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奇譚》是部中式奇幻短片集,共分八個篇章的小故事。圖為海報。(片方供圖)
作者:王 彥
2023年元旦當天,也是中國動畫新百年的第一天,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B站上線了一部新作。此後的三天,新作在豆瓣的評分從開分時的9.5攀升到了9.6。哪怕新片的進度條剛剛行進到四分之一,中國動畫的愛好者們已然集體沸騰了。
新片名為《中國奇譚》,是部中式奇幻短片集,共分八個篇章的小故事。全片由速達、朱貝南總監製、陳廖宇總導演。於水、胡睿、楊木、劉毛寧、陳蓮華與周小琳、徐寧、顧楊與劉曠、潘斌,十位導演分別打造了八個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故事,以雄奇想像締造出“奇境入夢,我在其中”的觀感。
元旦上線前兩集後,網友們在彈幕裏齊刷刷地感慨“熟悉的上美影回來了”。這不單單因為新片裏有似曾相識的獨腿書生、那只《天書奇譚》裏斷了腿的狐狸,更在於濃郁的中國氣派中國風、一片一特色的美學設定、立足於時代的故事創造,都和許多人童年記憶裏的上美影風格重合了。
都市寓言融入傳統神話,屬於時代的故事新編
這些年,“國漫崛起”的風潮正盛,對中國傳統神話進行故事新編,再輔以世界級的精良製作,儼然是許多動畫大電影的共同選擇。製作不斷“上分”、令人驚嘆的同時,一個“好故事”似乎越來越稀罕。從這一層面來説,八個小而美故事組成的《中國奇譚》可以説是獨闢蹊徑。
以目前上線的《小妖怪的夏天》和《鵝鵝鵝》為例,兩部短片都在20多分鐘篇幅裏,將都市寓言融入傳統神話,交出了屬於這個時代的故事新編。
《小妖怪的夏天》介入了被反覆咀嚼過的西遊記世界。短片裏的唐僧師徒有著觀眾熟悉的外形輪廓,甚至配音也請來了86版央視《西遊記》的班底,但導演於水並沒打算講一則齊天大聖的故事,轉而將主角定位在了不名一文的小豬妖身上,英文片名“nobody”可見一斑。山大王的洞裏,小豬妖總有幹不完的活,活脫脫為了KPI不斷奔忙的一名“打工仔”。按誰的方法做事?老闆的許諾是可期的未來還是縹緲的“畫餅”?小豬妖的職場際遇從開篇就強化了觀眾的情感投射。小豬妖回家,媽媽關心他脫毛、操心他葫蘆裏沒水喝、叮囑他工作中再多幾分努力的對話,又在風趣和溫情中觸到了現實生活裏離開家闖蕩的人。正是這只平凡的小妖怪讓許多打工人生出了代入感,觀眾會愛上它的善良、揪心它的遭遇,還會為光芒萬丈的齊天大聖始終守護著平凡和正義而熱血涌動。
《鵝鵝鵝》改編自誌怪小説集《續齊諧記》中《陽羨書生》一章。講述了貨郎在陰森詭異的鵝山遇見瘸腿狐狸公子的奇幻之旅。慾望破而復立,貨郎最終發現,一切“眼見為實”的收穫不過是個“鵝籠”:你明知妖怪們互相欺瞞,套娃般的心裏都裝著另一個人,但還是忍不住落進紅塵俗世,在愛恨貪慾裏迷失自我。
珍貴的是,這兩則小故事在美術元素上致敬上美影經典《大鬧天空》《天書奇譚》的同時,更沿襲了幾分前輩們的創作精髓。當年,《天書奇譚》的明線故事跟著蛋生和狐狸精們的鬥智鬥勇過程見識人間百態,暗線主題大膽融入了“人對神的挑戰”。而今,《小妖怪的夏天》既能讓孩子們看見善意、勇敢、溫情,也允許成年人在為打工人設定莞爾一笑後繼續“想多了”,為小人物和蓋世英雄的莫測距離辯證思考。《鵝鵝鵝》有對凡夫俗子顯見的辛辣、諷刺,底色卻是用“幽默”表達著對人性無限的悲憫。
一片一畫風,雋永語境呈現中國美學
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歷史上,短片曾締造了藝術高峰,開創了今天人們津津樂道的中國動畫學派。一片一風格,一片就是一段中國瑰寶的鮮活注腳。在《中國奇譚》裏,我們久違了這樣的上美影。
在前兩集上線後,每逢週末,《中國奇譚》都會更新一集。《林林》《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小滿》《玉兔》《小賣部》《飛鳥與魚》將依次在觀眾面前鋪開一卷充滿了中式想像力的奇幻故事集。其中,《小賣部》聚焦市井煙火,《林林》是關於獵人與狼的寓言,《玉兔》脫胎于古代神話卻嫁接了科幻想像,《飛鳥與魚》邂逅浪漫又神秘的“田螺姑娘”,《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主打鄉土眷戀,《小滿》則是對成長的記錄。
如果説八個小故事在內容上縱覽古今,融匯了傳統神話、民間話本、當代敘事、科幻想像,從鄉土敘事到唯美愛情,從生命母題到人性思考,盡可能地以傳統文化和東方哲學拓展著中國動畫的表達邊界;那麼八個故事所承載的各自殊異的畫風,真真是驚艷了中國動畫的新年。無一不讓人感受到中華文化奔涌向前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已亮相的《小妖怪的夏天》採用中西結合的微創新,在傳統的二維平涂手法上融入中國畫技法,呈現出素描與中國水墨水乳交融的畫風。《鵝鵝鵝》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手繪素描的筆觸,同時勾兌了哥特式的表現手法,在黑白紅的強烈色彩對比中將神秘感推向極致。後續的短片裏,《中國奇譚》涵蓋多種美術風格及製作手法,既有傳統的二維、剪紙、偶定格動畫,也有CG、三渲二的現代技術,是創作者們對中國美學一次多視角的詮釋。比如《小滿》,當《中國奇譚》第一次亮出全部八個短片的海報時,這部使用傳統剪紙動畫技法製作而成的短片就鎖定了許多人的關注。兩位導演陳蓮華、周小琳,根據賽璐珞時代的動畫攝影機原理復刻出攝影臺,使得《小滿》從構思、美術、鏡頭細節再到配樂,全程都貫穿傳承與創新的韻腳。
就像微網志網友寫道的“看《中國奇譚》,腦子裏蹦出四個字‘文化自信’”,能立足時代講好中國故事,能在雋永語境裏呈現中國美學,這就是中國動畫該有的樣子。(王彥)
原文連結:
https://wenyi.gmw.cn/2023-01/05/content_36279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