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聲動千載 樂響行雲 聆聽小眾音樂文物的歌唱

發佈時間:2023-04-18 09:25:55 丨 來源:北京晚報 丨 責任編輯:高彬


▌代媛媛

3月21日,“聲動千年——中國古代音樂文物特展”于天津博物館正式開展。展品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形態各異,頗富新意,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中華文明悠久的音樂歷史。展廳內,除了觀眾耳熟能詳的賈湖骨笛、古琴、編鐘之外,還有一些頗為小眾的音樂文物,也煥發出了耀眼的光芒。

宋代童玩小塤一組。

瓷光樂韻:枕上的音樂史

宋代大石調瓷枕。

此次展覽選用了數量可觀的瓷質地音樂文物,其中的瓷枕尤其引人注目,可謂每一個都別具韻味。為何瓷枕會與音樂結緣?莫非是古人對音樂的喜愛已經到了生死都要其隨之入夢的境地?抑或在古人眼中,音樂本就與生活不可分割?

宋金時期,瓷枕最為盛行,它早已從一開始的陪葬冥器變為人們日常起居的心頭好。此次展出的幾個瓷枕中,最華麗的是一件色彩斑斕的北宋三彩聽琴圖枕,瓷枕周身以淡雅清新的綠色為基調,一幅《園林聽琴圖》躍然其上。周圍的環境綠意盎然,兩位雅士坐于精美的氈毯之上。畫面右側的文人瀟灑撫琴,左側的聽者像是被這高遠不俗的琴聲深深吸引,正聽得入神。身後的兩位侍童,一位正在精心烹茶,另一位插手而立,恭敬的神情顯示出對琴聲的神往。琴韻、茶香、園林,和諧自然地結合在了一起。在瓷枕四角,畫有四個童子的形象,童子或玩傀儡,或躍躍欲試準備釣魚,或戲耍蓮葉,十分天真可愛。方寸瓷枕上,高人雅士的生活之趣與無邪的童趣完美結合,正是宋代風雅韻致與人間煙火並蒂共生的真實寫照。

除去這只色彩斑斕、光彩照人的瓷枕,還有一隻白釉黑彩的大石調瓷枕,將一首宋代詞調寫于枕上,並著重標出其調高——大石調。“大石調”是隋唐時産生,宋代廣泛運用在詞調音樂上的宮調調名,是俗樂二十八調中的一調。在《新唐書·禮樂志》、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宋代王溥《唐會要》、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宋代蔡元定《燕樂本原辨證》等文獻著作中均有記載。大石調屬於商調系統,後又稱大食調,隨著音樂歷史的發展,這種宮調體系也在不斷進行著演變,歷經宋元的盛行、明清的重構,至今仍然能在很多傳統音樂中看到其身影的延續。而這只淡雅的瓷枕,就是這段重要音樂歷史的載體與真實寫照。宋人愛好在瓷枕上書寫詩詞歌賦等內容,簡簡單單一方瓷枕,記錄著中華文明的賡續傳承。

樂隱于市:童玩小塤的煙火氣

展覽中的宋代音樂部分,一組童玩小塤意趣盎然。

塤,是遠古時期産生的樂器。一開始,它是一種用陶土製作的圓形或橄欖形的吹奏樂器,陜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過代表著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橄欖形陶塤,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遺址也有陶塤的身影,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先民對其廣泛的喜愛。隨著歷史的發展,塤更被歸類于我國特有的“八音”樂器分類法當中,作為“土”部的代表性樂器記錄于廟堂之上。

時至宋代,塤已融入民間百姓生活,成為宋代兒童們喜愛的樂器,同時也是他們的玩具。這組童玩小塤,形態各異,有的是又萌又兇的小怪獸,有的是憨態可掬的小動物,每一件都小巧而鮮活,很容易想像得到在宋代充滿意趣與煙火的日常生活中,在一個午後,孩子們紛紛從懷中掏出自己的小塤,去和小夥伴賽一賽,看看誰的塤更可愛,聽聽誰吹得更好聽。

