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話劇《氫彈之父——于敏》在天津中華劇院上演。 天津市寧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天津3月27日電 (王在禦 湯潤青)26日,由中共天津市委市級機關工作委員會、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中共天津市寧河區委、天津市寧河區人民政府特別推出話劇《氫彈之父——于敏》在天津中華劇院上演。
圖為話劇《氫彈之父——于敏》劇照。 天津市寧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生於天津市寧河區,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在我國氫彈原理突破過程中,于敏院士提出了基本完整的從原理到構形的設想,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起了關鍵作用。
據悉,該劇以氫彈之父于敏和研究所全體科研人員在西北馬蘭基地研發氫彈的真實經歷為原型,講述了首批“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核物理學家于敏毅然服從國家需要,一張書桌,一把計算尺,一塊黑板,隱姓埋名三十載,從零開始探索氫彈理論研究,與時間賽跑,守護國防安全的故事。
圖為話劇《氫彈之父——于敏》劇照。 天津市寧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氫彈之父——于敏》是天津市寧河區文藝愛好者在天津市寧河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秉承著“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的愛國精神,自主創作編排的紅色話劇,參演人員均為當地群眾演員。該劇劇本多次論證、修改、打磨,經過精心細緻的反覆排練。劇中于敏的扮演者張增榮表示,該劇作為生動的藝術黨課已在寧河區演出多場,根據觀眾反饋和專家意見不斷進行修改,力求在藝術水準和舞臺呈現上更上一層樓。
圖為話劇《氫彈之父——于敏》劇照。 天津市寧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演出現場,觀眾們重溫了那段“草稿紙鋪滿戈壁灘”的艱苦歲月,為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所感染和激勵。
原文連結: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3/03-27/99795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