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創花園

樂評人王小歌:年度好兒歌《孤勇者》

發佈時間:2022-10-09 10:55:02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責任編輯:高彬


樂評人王小歌:年度好兒歌《孤勇者》

——評析歌曲《孤勇者》

王小歌

説2022年最火騰的歌是兒歌,您信嗎?

不信可不成。

2021年11月發佈的,由唐恬作詞、錢雷譜曲、陳奕迅演唱的遊戲動畫《英雄聯盟:雙城之戰》中文主題曲《孤勇者》,火了,火得太不一樣。

老少爺們在唱,俊男靚女在唱。

關鍵是“10後”、“15後”這圈少年娃,甚至包括幼兒園小盆友們,“咿咿呀呀”唱得最嗨,唱出了高度。

這是兒歌?小歌初聽一遍,撓撓頭皮,有點迷蒙。

“都是勇敢的,

你額頭的傷口,你的不同、你犯的錯,

都不必隱藏。

……

為何孤獨,不可光榮,

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頌,

誰説污泥滿身的不算英雄。

……

愛你孤身走暗巷,

愛你不跪的模樣,

愛你對峙過絕望,

不肯哭一場。

愛你破爛的衣裳,

卻敢堵命運的槍,

愛你和我那麼像,

缺口都一樣。

去嗎,配嗎,這襤褸的披風,

戰嗎,戰啊,以最卑微的夢,

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

誰説站在光裏的才算英雄。

他們説,要戒了你的狂,

就像擦掉了污垢,

他們説,要順臺階而上,

而代價是低頭。

那就讓我,不可乘風,

你一樣驕傲著那種孤勇,

誰説對弈平凡的不算英雄。

……

你的斑駁,與眾不同,

你的沉默,震耳欲聾。

……

愛你來自於蠻荒,

一生不借誰的光,

你將造你的城邦,

在廢墟之上。

去嗎,去啊,以最卑微的夢,

戰嗎,戰啊,以最孤高的夢,

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

誰説站在光裏的才算英雄。”

這歌不錯、這歌好聽、這歌提氣。

大人小孩都唱,東方西方全亮。

好歌傳播自有邏輯。

唐恬詞寫的貼地皮走,往人心尖上拱。把一個性格桀驁不馴、作風頑強執拗的孤勇者形象,給刻畫、搗鼓得真真的,就像就有這麼個人在眼前矗著一樣。

錢雷的譜曲通俗好唱,朗朗上口,全民通吃。旋律從平緩低吟到鮮明迅捷再到激昂高亢,將孤勇者挾裹的內容內核給詮釋得動感十足、激情四射。

陳奕迅以慢板+勁爆相結合的演唱方法,用厚實略帶沙啞、慵懶的個性唱腔,把這歌演繹到了抒情解憂、鼓勁勵志、目潮人醉的藝術境地。

但這歌憑啥磁吸“10後”、“15後”?

叩關密碼在哪呢?

開頭小歌沒鬧明白。

演唱者陳奕迅坦誠:起初也沒鬧明白,自己唱的是兒歌?

但事實、數據明白。

《孤勇者》被改編為兒歌的版本超過100個。

這不像兒歌的異類兒歌,竟然大火。

咋回事?

凝神網路的稚聲演唱,瀏瀏網上的各方議論,聽聽家長的意思表示,跟孩子們平等地聊個小天。

慢慢尋、慢慢找,品味著思考。

答案是:《孤勇者》是兒歌,且是年度好兒歌。

緣何?聽小歌絮叨。

因為這歌好玩。好玩,是孩子們天性,不可抵禦的誘惑。像小歌小時候,如光屁股下河抓魚、偷摸上樹逮鳥、學《小兵張嘎》塞鄰居煙囪等這類玩事,城裏孩子現在哪有?

那讓他們玩點啥呢。瞜電視、玩遊戲、打電腦、看手機等就這些吧。他們會玩歌,這種兒歌?

鄰居小男孩飆這歌特溜,但他沒玩這遊戲,也沒看這動畫,問他咋喜歡這歌,他吭哧好一會才説:好玩。

好玩,孩子們覺得這歌好玩。不是《讓我們蕩起雙槳》類的清純,也不是《黃鸝鳥與蝸牛》型的美妙…,“10”後、“15後”喜歡的兒歌,竟是遊戲動畫裏衍生、派生出的這類歌曲。

時代唯一不變的是變,您不信也得信。“10”後、“15後”孩子們的精神需求已經嬋變。

這種嬋變是悄然、漸進發生的。並不以大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用以往的教育、思維,框套現在的孩子,恐怕不靈了。

國家給教育減負,是想讓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但在應試教育大背景下,如何滿足新時代孩子們精神層面的新需求高需求,讓他們學好、玩好、成長好,是全社會都得上心琢磨的大課題。 

每個清早,看著一簇小盆友背馱大書包孤勇前行,心裏不落忍、有點酸。

《孤勇者》一聽就懂的詞,朗朗上口的曲,陳奕迅穿越童心的唱,給孩子們的精神之窗捅開了一個哼著小曲、放鬆心神、快活樂呵的小切口。

緊蹙的小眉頭卸開了,久違的笑意綻開了、個別五音不全的嗓音也敢打開了。

聽這歌,是孩子們自主、自尊、源頭的快樂。

您説,這般好玩的歌,孩子們咋會不愛? 

