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文學

眾説紛紜的“四功五法”

發佈時間:2022-05-17 09:20:27 丨 來源:北京晚報 丨 責任編輯:高彬


葉淺予京劇人物立軸

▌李寶臣

京劇界常以“四功五法”分類訓練與評判演員才藝功力的高下。京劇程式化、規範化與虛擬表演特性,是靠演員規範的體能技能訓練延續的。非但如此,觀眾也是按這一功法分類標準判別表演才藝水準的。只不過,“四功五法”雖然流行已久,但“五法”中的“法”之所指究竟為何,卻是眾説紛紜,故值得再考證一番。

“五法”中的“法”是何意?

四功者“唱、念、做、打”,這是表演必備的四項基本功。唱居首位,俗稱“一唱遮百醜”,唱得韻味十足或響徹雲霄,能彌補其他功力的不足;念即道白,講究清脆有力;做即表演,聲音之外的所有形體動作如武生起霸、旦角舞蹈等難以盡數;打即武打。

如今有的京劇人,在談論京劇表演特色時,創新使用“唱念做表”或“唱念做舞”等分類,乃是不了解“做”的含義所致。“表演”一詞流行使用得較晚,此前通行的是“做戲”“做藝”,做(作)就是表演,何必畫蛇添足。至於舞蹈,顯然屬於“做”的範疇,只是其中一項,更沒有單獨突出與“做”並立的理由。“四功”是提綱挈領的一級分類大綱,每一大綱下還可以分成許多二級綱目,顯然,“舞”是“做”之下的二級分項,細分下去,二級綱目下還可分出三級、四級細目,比如齊如山《國劇身段譜》就開列了二百五十六式形體動作。

“唱念”在於悅耳,“做打”在於悅目。演員天賦條件各異,唱念訓練自有其法,難求一律,而做打則有一定之規,這也是程式化、規範化表演的保障。

五法者“手、眼、身、法、步”。“手”指手指手掌與上肢動作;“眼”指眼神眼光;“身”指形體動作,關鍵在腰;“步”指下肢到腳動作。顯然,手、眼、身、步這四法皆是具體的身體器官構件。唯獨“法”法意思不明,令人費解,所以也就出現了多種解讀:有謂“法”為“發”,係指甩發;有謂“法”為“伐”,係指腿功等之説;再有則乾脆棄之,如程硯秋則以口替代法,形成口、手、眼、身、步五法;張雲溪則以腰替代法,而成手、眼、身、腰、步五法。

無論是諧音尋找,還是另辟蹊徑,這些解讀見仁見智之餘,並沒有將“法”解釋清楚。其實,之所以眾説紛紜,就在於拘泥法有五項上。在日常生活中,“法法”二字連用,通常指的是忠實于法規標準。

其實是“四功四法”?

“四功五法”似應是四功四法。即“唱、念、做、打”功與“手、眼、身、步”法。五法中的“法”並不是與其他四項並列的項目,而是與“四功”的功對應的,係指身形動作的法度規範標準。

“功”要求的是技能純熟深厚,而“法”要求的是遵規而應變。《爾雅》“釋詁”講“法,常也。”“釋名”講“法,逼也。逼正使有所限也。”藝人訓練與表演,都要遵循法度範式進行,猶如書法有法帖(法書),營造有法式一樣。做戲在法度框架內,結合個人條件發揮特長。失去了基本框架標準,就喪失了劇種特徵,沒有個人創作發揮,也不能讓劇種發揚光大。

如果非要堅持傳統“五法”之説,將“法”解讀成“發”,粗看似乎説得過去,畢竟繁體“髪”很容易被舊日文化程度不高的藝人白字諧音成為“法”。不過,這一解讀亦存在很大疑問,手眼身步(腿腳)皆是身體生理結構,而“髪”則是頭飾,甩動需要的是脖子與腰以上的協調配合。因之,在眾多的形體動作中,單把甩發拿出來與身體構件並列,實在讓人難以信服。手眼身步訓練皆是體能激發技能,以提高藝人適應才藝表演的需要。而髪是體能表現才藝技能的形式之一,倘若單獨列項重點突出,那麼,置水袖、翎子等功夫于何地?

