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師名家

舞蹈家夏冰:打開利川小曲美

發佈時間:2022-07-18 11:17:18 丨 來源:北青網 丨 責任編輯:高彬


▲舞蹈家夏冰

湖北省利川市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歌舞之鄉,楚文化與巴文化在這裡相互碰撞交融,土、苗兒女能歌善舞,“三天兩頭不唱歌,喉嚨好像蟲在梭。抬起石頭喊號子,敲鑼打鼓唱上坡。逢年過節連更響,兩口子床前也盤歌”,“利川三絕”《龍船調》、肉連響、利川小曲,前兩項已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利川小曲傳唱至今400餘年,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沁人心脾,觸動衷腸。

説到利川小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二級演員李源道,他的音樂如同一顆能量巨大的種子,種到心裏會生根發芽,巨樹參天。一如在院兒裏,沏上一壺茶兒,搖著蒲扇,跟老哥兒幾個侃大山,用最地道的利川話兒追憶往昔、訴説今朝。即便安靜坐著,也能從他炯炯眼神中,感受到充沛的能量。1975年,李源道創作並主演的《老楊三住青松塝》在全國調演中獲獎並在京巡演一個多月,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音錄影製成唱片發行,“利川小曲”作為一種曲種載入《中國曲藝詞典》,2007年6月被公佈為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李源道學生陳啟堂大膽探索,在創作中融入民歌和現代音樂元素,作為新的調劑,引領新的潮流。

與夏冰聊到利川小曲時,李源道挺直了腰背,嘴裏數著節拍,《老楊三住青松塝》《書記重上青松塝》《丟卒保車》《千里尋妻》《決勝新征程》……鏗鏘有力的小曲表演,宛如少年。

“只要音樂還在繼續,生活還是有意義的。

這是博爾赫斯接受記者採訪的回答,也是李源道寫給自己小曲人生的注腳。

活的赤城、愛的坦誠,利川小曲本身存在百姓心中口中,只是看哪一天被蓬勃喚醒,可以是美麗家園、家長裏短,日子一寸一寸都有意思,或是改編的利川小曲舞蹈,跨界聯袂,碰撞火花,讓人賦能生活,心生勇氣。

“利川文化,當代表達”,是一個擺在夏冰面前踐行的課題。

利川小曲,總有一曲深得你心。

利川文化DNA決勝新征程

舞蹈家夏冰編導利川小曲《決勝新征程》獲湖北省曲藝大賽銅獎。

▲《決戰新征程》劇照

中國文化的DNA真強,不管遊子走多遠,最後還是會回歸到它。遊學的經歷,讓夏冰在藝術創作中有了更加宏觀、全面的視野,更深刻地懂得了中國文化,並回歸到了中國文化的懷抱,做新東方主義,利川小調深深地刻印在了身體的DNA中,只要人還在,土地在,文化就在。夏冰為了讓大家接觸到利川小曲之美,不惜投入大量時間,集合一流創意家,打造《決勝新征程》,由於夏冰的大力推廣,舞臺驟然升溫。

《決勝新征程》由利川小曲傳承人李源道和陳啟堂共同編劇的新劇目,歌頌脫貧攻堅的優秀人物。歲歲重陽又重陽,老漢越活越硬棒,《決勝新征程》以敘事手法,電視臺記者小王到臥龍堂村了解利川鄉里發生的新變化,提起書記田友方,村民道:“啞巴打啵兒,好的沒話説。”莼菜加工廠,産品過海洋,萬畝韆鞦田,光産優質糧食,旅遊大巴穿梭在鄉間馬路上。吃的住的耍的,利川是遊客的人間天堂。熾烈的情懷直透人心,給人無比的通達和舒暢。

夏冰想,利川小曲説的唱的很好聽,若加一點舞蹈肉連響,會産生什麼化學變化?夏冰大膽操刀,在原作説唱基礎上,融入“利川三絕”中的肉連響,增加了戲劇性和舞臺空間感,讓旋律顯得更為生動、故事性更強,技中看情,聆賞趣味,一遍就上頭,收穫一撥粉絲。

夏冰回憶説,“利川小曲近幾年剛接觸,在學習中發現,利川小曲像聽京戲一樣越聽越上癮。爸爸喜歡聽京戲,開始我不明白為什麼老人家那麼陶醉沉迷。不知不覺中,我竟然也跟著聽起來。這種感覺又像品一杯好茶,調性單純,卻藏著利川人的美,利川人的魂,越是花了時間的小曲,彷彿也越耐得住時間的考驗,在淡淡的香氣裏愈品愈有味道。”

巾幗不讓鬚眉,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舞蹈家夏冰編導利川小曲《柏楊壩上巾幗星》獲恩施自治州曲藝大賽金獎。

▲《柏楊壩上巾幗星》

節選:(白)

我先介紹一位以企業幫扶農村脫貧的熱心人,

她就是“春欣茶葉”的理事長陳孟秋。

孟秋畢業回家鄉,回家鄉回家鄉,

創辦企業建茶廠,建茶廠建茶廠,茶山處處飄茶香。

農戶三百家增收八千上,

特別是貧困戶,

技術肥料同時幫,

孟秋是個熱心腸。

咿呀咿子兒喲。

……

(白)女兒孝敬媽那是人之常情,媳婦孝敬婆婆媽那才是雞公打岔——不簡單嘍。

你説的是哪個呀?

