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樂評人王小歌:向雷鋒致敬 向雷鋒們致敬

發佈時間:2022-08-25 11:44:01 丨 來源:中國網 丨 責任編輯:高彬


向雷鋒致敬 向雷鋒們致敬

——評析新歌《雷鋒精神代代傳》

王小歌

近日,中國網·音樂中國頻道推出了由李天文作詞,許曉傑作曲,張燁、趙春偉演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學雷鋒基金管委會、中國志願者協會傳承雷鋒精神志願者委員會、秦皇島眾想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新歌《雷鋒精神代代傳》。

這歌創意好、立意高,貼近時代、中心突出,曲調優美、味道醇厚。男女聲二重唱連貫、和諧,舒展、透亮,提氣、給勁。如佇立淺灘,瞇縫雙眼,眺細浪漫涌,品微風撫過,不自覺潤了心尖。嘖嘖,朗格美嗨!

歲月如白駒過隙。雷鋒,我的戰友,我親愛的弟兄,您離開我們60年了。懵懵懂懂,您那定格在22歲的鮮活生命,溫暖了無數人、感動了無數人的中國第一好人,從沒有遠走,更不曾離開。您那偉大名字以及所鑄造的偉大精神,所托載的信念能量、大愛胸懷、忘我精神、進取銳氣等,像一面高舉的旗幟、一座閃耀的燈塔,始終飄揚、照亮在我們心頭,始終在引導我們如何做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事,激勵我們如何前行。雷鋒長在,雷鋒精神不朽!

一代又一代,我們在緬懷雷鋒、學習雷鋒、頌揚雷鋒的歌聲中茁著苗、抽著穗成長。《學習雷鋒好榜樣》、《接過雷鋒的槍》、《雷鋒—我們的戰友》、《雷鋒之歌》等耳熟能詳、灌注腦海、固化信念。在雷鋒犧牲60週年之際,這首《雷鋒精神代代傳》,成為傳承鏈條中的又一力作。

“在難忘的那一年,你的名字天下傳。

………

呼喚著愛心,讓人間更溫暖。

助人為樂大愛無邊,崗位建功社會奉獻。

………

啊雷鋒,説到做到從不虛言,

啊雷鋒,愛黨愛國披肝瀝膽。

啊雷鋒,星轉鬥移多少年,

啊雷鋒,豐碑永駐歷久彌堅。”

六十年一甲子,新的雷鋒頌歌,在中國廣袤大地再迴響。

這歌有魂。有“魂”有“核”的好歌,才往耳朵裏鑽,才往心裏頭走。無“魂”無“核”的哼哼唧唧、咿咿呀呀,百姓不待見、市場立不住,何以成經典?雷鋒是和平年代創造出非凡壯舉的典範人物,雷鋒精神是民族精神最好的寫照。“雷鋒愛黨愛國披肝瀝膽,雷鋒説到做到從不虛言”,歌曲中所倡導的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愛黨愛國愛人民,是這首歌作詞、作曲、演唱共同演繹出的靈魂內核。

這歌紮根。音樂的創作密碼深蘊在人民之中、植根于生活之內。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音樂藝術,是老少爺們最願叫好、市場最能賣座的上品美品。生活財米油鹽菜,誰都會攤上點撓頭事,誰都盼自己真沒招時有人能搭上一把手,“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首歌中所頌揚的助人為樂、大愛無邊,崗位建功等,是雷鋒精神傳遞並紮根在平民百姓心中、對中國好人最美好的願望與期盼,使得這首歌較好地展現了與時代同頻、飽含生活汁水、切入百姓心底的現實質感,凸顯了歌曲較強的衝擊力、感染力。

這歌給勁。雷鋒是時代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旗幟。傳承雷鋒精神,向榜樣英雄致敬,構成了這歌的主旋律。“星轉鬥移多少年,雷鋒豐碑永駐歷久彌堅。”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更多雷鋒,需要更多雷鋒精神培育的雷鋒群體。歌曲唱出了這種心聲:雷鋒是普通平凡、可學可做的英雄榜樣,您可以是雷鋒,我也可以是雷鋒;學習雷鋒、傳承雷鋒的最實際行動,就是做一粒廣播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的思想、雷鋒的信念、雷鋒的情感等,播撒並植根于每個中國人的心頭上、心田裏。

這歌出新。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需要更多弘揚雷鋒精神的精品力作;邁上現代化新征程的中國,應多為英雄譜新曲、唱頌歌。這首由雷鋒精神公益社團組織、科技企業相助、優秀作詞作曲、實力歌者鼎力合作、共同演繹的新作,打造了公益社團+音樂人+實力企業新的音樂藝術創作模式,為中國紅色經典歌曲的創新發展,拓展了一條新路子。

新時代新使命,需要自覺學習雷鋒,需要踐行雷鋒精神,需要《雷鋒精神代代傳》。

向英雄雷鋒致敬!向默默奉獻在您身邊、我身邊、大家身邊的雷鋒們致敬!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