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白毛女》劇照李春來攝
本報實習記者王添藝
“大雪飛,北風緊,天陰雲暗,盼新年,怕新年,偏到新年……”近日,國家京劇院2022年“秋之韻”演出季“百日集訓”復排劇目京劇《白毛女》在梅蘭芳大劇院上演。
京劇《白毛女》是1958年戲曲藝術家馬少波、范鈞宏根據歌劇《白毛女》改編的經典劇目,講述了歷史時期喜兒、王大春等勞苦大眾抗爭不公命運的感人故事。該劇一經上演即引發轟動,李少春、杜近芳、葉盛蘭、袁世海等老一輩京劇表演藝術家,以及鄭岩、張建國、陳淑芳、江其虎等京劇大師都曾出演過本劇,《北風吹》等唱段更是膾炙人口,成為很多戲迷心中的經典。在“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週年”“杜近芳先生誕辰90週年”之際,國家京劇院歷時半年精心打磨,復排京劇《白毛女》,與觀眾重溫經典,向老一輩革命家、藝術家致敬,反響十分熱烈。
守正創新,為經典作品探索更多可能
本次復排的京劇《白毛女》有很多新設計:不僅劇情更為緊湊,將原版3個多小時的劇長濃縮近一半,還採用了數字化聲、光、電舞臺效果,道具、服裝等方面也更加注重細節,同時部分唱腔、編曲融合了少許歌劇、民樂等元素,並由交響樂團完成配樂,讓許多觀眾感到眼前一亮。
“我覺得這些變化讓我更容易‘入戲’,故事情節也更加合理流暢了,整場戲看下來真是酣暢淋漓。”觀眾路先生看完演出評價。路先生是資深戲迷,家中收藏了國家京劇院很多經典劇目的影音資料,在他心中《白毛女》是國家京劇院的代表劇目之一。“所以從知道這部戲要復排開始,我就特別關注,為了能搶到好位置我還在開票當天定了鬧鐘。”路先生説,自己觀看本場演出的一大樂趣就是“找相同”和“找不同”,“比如黃世仁家門口的燈籠,以前的版本是個小小的圓燈籠,這次復排用的是大長燈籠,更符合黃世仁家‘土豪’的氣質了,也讓人更加同情起喜兒一家的遭遇。相同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楊白勞的唸白沿用了老版本中韻白的處理方式,這可是現代戲中很少見的。”
對此,京劇《白毛女》復排導演徐孟珂表示:“在前輩們所創作的經典之上,我們從仰視和學習的角度復排此劇,同時,盡力滿足新時代觀眾的審美需求,彌補前輩藝術家因當時硬體設施不完善而造成的遺憾,為這部經典大戲探索更多可能。所以,我們在復排過程中既要做到守正,也就是恪守京劇表演中四功五法的正道,延續以‘李、袁、葉、杜’四位京劇大師為代表的表演風格,繼承前輩藝術家在舞臺上一切以刻畫人物為核心的藝術追求;又要勇於創新,不斷豐富觀眾的視聽體驗,推動傳統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薪火相傳,三代“喜兒”完成藝術接力
不僅舞臺效果“新”,復排京劇《白毛女》的演職團隊也很“新”。
為加快青年人才培養,落實“以戲促功、以演推人”,國家京劇院將《白毛女》復排列入院團“百日集訓”重點項目,大膽起用新人。遴選優秀青年演員劉琪飾演喜兒,一級演員李博飾演楊白勞,二級演員楊威飾演黃世仁,一級演員張兵飾演王大春,優秀青年演員謝毅飾演穆仁智,一級演員畢小洋飾演黃母,二級演員譚小令飾演王大嬸,一級演員蔡景超飾演趙大叔,優秀青年演員訾睿飾演張二嬸,由青年編劇陳卓擔任復排劇本整理,並邀請京劇表演藝術家鄭岩、張建國、陳淑芳、江其虎擔任藝術指導,為演出保駕護航。
作為上一代“喜兒”的扮演者,陳淑芳對本次復排工作十分重視,從3月份開始,陳淑芳就抓住一切機會指導“新生代喜兒”劉琪,隨著演出臨近,她幾乎駐紮在劇院,陪伴青年演員們成長。對於此前從未接觸過現代劇目的劉琪來説,演好“喜兒”是個不小的挑戰,“陳老師幫助我一點點地調整細節,理解人物內心和增強聲音爆發力,手把手教會我如何在詞句當中完成‘喜兒’情緒的遞進與轉換,在這部戲中,我收穫了很多很多。”
陳淑芳和劉琪都是第一代“喜兒”的扮演者、杜近芳先生的徒弟。這種對觀眾負責,對演員負責的態度恰恰是杜近芳等老一輩藝術家一生的堅守。“我師父就是這樣教我的,師父把‘喜兒’交給了我,我就得用心把她傳下去。”陳淑芳説。如今,在陳淑芳等藝術家的精心指導下,劉琪等青年演員也用出色的演出詮釋了前輩們追求完美的藝術精神,三代“喜兒”完成了藝術的接力。
“紅色+京劇”,雙重魅力觀眾叫好連連
在京劇《白毛女》的觀眾席中,有位身穿軍裝的老人尤為引人注目。老人雖然頭髮花白,卻坐得筆直,眼中泛著淚光。老人姓顧,今年80多歲了,是一名武警老兵。京劇是顧老多年的愛好,中秋佳節,同為軍人的兒子專程把父親接到北京團聚,帶老人家過“戲癮”。“我的父親也是軍人,是一名‘老八路’。”老人解釋。原來,老人一家三代軍人,父親就是在和《白毛女》相似的情景下,走上了革命道路,演員們精彩的演繹讓老人想起了父親和老戰友們,“現在的生活太好了,娃娃們演得也好,好啊。”老人不斷重復著。
不住叫好的還有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生物學博士小樊。“我從小喜歡傳統文化,在我心中,京劇和山水畫一樣,有一種充滿東方神韻的意象美。而國家京劇院的保留劇目《白毛女》,重新被搬上舞臺,對於我們來説可是難得的學習觀摩機會,尤其是‘大雪飛,北風緊,天陰雲暗,盼新年,怕新年,偏到新年……’這一段,我一直在心裏跟著唱。”
演出結束後,全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這是觀眾對京劇《白毛女》經典重現的高度認可,也是對紅色文化和傳統藝術雙重魅力的由衷讚嘆。
原文連結:
https://npaper.ccmapp.cn/zh-CN/?page=5&Hid=635fc3f1888a1bc14a4b6f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