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創花園

小歌樂評: 奮鬥者、奮鬥著,總有希望

發佈時間:2022-11-21 12:07:54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責任編輯:高彬


小歌樂評:奮鬥者、奮鬥著,總有希望

——評析歌曲《混在某都的日子》

王小歌

近期,張世彬詞曲、付豪演唱的《混在某都的日子》火遍網路。

這歌與前些年的《一封家書》相類似、相媲美。

一首是兒子給父母的親情家書,

這首是自個對自個的自問自答。

都是民謠式的演唱、傾情式的抒發、穿胸窩的心音。

“這裡也叫某都,交通超級堵,

久了以後也就習慣,地鐵每天人滿為患。

雞蛋灌餅是早餐,嫌別的太慢。

時間變的有觀念,一板一眼。

房租每年都在漲,已經搬到六環。

理想常常都會談,只是怕孤單。

談戀愛還太遙遠,我寧缺勿濫。

沒有愛情的做伴,不過是一場聚散。

……

養成太多的習慣,我並不喜歡,

可是現在也都習慣。

究竟想要什麼,究竟該怎麼做,

離開一定不捨,留下空覺得寂寞。

累了我想回家,哭了我想回家,

是五環外的家,還是爸媽的家。

常常會自問自答,我想回家,

究竟是哪一個家,有點尷尬。

朋友聚會時嘻哈,有真有假。

一個人醉的時候,才敢犯傻。

你好,這裡是某都,歡迎你入駐,

未來究竟是滿足,還是迷途。”

張世彬的詞曲注滿地氣人氣,飽含生活汁水,當是有過生活浸染、或一線體驗的,才會讓詞曲蘊煙火韻味、與生活和弦、撥心內脈動。

付豪的演唱有個性、聚人氣。那渾厚、略帶沙啞的嗓音,將上班擠地鐵、早餐吃灌餅、房租漲老搬家、沒法子談戀愛、回不回家的煎熬、未來怎麼辦的心中意念與生活場景,用透亮、透徹的歌聲,藝術性地展現在了大眾面前。

這首歌唱出了一個心靈之問、社會之問:

某都,如何安穩這些“漂”著的靈魂?

此刻,就在樓下,他們正為小區綠化忙碌著。

衣著與時尚不怎麼沾邊,因為他們就沒這概念;

出行能走著一般不坐車,也不全是為了省錢;

娛樂大多是看個電視,嫌手機太貴太費;

生活能省則省、能簡則簡,因身後一家人挂牽。

他們是某都的主人、工人、路人?

好像是,又好像不全是。

小歌在地鐵見過幾次,有座卻不肯坐的他們。

座位是空著的,好心人示意他坐過來,

他搖搖頭,指指自己,

原來身上、鞋上有些泥垢。

他圪蹴在角落裏,臉上綻著憨憨的笑。

這笑自然淺顯,卻感動化人。

骨子裏潛藏的修養,要比裝飾的修養珍貴。

出身高低、錢多錢少,其實與文明修養不怎麼畫等號。

小歌曾與一位河北籍“漂”族有過交往。

他是一碼農,樂觀且健談。

這歌極像是他“漂”生活的基本寫照。

他不坐地鐵坐公交,不是怕擠,是想省點;

雞蛋灌餅不吃常吃饅頭,他嫌那餅太貴;

房租老漲,他也老搬,搬到了五環以外。

他成家早、來得早,混在某都的日子有十多年。

碼農活重且累,幹起來沒白沒夜沒飯點,

但每月能掙幾萬塊,他很知足。

只是老婆娃兒弄不來,房子買不起,

所以心總“漂”著,蕩悠悠。

幹煩了、呆膩了,一狠心、一跺腳,回家!

回去不到一年,他會回來。

“煩了膩了就想回家,但真回了,又惦著回某都”。

“這裡是幹事的地,掙錢的地,其他的,不那麼重要。”

“回家是好啊,老婆孩子熱炕頭,但縣城沒碼活,得回某都。” 

這是“漂”族人的心靈直白。

“北漂”是某都發展的存在。

當他們存在於我們身邊的時候,

我們感受不到對他們有多依賴,

而當他們突然大多數離開,比如像過年放假等,

我們才赫然發覺,其實某都離不開、少不了他們,

他們與我們,早已是歡樂某都一家人。

他們是新産業工人,

是某都的建設者、貢獻者、奉獻者,

他們用勤勞汗水、思念淚水,

置換著某都的幸福與安逸。

應該對他們説聲感謝,向他們深表敬意!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

這些年,某都在對“北漂”的拴心留人、排憂解難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積分落戶政策修訂、發展租賃型宿舍、保障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出臺措施解決看病難,等等。

部分“北漂”群體,不再“漂”蕩。

一切都在好起來,一切正在好起來。

《混在某都的日子》,未來多是滿足,少有迷途。

奮鬥者、奮鬥著,總有希望。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