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藝術團在延慶賽區頒獎廣場表演節目。
昨晚,在北京冬殘奧會延慶賽區頒獎廣場的頒獎儀式開始前,《鼓韻》《冬奧陽光》《熱情的沙漠》等節目在現場營造出了激動人心的“榮耀時刻”。鮮為人知的是,這些精彩的節目,竟然都是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從重慶市選調的24名殘疾人演員完成的。他們用動聽的歌聲、優美的舞姿,為中外冬殘奧運動員喝彩。
這24名來自重慶市的殘疾人演員裏,有16名聽力障礙舞蹈演員,其餘8人是視力障礙的聲樂器樂演員。他們中間,年齡最大的44歲,年齡最小的僅13歲。在演出現場,聚光燈下,音樂聲起,演員們讓手中的“雪花”在舞臺上“飛揚”……他們展示著殘疾人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傳遞著自強不息的生命力量。
根據北京冬殘奧會頒獎儀式安排,24名來自重慶市的殘疾人演員將在延慶賽區6場次的頒獎儀式中,每場表演3個節目,共計18個不同的節目。“有備無患,我們準備了23個不同的節目。”重慶市殘聯相關負責人説,今年1月中旬接到演出通知,要求在40多天內完成23個節目的排練,“因為基本都是新節目,這意味著演員們幾乎每兩天就要排演並熟記1個新節目。”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預科班音樂方向大一學生周妤宸(視力障礙)是藝術團裏的一名器樂演員,“接到冬殘奧會頒獎廣場的演出通知時,馬上要過春節了。一想到能為殘疾人運動員現場表演,我們都特別激動,不用動員,都自覺來到體育館參加集訓。”她説,自己今年度過了一個非常有紀念意義的寒假,“除了除夕到大年初四短暫休息,其他時間一直在不停地排練,每天從早8時練到晚10時。”每天摸著琵琶,周妤宸的左手指印上了深深的琴弦印。
看不見樂器,老師就讀樂譜、敲節奏、教技巧;聽不見聲音,老師就比動作、強練習……排練期間,演員、編導、輔導老師們通力合作,一刻也不敢鬆懈。舞蹈演員葉麗莎(聽障人士)在集中排練期間,父親騎車受傷在家臥床,葉麗莎得知情況後趕快請假趕回家中,當母親從外地回來“接班”照料父親後,葉麗莎又馬上回歸排練隊伍,“有媽媽在照顧爸爸,我放心。排練任務重,我要是幾天不來,就會給團隊拖後腿。”葉麗莎説。
重慶市殘聯相關負責人説,希望通過北京冬殘奧會延慶賽區頒獎廣場上的演出,展現殘疾人演員樂觀自信、昂揚向上、追求夢想的精神面貌,傳遞不屈不撓、奮發向上的正能量。本報記者陳強
原文連結:
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2/20220309/20220309_011/content_20220309_011_2.htm#page10?digital:newspaperBjrb:AP6227c1c6e4b02e911726bc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