因為這歌給勁。音樂是有力量的。《孤勇者》的提勁效應明顯。如,學校年級舉行拔河比賽,一個班級拔輸了,孩子們哭得稀裏嘩啦,老師舞扎個手沒的辦法。班長機靈,開口領唱:“都,是勇敢的,你額頭的傷口,你的不同、你犯的錯,都不必隱藏…”從低聲到高聲,從一人唱到集體唱,班級全體同學抬起頭、拭乾淚、往教室走了!

這是《孤勇者》之歌賦予的力量!

再如,考試考砸了,小哥們為失落者高唱“那就讓我,不可乘風,你一樣驕傲著那種孤勇,誰説對弈平凡的不算英雄。”他跟著唱起來、立起來、走出來,慢慢療養自己的傷心苦痛。

您説,這般給勁的歌,孩子們咋會不愛!

因為這歌勵志。孩子們喜歡故事,這故事最好是在眼麼前。《孤勇者》裏有故事,且勵志。詞作者唐恬2012年被確診為鼻咽癌3期,治療過程異常痛苦。但她在病床上仍堅持寫歌詞。她有個心願,希望偶像陳奕迅能唱一首自己寫的歌。陳奕迅從一檔選秀節目中,了解到唐恬的病情及願望後,深受感動,答應了唐恬父母的請求。

蒼天眷顧有緣人。經過積極治療,唐恬病情好轉。2021年在確診病情9年後,她終於跟偶像陳奕迅完成了合作,聯袂推出了這首《孤勇者》。

這歌是唐恬抗擊病魔、不向命運低頭心路歷程的寫照,是詞作者給近在眼前的孩子們,親歷示範“孤勇者”行為方式的生動一課。

您説,這般勵志的歌,孩子們咋會不愛!

因為這歌逐夢。少年都有英雄夢。學習英雄、崇尚英雄、爭做英雄,是孩子們天然的情懷情愫。

《孤勇者》引著孩子們這樣追夢:

“為何孤獨,不可光榮,人只有不完美,值得歌頌,

誰説污泥滿身的不算英雄。”

“愛你孤身走暗巷,愛你不跪的模樣,愛你對峙過絕望,不肯哭一場。”

“去嗎,配嗎,這襤褸的披風,戰嗎,戰啊,以最卑微的夢,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誰説站在光裏的才算英雄。”

這詞、這曲、這歌聲,如號令,如號角,激蕩著無數少男少女的英雄之心、英雄之夢,為他們好好學習上進,健康成長成才,增添了無形的精神支撐與精神力量。

您説,這般逐夢的歌,孩子們咋會不愛!

因為這歌醒人。進入新時代,網際網路在極大方便大傢夥工作生活的同時,也催生了相當規模的精神孤獨患者。

青年男女們光鮮亮麗、貌似堅強,但只要在他(她)心裏頭最柔軟的地方,輕捅上句話,或戳上個舉動,他(她)裹緊的精神迷宮會頃刻間稀裏嘩啦。

孩子們也是如此。個別學校不怎麼貼近人性的管理,家長毫無指向的絮絮叨叨,孩子枯燥且看不到盡頭的學業,甚至個別家庭打打鬧鬧的緊張關係等,讓“10”後、“15後”孩子們纖弱的心,如何承得了這許多的紛紛擾擾?

他們是孩子,他們沒辦法。只能封閉自己,漠然生活,選擇孤獨。

看著日出日落、週而复始木呆呆上學放學的孩子,忙忙叨叨的家長們,您每天是否認真地抬起過頭,認真地看過孩子的疲憊神態、茫然眼神,關注到孩子是在孤勇學習,孤勇拱行了嗎?

當孩子在您面前稚聲稚氣地唱:

“愛你破爛的衣裳,卻敢堵命運的槍,愛你和我那麼像,缺口都一樣。”

“你的斑駁,與眾不同,

你的沉默,震耳欲聾。”

您是否嗅到了孩子心底裏精神孤獨的渴求?您是否聽到了孩子歌聲背後隱藏著的求陪求愛的心裏感受?

沒有看不到,只有想不到。

跟孩子唱唱《孤勇者》吧,好好咂嘛咂嘛,這歌裏面有道道:有孩子的味道、孤勇的味道、生活的味道。

掙錢、掙錢,掙多少是個夠啊! 

孩子可是咱大中國,咱大傢夥的未來哈。

在他們成長成才的關鍵階段,全社會、每個家庭,可以讓孩子們縱情《孤勇者》兒歌,但盡力不讓他們過早地成為《孤勇者》之歌的先行者、實踐者。

他們正青春,他們正少年哪。

您説,有這般醒人的歌,孩子們咋會不愛!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