這樣有趣又精緻的小玩具,在哪能買得到呢?我想,如果在宋代,那麼這件事一點都不用擔心。交給萬能的貨郎!宋畫中的《貨郎圖》告訴我們,貨郎會從他那個移動的小貨架上變戲法一樣變出各種小玩意來:風箏、風車、木劍、各色撥浪鼓……

宋代的市民生活是活躍的,與之相輔相成的是宋代多彩的市民音樂活動,從這些有趣、精緻、便攜的小塤便可見一斑。除此之外,還有輕快雅致的拍板、律動十足的小鼓,性格多樣的各色笛子、三弦、葫蘆琴、嵇琴等,不勝枚舉。就連那清脆嘹亮的貨郎叫賣調,也在無數貨郎的走街串巷中日臻完美,從而發展成一種叫做“貨郎兒”的音樂形式。

“貨郎兒”這種音樂形式既深入人心又朗朗上口,人氣相當高。在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風流倜儻多才多藝的燕青就長於此藝,書中寫道:“燕青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貨郎太平歌》,與山東人不差分毫來去,眾人又笑。”拍板一打,貨郎兒一唱,歡樂油然而生,就是這麼簡單。

細細想來,漢字真的是非常奇妙,音樂的“樂”字,同時也是快樂的“樂”字。樂器表達著音樂,同時也承載著快樂、記錄著生活。時間久了,快樂和生活,就成為了人類最寶貴的歷史。

古樂今存:軋箏的前世今生

宋代陳旸《樂書》中的軋箏繪畫。

南宋佚名《萬花春睡圖》(局部)中的軋箏。

這次展覽中,我還邂逅了個人非常喜愛的一件樂器,那就是軋箏。

軋箏的模樣有些奇特,應用的場合現在也不多,但這樣一件小眾樂器,它的故事卻能撐得起半部中國古代音樂史。

《舊唐書·音樂志》載:“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唐代詩人皎然、杜牧、劉禹錫等均有詩作中專門提到了軋箏。宋陳旸《樂書》曰:“唐有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因取名焉”,並在書中附手繪軋箏圖一幅,除了琴體外還繪製了一個“L”形的擦拉琴弦的“竹片”。宋代曾三異《同話錄》曰:“世俗有樂器,小而用七弦,名‘軋箏’,今乃謂之秦”。因此,“軋箏”自宋以來就被稱為“秦”,直到明末其仍被稱為“秦”。明代莆田文人姚旅《露書》載:“秦形似箏,箏十四弦,秦九弦。箏長今尺五尺,秦三尺五寸,以文梓為之。俗雲‘築也’。但築舊雲:‘以竹擊之’。今用桃枝擦松香,以右手鋸之稍似擊形耳”。到了清代,“軋箏”稱謂又重新出現于史料中。《清史稿》載:“軋箏,似箏而小,刳桐為質,十弦,前後有梁,梁內弦長一尺六寸一分八厘,各設柱,以木桿軋之”。

由此可見,軋箏是自唐代以來一直活躍于中國音樂史中的重要樂器,其運用範圍相當廣泛。很多存世繪畫作品中也能覓得其身影,如南宋佚名的畫作《萬花春睡圖》,以及2022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容曜丹青——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中展出的清代佚名所繪絹本設色《清人文會圖卷》。軋箏雖名為“箏”,實際卻是擦弦樂器,演奏方法是豎抱于胸前,手托著琴頭,琴尾搭在肩上,執琴弓拉弦演奏,十分獨特。軋箏曾一度失傳,經復原後,今天我們仍然能在民間音樂中看到它活躍的身影。

軋箏這件樂器的展出具有特殊意義。時至唐代,中國的打擊樂器、吹奏樂器、彈撥樂器、擦弦樂器均已出現,四類集齊,展示出我國古代音樂的長足發展。

中國古代音樂史如同一條浩浩湯湯的河流,一脈相承綿延不絕。看展覽,長知識,這些平日裏並不出名的音樂展品,帶給我們的是新的體驗與獲得新知識的興奮。而作為歷史的音樂文物,也將被重新賦予生命與聲音。(作者工作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

原文連結: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3/20230417/20230417_019/content_20230417_019_1.htm#page17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