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故事

一次滬滇文化的“拾音之旅”

發佈時間:2023-01-04 09:50:41 丨 來源:人民網 丨 責任編輯:高彬


清晨,初陽的光芒灑落在一個名叫“坡芽”的村落之內。伴著日出的余暉,嫋嫋炊煙升起,村巷中傳出一聲聲美妙的歌響,時而高亢,時而低婉,餘音繞梁,驅趕著山野間的冷清。儼然形成一幅“山明矗矗現奇峰,秀歌陣陣唱昇平”的山野畫卷。

這打破山野冷清的空靈之聲,是被譽為“壯族詩經”的坡芽歌書,廣泛流傳于雲南省文山州富寧縣壯族地區,坡芽村就坐落于富寧縣的剝隘鎮,是雲南通往兩廣的大門,茶馬古道的重鎮,也是右江起義的紅色迂迴區。坡芽歌書于2006年在坡芽村被發現,是以原始的圖畫文字將壯族山歌記錄在土布上的民歌集,由81個圖畫文字構成,筆法簡潔、形象,每個圖畫文字代表一首音形義俱佳的民歌,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用圖畫文字記錄民歌的瑰寶。

鋻於坡芽歌書在字形、聲樂、古籍保護等方面的多維價值和獨特魅力,其在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推動增強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初想到要發起這次“拾音之旅”,為昆劇和坡芽歌書“牽線搭橋”,是懷著無比忐忑的心情。確實,乍看之下,這兩個項目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一個是“百戲之祖”,一個是原生態山歌;一個聲音綺麗清雅,一個音韻古樸無染;一個透著濃濃的“書卷氣”,一個隱著淡淡的“煙火氣”;一個是“大家閨秀”、清風雅韻,一個是山野稻民、簡樸純真;一個浸淫在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熏陶中,一個飽含著農耕文化、壯族文化的滋養。

昆劇源自“南戲”,歷經魏良輔、梁辰魚、湯顯祖等人的逐次推動下,在元明達至巔峰,傳承至今已有六百年曆史,該劇種于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産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稱號。而坡芽歌書植根于壯族地區歌圩與壯戲的風情民俗、鄉土文化的土壤之中,生辰年月已很難去斷代,是代代相傳的民族文化縮影。坡芽歌書在2006年被發現以來,在中共文山州委、州政府和富寧縣委、縣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走出山村、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登上央視舞臺、亮相國家大劇院,遠赴俄羅斯參加世界第九屆合唱比賽並勇奪金獎,先後赴西班牙、馬爾他、泰國、斯里蘭卡等國進行文化交流。“坡芽歌書”已成為繼“雲南映象”之後的一張以聲樂為主的雲南民族文化精品名片,標誌著“坡芽文化”品牌又上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和新起點,但是未來的路怎麼走得更好、更順,也亟待細緻謀劃……

坡芽歌書雖源自民間,源自生活,但其傳承與活化發展也並非易事。坡芽歌書是用壯族語言演唱的傳統基調山歌,無論從歌詞、曲調還是表演形式一時間都難以兼顧現代年輕人的審美。

對於昆劇與坡芽歌書的首次碰撞,上海昆劇團的青年演員胡維露十分興奮,作為新一代的女小生,剛結束了首次55齣全本《牡丹亭》的演出後,她就投入了此次與坡芽歌書的“對話”。在她看來,這次碰撞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膽嘗試,“藝術間的碰撞是自然發生的。有時我們身在此山中,感知與觸覺會受到一定的束縛。但當與其他藝術形式進行碰撞,會讓我們可以換個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的劇種和文化,從而激發文化內生的東西,産生更多創新思路。”對此,在採訪富寧縣文旅局張官妮副局長和陳翠瓊主任的時候,也獲得了相同的答案,她們認為,這次碰撞交流的機會,真切地讓坡芽歌書獲得更多先進經驗與創新模式,為日後坡芽歌書的深化發展埋下伏筆。同時,也希望藉此機會可以與昆劇有更多共創機會,音律共振,一起打開非遺保育的新大門。

某種程度上説,坡芽歌書與昆劇有著共同的“南方基因”,從歷史進程上看,無論是江南還是雲南,其先祖越人就以能歌善舞聞名,藝術形式都來源於豐厚的文化土壤;從曲詞韻味上看,兩者都是古文學的集大成者,坡芽歌書多是五言詩經體,不僅有詩經的韻味、漢樂府的手法,還有梁祝的淒美,融合了賦比興的嫺熟運用,而昆劇被稱為“東方劇詩”,追求意境上的高度詩化,直承元曲;從符號性上看,坡芽歌書極具標誌性的是其圖畫文字,81個圖畫文字就是活著的文字,在文字形態上比東巴文字還要古老,著名文字改革家周有光先生給了權威性的定位:“坡芽歌書,文字之芽”,而昆劇自然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符號性,服裝、臉譜、角色行當一亮相,即有高度的識別性;從音律唱腔上看,兩者都曲調優美、轉音若絲、柔情似水,坡芽歌書發現者之一、現任文山州新聞辦專職副主任劉冰山總結了兩者的共同之處,就是“甜、靜、柔、糯、含”,可謂絲絲入扣。

坡芽歌書和昆劇除了在歷史進程、曲詞韻味、文化符號和音律唱腔上的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兩者都滋生於普羅大眾的勞動生活和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之中,鮮明體現了無論是漢族還是壯族,作為稻作民族的詩性思維特點和藝術表現技巧,雖然各具十分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但是根源上卻是相通的,兩者均是創作者對生活價值的表達。

藝術,因為百花齊放,而絢麗多彩,也因為根源的相融,而天下大同。各地民眾不同生活形態的文化表徵下,承載了相同的希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是共同的精神世界,延綿傳承,美美與共。

原文連結:

http://ent.people.com.cn/n1/2023/0104/c1012-32599293.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