“四功五法”作為京劇行話術語,緣起流變軌跡一時難以理清。明明是四功四法,為何要説是四功五法,推測可能是受科舉應試必經“四書五經”訓練的影響。許九埜《梨園軼聞》講,“京戲重科班,如科舉時之重正途。”科舉是眾所週知朝野關注的國家掄材制度,選拔考試內容限定在四書五經之內。得中者做官,視為正途出身,官稱科班,最受重視。京劇科班教學,由淺入深,名角成長猶如科舉從童試到殿試的過程。其間才藝技能提高須臾離不開規範的功法訓練。因之比照科舉高中必精研四書五經之例,而把京劇成角必經嚴格錘鍊之法規籠統説成“四功五法”。

“手眼身法步”五法,推測當初的順序是手眼身步法,可能在口語相傳中,將步、法順序顛倒了,從而出現五法。陳彥衡《舊劇叢談》講“梨園內行文學知識太淺,白字訛音相沿不改,遂至文義不通,為人詬病。”由於拘泥五法之説,所以才産生了五花八門解讀“法”的現象。

傳統戲曲為何能百聽不厭?

實際上,京劇自形成後直到民國初期,論述藝人功力的戲劇評論也很難見到使用“四功五法”的,基本都是就藝人功力本領特長而論之,在此摘錄剪輯幾則《舊劇叢談》關於功法的説法:

(一)唱工,須三音皆備方為好手。三音者,高音、平音、低音也。高音嘹亮而不窄小,平音堅實而不偏枯,低音沉厚而不板滯,此之謂三音皆備。三者缺一,不足為重。

(二)名角演劇,首重作工,蓋有作工而後唱、念、身段始有精彩。作工者,表情之謂也。然而殊難言矣。名角作工,不外通情達理,恰如其分。若毫無意識,自作聰明,未有不貽笑大方者。

(三)名角演劇,不但唱作皆精,即白口亦字酙句酌,迥異尋常。

(四)鑫培與楞仙二人皆精武功,其身手步伐,迥非尋常家數,殊令人有觀止之嘆。

以上剪輯的四則評論涵蓋唱、念、作(做)、武(打)、手、身段、步伐共七項功法。雖未提及眼法,但不表明不重要。眼神是表情的支柱,清黃旛綽《梨園原》“身段八要”講述了表情用眼的八法,大抵是,威嚴正視、歡容笑眼、貧病直眼、卑微邪視、癡呆吊眼、瘋癲定眼、病倦淚眼、醉困摸眼。眼神眼光訓練不可或缺。早期的京劇以鬚生為中心,清末王瑤卿嶄露頭角,開旦角與鬚生並重先河。旦角表演更倚重眼神,以展現年輕女子的嫵媚表情。在日常生活中,戲曲演員也抹不掉自幼練功鑄成的習慣。在稠人廣眾中,也許戲曲演員的儀態風度與眼神最為特殊,往往一眼就可識別。

評論中並未出現所謂的“法”法。

可以説,傳統戲曲表現手法的程式化、規範化與虛擬性是通過“四功四法”完成的,每一行當擁有本門的基準法式,藝人登臺舉手投足都要遵守程式規範。因之,同一行當出演不同劇目角色,形體動作呈現為大同小異,比如扎靠武生出場都要起霸,而不同武生的起霸稍有差異。表演魅力就在於雷同中的不同,在程式化中創造流派,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因而,觀眾比較容易判別同一行當演員技藝的優劣。

