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精彩瞬間

以舞之美詮釋“兩彈一星”精神

發佈時間:2022-11-10 09:58:15 丨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丨 責任編輯:高彬


本報記者劉淼

《壯麗的雲》劇照蘇州芭蕾舞團供圖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日前,蘇州芭蕾舞團創排的大型芭蕾舞劇《壯麗的雲》首演,以嶄新的精神面貌開創芭蕾舞劇科學題材之先河,向科學前輩致敬,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壯麗的雲》以倒敘形式鋪展開來,通過對蘇州籍“兩彈一星”元勳、部隊指戰員等典型人物的藝術性塑造,勾勒出崢嶸歲月中不滅的精神力量——這樣一群人、一代人,滿懷著熱情與抱負,在艱苦中創造奇跡,圓滿完成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用熱血為祖國築起了安全屏障。

與蘇州芭蕾舞團以往舞劇有所不同,《壯麗的雲》既有現代芭蕾的基底,又蘊藏著民族舞的風骨,在表達中有著極強的戲劇性。作為該劇的總編導、編劇,蘇時進從創排到首演,始終緊繃一根弦:在挑剔中精益求精。在他與副總編導劉福洋近乎苛刻的要求下,演員們歷經4個月多的高強度排練考驗,在突破重重挑戰的過程中,不畏困難,與角色同奮戰、共進退,也收穫了成長。

“我不希望搬上舞臺的東西是‘老瓶換新裝’,新時代的觀眾審美在不斷提高,都説藝術創作難有新突破,這關鍵在於創作者有沒有好好地難為自己、與自己較勁,只有在不斷地推翻、重建、打磨中,才能衝破固有思維的壁壘,創造新的高峰。”正如蘇時進所説,《壯麗的雲》亮點頻現,群舞有群舞的氣勢,獨舞有獨舞的風韻。難能可貴的是,在充滿科技感的舞美裝置中,極具蘇芭特色的“江南芭蕾”更是別有一番情調,恰到好處地將小家之情愛與大國之情懷有機融合,讓西方芭蕾穿上了“江南嫁衣”,舞出了中國風,又兼具“國際范”。

舞劇最重要的是肢體表達,但不同於以往任何一部芭蕾舞劇,《壯麗的雲》中有大量關於科研內容的展現。如何以芭蕾語言來具體地表達科學家們的工作狀態,是個不小的難題。通過大量的采風調研、資料蒐集,全面了解當年研製中的實際情況後,主創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他們的默契合作下,發現粒子、九次運算、提煉……這些具有高科技色彩的舞蹈誕生了,不僅貼合了劇情要求,在審美體驗上也帶來更多的新鮮感與獨創性。

與舞蹈創作同樣具有挑戰的還有音樂。“雖然我已經有過20多次舞劇創作經歷,可當聽説這是一部以當代科學家為題材、以‘兩彈一星’元勳為原型的舞劇,著實讓我有些緊張。”作曲鄭冰坦言自己在接到任務時的忐忑。但早在創作初期,蘇州芭蕾舞團團長王全興就特地請來了物理專家,為主創團隊進行知識普及。很快,蘇時進也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詳盡的劇本。“這點燃了我心中的‘核分子’,我的想像力很快就迸發出音樂‘核裂變’形象,也讓我的創作熱情無比高漲,以真情實感促發的靈感使我落筆如水,欲罷不能。”鄭冰説。

劇中的主題曲《每一次離別》,正如夫妻二人間的私語,沒有豪言壯語,唯有默默支援,守住一個共同的秘密。流動的音符令人動容,伴隨著劇情,仿佛經歷一次靈魂的洗禮。

此外,該劇的舞美、燈光、多媒體、服裝等環節也極具創意。解構的原子彈彈體成為舞美主裝置,在強大的多媒體、燈光、服裝的相互成就下,再現了老一輩科學家的奉獻精神和偉大人格,勾勒出那個篳路藍縷開創輝煌基業的光榮年代。

王全興介紹,在蘇州芭蕾舞團歷年的創作中,從來沒有一部舞劇能像《壯麗的雲》這樣“來之不易”。從2021年底立項以來,該劇的創排之路經歷數次波折。年初,蘇州疫情,讓排練一度轉到線上,創作時間一再壓縮;夏天,超40℃的持續高溫,考驗著演員的超凡毅力;科技題材芭蕾舞的罕見,讓蘇州芭蕾舞團成了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讓團隊幾度陷入創作困境……

王全興表示,“兩彈一星”精神承載著的是家國大義。“舍小家為國家、甘守戈壁沙漠的他們,為中國創造了奇跡。蘇州芭蕾舞團同樣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創造芭蕾舞的奇跡。”

10個月的時間,蘇州芭蕾舞團挑戰創作極限,一路闖關升級,把不確定變成確定,展現了全團的無畏精神,也讓王全興更加堅定創作《壯麗的雲》的初衷。全團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毫不懈怠的精神圓滿完成《壯麗的雲》內部首演。

作為2022年度江蘇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壯麗的雲》于演出結束後召開了專家座談會。業內專家紛紛點讚,認為《壯麗的雲》在題材選擇上有高度,切合當下“科技強國”主題精神;在創編上有廣度,融匯芭蕾舞、民族民間舞為一體,結合舞美、燈光、多媒體等前沿技術,給人強有力的視覺震撼;在情感表達上有溫度,隨著原創音樂的跌宕起伏,將舍小家為國家的大愛情懷訴説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根據專家們提出的寶貴建議,蘇州芭蕾舞團將對該劇進行打磨提升,努力將其打造成為一部叫得響、立得住、傳得開的精品力作。

原文連結:

https://npaper.ccmapp.cn/zh-CN/?page=5&Hid=636ba3cda42d0dc1197defc0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