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近年來,隨著電視劇《白鹿原》《裝臺》《大秦賦》《長安十二時辰》《逐夢藍天》《啊搖籃》等一批陜劇“霸屏”央視和全國衛視,引發了全國觀眾對陜西這片文化熱土的廣泛關注,宣傳了陜西文化,促進了陜西旅遊的發展。同時,這也向陜西的廣大文化工作者、影視工作者和文化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進一步紮根人民,不斷提升鍛造精品的藝術創作實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就要讓人民成為藝術作品的“主角”,書寫大時代下的小故事、平凡人物的大情懷。
比如,央視一套最近收官的電視劇《人世間》,聚焦我國社會幾十年巨大變遷,再現了時代巨輪下社會的飛速發展和變化,也譜寫了傳統家文化之下,中國人骨子裏溫良、堅韌的相望相守,引發全年齡層觀眾的共情,成為今年首部掀起全民觀劇熱潮的爆款劇集。再如,去年熱播的電視劇《裝臺》,一部充滿煙火氣息的生活劇,充分反映了一群小人物生存困境的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他們對生活的渴望和熱愛,使觀眾在觀劇時能將自己投射其中、找到共情,産生情感的深度共鳴。這樣的題材雖沒有歷史大劇的波瀾壯闊,但卻是對平凡生活和普通人的讚歌,是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優秀作品。
“十三五”期間,陜西電影拍攝完成326部,電視劇許可發行50部2154集,一大批優秀影視劇亮相銀幕熒屏。這背後是以陜文投、西影、曲江等為代表的影視企業的扛旗問鼎,充分彰顯了陜西影視資源優勢和國有影視企業的藝術創作實力。
面對影視劇高品質發展的新要求,國有文化企業必須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全面、真實、深刻地書寫好我們身處的新時代,努力把史詩般的社會實踐轉化為史詩性的電視劇作品,努力構建推出一批、儲備一批、創作一批、謀劃一批的重點選題影視劇創作生産格局,在服務黨和國家大局上展現價值擔當。
陜文投集團把“讓陜西文化走向全國、讓中華文明走向世界”作為企業使命,紮根于陜西豐厚的文化沃土,深入挖掘和梳理優秀文化資源,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新時代,積極圍繞重大節點製作大題材電視劇。去年,以獻禮建黨100週年為重大契機,陜文投先後推出革命歷史劇《啊搖籃》、紅色革命電影《永遠是少年》、航空工業題材劇《逐夢藍天》,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能沾滿了銅臭氣。國有文化企業不僅要將社會效益作為影視作品的自覺追求,更要善於守正創新,用影視精品引領市場,推動影視IP的創新打造。
國有影視企業應進一步做優做強主營業務,發揮骨幹和帶動作用,要堅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影視劇創作,以影視劇佳作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借鑒世界影視劇的先進成果和經驗,促進題材、類型、風格、手法、技術創新。有效激發各類創作主體活力,不斷提高講好故事的能力,提升影視劇的藝術感染力和製作水準,打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完善影視劇創作生産整體佈局,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穩定産量、優化結構。加強現實題材創作,著重反映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偉大歷程和人民的精神風貌。
總之,影視劇作為文藝作品的一種重要形式,必須適應新時代環境變化,緊扣觀眾需求,鞏固發揮國有文化企業的主陣地作用,開發和完善影視劇製作模式,為觀眾提供更加豐富、多樣、優質的産品,拓展和延伸影視産業鏈,推動影視市場持續繁榮發展。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陜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原文連結:
https://epaper.ccmapp.cn/zh-CN/?date=2022-03-10&page=7&detailId=%E8%AE%A9%E4%BA%BA%E6%B0%91%E6%88%90%E4%B8%BA%E5%BD%B1%E8%A7%86%E5%89%A7%E2%80%9C%E4%B8%BB%E8%A7%92%E2%80%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