傳統戲曲劇種向來把精力智慧放到才藝體能訓練上,而非劇本創作上。“唱念做打”需要充足時間展現,一個劇目難以容納過多人物、過於複雜的情節。因此,劇情衝突常常做不到跌宕起伏,故事懸念大都直白淺顯。有些劇目的情節十分簡單,譬如梅蘭芳的《貴妃醉酒》,表現的是唐玄宗寵妃楊貴妃由於皇上爽約,而由喜轉悲的失落心態。貴妃借酒消愁,舞蹈歌唱,表演細膩揮灑,讓人看得目不轉睛,聽得如癡如醉。傳統戲曲正是以歌舞表演為主,不以情節懸念見長,所以才能百看不厭,百聽不煩。

保護與創收應並存

2010年11月,京劇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因之,當代京劇演出就應嚴格區分保護延續性的與經營創收性的界限。

保護性的非遺京劇必須堅持傳統一絲不茍,嚴格功法訓練,保障活化石不走樣。男旦是非遺京劇不可缺少的,因此急需招收培養自願投身旦角藝術的青少年男子,並給予補貼。男旦藝術的最大特點就是晿念模倣女聲,開創了一種獨特的聲樂審美形式。旦角一行,除了以做、打為主的花旦、武旦、刀馬旦之外,青衣、花衫、老旦等行當還是由男旦扮演比較好。不管怎麼説,珍惜國粹,就要尊重歷史。旦角藝術是男旦創造昇華的,千錘百煉,不知曾有多少人為之傾注了一生心血,終於形成了男聲模倣女聲的唱法。以同樣的方法訓練女子,自然不會産生同樣的效果。

傳統京劇只有説戲,而無導戲之説。這是京劇之所以為京劇的一大特徵。因此,也就不必引進導演制。由於演員自幼坐科學戲時,始終以劇目貫穿教學過程,同時伴隨基本的手眼身步動作規範訓練。因此,演員出科走上演出道路都是身懷基本功,熟諳本行當基本劇目表演的,隨著演藝歷練,進而不斷拓展會演劇目。兩位素不相識的演員,可以不經台下排演,只是臨場相互交流一下,就能登臺配演。京劇無論哪一行當皆以行當的歌唱、唸白或身段動作優美為最高境界。譬如武生,不管飾演哪位猛將如趙雲、高寵等,角色再多,基本功是一致的。正是同一劇目,誰都可以演,才能比較出演員功夫技藝的高下,從而成就名角的風騷。

毋庸諱言,當代京劇要想在演藝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自己養活自己,就必須順應市場需求進行改革創新,從非遺京劇中分離出經營性創新京劇。

值得嘗試的創新是對旦角的唱念進行深度改革,放棄傳統男旦的流派,創建能夠充分體現坤旦自身特點的藝術流派。

民國以後,北京的京劇舞臺上出現了坤旦公開演出,從此打破了昔日男旦一統京師舞臺的局面,隨著時間推移,專業坤旦愈來愈多,直至當代基本包攬了臺上女性角色。

儘管坤旦替代男旦飾演女性角色已經流行幾十年,但表演技法走的仍是男旦塑造女性的路數,唱與念的基本技巧無不忠實男旦風範,並未按女性生理特質特點進行大尺度革新。真可謂是女人模倣男人學女人的藝術。俗語講“男怕西皮,女怕二黃”,坤旦延續了男旦唱法使用小嗓,聲調音色不免寬厚不足而尖厲有餘,尤其到了高音區,往往讓人難安其位。如此則極大限制了女聲自身優勢的發揮,還不如真假聲並用為好,甚至完全摒棄假聲。再如老旦,女子模倣男老旦唱法,使用本嗓加青衣的婉轉迂迴,唱出來大都高亢嘹亮有餘而蒼老感不足,聽上去不像是老嫗,倒像是壯年氣盛的威猛婦女。因之,就要找到女中音唱出蒼老感的訓練方法。

除此之外,還有引進導演制,增添布景、實物道具,改變服裝、化粧等。

原文連結: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2/20220516/20220516_014/content_20220516_014_1.htm#page13?digital:newspaperBjrb:AP6281e3e1e4b00f1f1c576d8c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