她呀,

建檔貧困戶黃翠章。

咿兒喲呀兒喲,

家務農活兩頭忙,

小孩把學上,婆婆臥病床,

洗臉梳頭把腳燙,

端屎端尿不怕臟,

村民個個都讚揚。

咿呀咿子兒喲。

……

利川小曲,唱不盡的是利川人獨特的精氣神,一聲聲旋律的激越,猶如寒了一冬的水,在春朗天清的季節,蕩開了溫柔,那一層層,一波波,輕泛綠色萌萌的春潮,舞出水光瀲艷。

夏冰在利川采風期間,與當地文化工作者交流研討,細心打磨,創作編導了《柏楊壩上巾幗星》。利川小曲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有三個顯著特點,在《柏楊壩上巾幗星》作品中一一顯現:一是以敘事方式來完成人物形象塑造;二是抓住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來刻畫人物性格特徵;三是段子注意描述人物內心活動,表達細膩的內心情緒。

人活到極致是素與簡,小曲又何嘗不是呢?夏冰認為,利川小曲舞蹈的美是“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意為美是不需要過多工藝修飾的,樸素的、自然的其實就是最美的。作品內容都是身邊的人,事,物,故事轉折、角色個性活跳跳呈現在觀者面前,簡雅、素樸而有溫度,一串串笑語組成旋律,幽默而不失莊重,有戲劇感也不失古樸,不多修飾的情感流露,更能打動人心

演繹《柏楊壩上巾幗星》的是柏楊農民藝術團,成員完全來自於柏楊當地村民,以聶成,陳文菊等老一輩傳統文化藝術家們言傳身教,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校園,將文化有效傳承。利川文化的厚重感,在夏冰的編導下,鏡頭的搖弋之間,人與人的連接之中,巾幗不讓鬚眉,在家人之間潛移默化,在血液裏面代代相傳。

火車呼嘯進深山笑醒月亮笑醒星

恩施利川在2010年才正式通火車。由於山地環境複雜,據説到恩施的這段鐵路是世界上最難造、造價也最高的鐵路之一。而這,或許也是多少年恩施都只能存在於人們想像之中的一個原因。

從前多艱辛,土家山寨路難行。出門翻山又爬嶺,肩挑風雨盼天晴。背簍馱著十八灣,走疼了骨頭走疼了筋。

如今開山門,高速公路通北京。火車開進土家寨,楚水巴山汽笛鳴。都説那子孫多福音,笑醒了月亮笑醒了星。

知來處,明去途,穿著旗袍的大青衣舞者,音色醉人,旋律優美,風格雋永,在五光十色的傳聞歷史與時代現實的交錯中,詩經裏的草木,楚辭裏的山風,文選裏的骨氣,從身處的時代裏生長出來,民間智慧、自由馳騁、正氣頓生,並且,走得更好、更穩、更遠。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自然的景物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自然景物想要成為審美對象,要成為“美”,必須要有人的審美活動,必須要有人的意識去發現它,去喚醒它,去照亮它。同樣,利川文化也是去“發現”,去“喚醒”,去“照亮”,它才能在當今時代煥發出光亮。

夏冰了悟利川小調密碼後,依據當下做出靈活的創造,用自己的藝術實踐,不斷將文化推廣,並在這個過程裏不斷吸收、借鑒,用更加符合時代審美的方式呈現,讓人對詞句、對歷史,都又有了新的理解。利川小曲《火車呼嘯進深山》唱出了土家山寨圓火車進山夢的喜悅。小溪是一脈開往山外的小列車,農耕文明完成從春種到秋收,聚族而居,固守熱土,每個人心裏都有一畝田,种太陽種春風,盪漾綠波播放脫貧攻堅的唱片,撞在你我心尖。

擁抱利川小曲的夏冰,站在時代的洪流上,重新解讀歷史和文化,用當代的目光,完成一場關於時代的集體思辨,然後依賴於自身舞蹈文化,不斷創新,賦予新的感染力,促發一群人的情感共振,在心底找到歸處。

美在音,美在舞,美在境,美在情,且以歡喜慰風塵。借著風雲虹霓的舞蹈羽衣,利川小曲在某個不知名時分,撫慰了當時明月,一聲驚雷,又搖晃了今日樹梢。(戴靜)

原文連結:

http://ent.ynet.com/2022/07/18/3495683t1254.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