曲中兩齣著名的摺子戲《思凡》與《下山》。

戲曲界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一説,言其難度大。《雙下山》將戲曲與現代舞大跨度融合,創排之難,可想而知。

《雙下山》的一大巧思,在於把《思凡》中的小尼姑“色空”一角一分為二,“空”由戲曲男旦演員董飛飾演,“色”由李楠飾演。在“空”攬鏡獨照、哀嘆青春時,“色”悄然登場,一表一里,對比鮮明——一個剃盡青絲、冷清寂寞;一個長髮飄拂、美麗動人。

“色”與同樣年輕的僧“本無”相識相知,最終在漫天桃花裏攜手下山而去。熾烈的紅色籠罩舞臺,兩人的婚禮圓滿莊重。然而此刻,“空”突然再度出場,顛倒怪笑著吶喊“我把袈裟扯破”——一切究竟是真是幻?留給觀眾思考。

《雙下山》是一場極致的東方美學體驗。立意上,對真與假、色與空等永恒命題的探討富有詩意且充分留白;呈現方式上,董飛飾演的“空”展現了唱腔、唸白、圓場等傳統戲曲的代表性元素,飾演“本無”的青年舞蹈家李宇則盡顯紮實深厚的中國古典舞功底。現場演奏中,古箏、竹笛也有不少即興發揮,對即興的注重,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突出特色。

此外,舞美、服化道等設計極簡寫意,但韻味悠長,一座怪石嶙峋的假山,一朵被“色”“空”“本無”三人不斷傳遞的花,既像袈裟又像婚服的紅裝,都頗有“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的況味。

如此種種,讓《雙下山》形成了一種誌怪小説般瑰奇美麗的獨特氛圍。吉祥大戲院典雅古樸的場地,也額外增強了這部作品的中國韻味和“戲中戲”的觀賞意趣。在傳統文化與當代舞蹈語匯之間,《雙下山》以小博大,做出了相當巧妙的嘗試。毫無疑問,作為第二屆“舞韻·吉祥”舞蹈演出季的開幕演出,《雙下山》打好了頭陣,接下來的4部作品會如何以舞蹈詮釋、發展“國風”內核,值得觀眾期待。

原文連結:

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3/20230605/20230605_008/content_20230605_008_4.htm#page7?digital:newspaperBjrb:AP647cf487e4b02cf67bd03acc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