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從文學到舞臺,紅色電波聲聲不息

發佈時間:2022-07-11 09:26:53 丨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丨 責任編輯:高彬


小説《最後的電波》封面。

話劇《鐵流東進》舞臺照。

話劇《鐵流東進》舞臺照。

文學作品轉換成其他藝術形式的傳統由來已久,近些年來更是佳作迭出。如劉慈欣《流浪地球》改編成電影,畢飛宇《青衣》改編為電視劇、舞劇、京劇,路遙《平凡的世界》、梁曉聲《人世間》改編成電視劇、話劇等。這些改編後的作品頻頻“出圈”,成為文化熱點,展現出文學與其他藝術形式擁抱、交融、相互激發的巨大張力。

近日,根據作家季宇小説《最後的電波》改編,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的話劇《鐵流東進》登臺國家大劇院,反響熱烈,好評如潮,再度引發關注。《最後的電波》發表于《人民文學》2018年第7期,並獲得了2018年度“弄潮杯”人民文學獎中篇小説獎。從小説到戲劇,《鐵流東進》在編劇、導演、演員、舞美、道具、燈光、音樂等多方面均展示出藝術的高水準,可以説是從平面文學到立體舞臺改編的成功典範。

舞臺二次創作,人物“活”起來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小説《最後的電波》講述的是皖南事變後,皖中獨立師第三團將士被圍困于白馬山區時,利用李安本這位電報局職員,以電報的方式與江北軍部恢復聯繫,最終在顧紹彬團長等新四軍將領的率領下順利突圍的故事。

從小説到劇本的改編,涉及從文字作品到舞臺表達轉化的過程,話劇《鐵流東進》在劇本上下了很大功夫。無論是小説還是戲劇,最終都是看人物。《鐵流東進》成功對小説中的人物進行了舞臺的二次創作。劇中,無論是歸國抗日的華僑,還是帶著江湖氣息的草莽大漢、下山的道士、柔弱的少年,每個角色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真實而鮮活。

例如,通過對主人公李安本姓名的“補白”與“解讀”,戲劇放大了原本文字的資訊傳遞:安本,安分守己——老百姓就是想這樣過日子的,但是是什麼讓他們不能安本?是什麼原因讓李安本原本可以當一個好兵的,卻從戰場隱退回到家娶妻生子?劇中交代了,是歷史的動蕩,是落後就要挨打的殘酷現實,是李安本的舅舅在戰場上踹的他那一腳,讓他選擇踏踏實實過日子,去追求“安本”。通過這個值得琢磨的名字,老百姓樸素的期待也在這裡得到了詮釋。

類似這樣耐人尋味、畫龍點睛的改編還有許多,比如原著中的“小彭”變成了“小火柴”,代表了點燃的微火和一種希望;“答答滴滴滴,滴滴滴答答”不僅是符號化的電碼,而且成為了最好的祝福,一句臺詞蘊含多層含義,滿含深情。從“最後的電波”到“鐵流東進”,更展現了一種大歷史觀、大時代觀,真正符合立體的舞臺呈現。

引人入勝的舞臺表演,也為作品增光添彩。李安本的角色塑造張弛有度,是有刻度的表演。演員在扮演老年李安本時,演出了年齡特質,但是不頹喪;青年李安本,則是一個佝僂卻狡猾精明的形象。李安本經歷蛻變,成為新四軍戰士後,又展現了豪邁之氣,這些都通過演員的頭、胸、腿、腳以及行、立、坐、臥、眼神、語氣等方面表現出來,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表演水準。劇中王挺飾演的顧團長,在戲中起到了“變壓器”效果,他的表演節奏、溫度、強度把握得很好。震撼和感動的分寸,把控得很真切,將劇場變成了一種彈性的空間。

傳統創新統一,彰顯舞臺魅力

話劇《鐵流東進》充分運用臺詞語言、肢體表演、時空交織、場景轉換、新媒體技術等舞臺表現手法,在如何講述故事上進行了大膽創新。高度寫實與大膽寫意的巧妙結合,使這部話劇充滿了藝術魅力,是傳統和創新統一的典範。

例如表現李安本在第三團無線電培訓班當教員的場面時,設計了兩支竹竿來表現擔架,模擬了人物坐在滑竿上被抬上山的感覺,也表現了三團官兵學習無線電發報的場景。這種源自於民間戲曲中的元素,在歡快詼諧的音樂中,將老百姓生命力的可愛和戰士們生命力的鮮活躍然呈現于舞臺之上,作品的天地一下就寬大了。角色設置上也向傳統戲曲做了借鑒,杜南海又悶又有力量,是典型的文戲角色,而大刀、大牛、二牛這些角色都是用武戲的方式。這些都是基於傳統的創新和延展。

話劇《鐵流東進》整體上追尋英雄精神的敘事表達,是有關信念、理想和藝術的綜合舞臺呈現。這種精神是有凝聚力的,從排練廳到舞臺,到表演、燈光、音樂、舞美各部門的有效配合,將理想的光亮一步步傳遞給觀眾。同時,基於傳統文學的力量,作品完成了許多值得深挖的追問,比如曹禺式的對命運的追問,除李安本角色本身的體現外,彭大刀的那段獨白:“閨女!俺要報仇……從那天起,這個世上只有彭大刀……”,飽含了對戰爭、國難和個人命運的思考,更是對命運的追問。再比如老舍式的對世道的追問,在李安本祖孫二人的對話中也體現得特別充分恰當。

話劇《鐵流東進》是劇場、舞臺功能有效開發利用的典範。其舞美布景設計抽象但巧妙,高高低低的白色積木,可以是陣地、是房子、是山巒,整體來説又象徵著摩斯密碼和電波。演員在舞臺上,跳上跳下,跳入跳出,將表演和舞臺環境融為一體。戲中最後一幕,當新四軍戰士們的群雕形象出現在舞臺後方,群體的奔跑涌動和舞臺旋轉介面的表現,配合著燈光、音樂,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衝擊感和崇高感。

演出謝幕時,觀眾熱烈的掌聲證明了這部話劇深摯入心的共情效應,展現了舞臺藝術不可替代的巨大魅力。來自平面文學的人物,通過舞臺表現具象起來,帶動觀眾回望和致敬革命先輩走過的路,將理想信念形象化于紅色電波,在心中永續,聲聲不息。

(作者係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

中國國家話劇院供圖

原文連結: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2-07/11/content_25928146.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