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電視劇《人世間》大結局在央視播出。看到周秉昆、鄭娟過上了好日子,觀眾紛紛表示“放心了”。
這部讓無數人留下感動淚水的大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著名作家梁曉聲的同名小説《人世間》。該劇導演李路透露:“原著寫到2008年,但電視劇寫到2016年。後面的劇情是書中沒有的,有些人物也是沒有的,是我們延伸出來的。”對於這個改編,追完全劇的網友稱,“真好。”近日接受採訪時,該劇編劇王海鸰表示,改編的過程把全劇基調調亮,“一定要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她認為“好的作品是可以有社會效果的,是可以溫暖大眾的”。
觀眾反饋
“人世間”有希望觀眾“放心”了
昨晚,《人世間》最後兩集在央視播出,周秉昆鄭娟、周秉義郝冬梅、周蓉蔡曉光的平凡生活告一段落。周秉昆和鄭娟約定下輩子還在一起,蔡曉光選擇周蓉創作的劇本作為自己的“封箱之作”,周秉義退休後和郝冬梅回到定情地……“《人世間》的結局還算是比較滿意的。秉昆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我放心了。”“希望就在人世間,值得。”還有觀眾“笑著笑著就哭了”,“未來的生活,想想就很美”。
電視劇《人世間》的故事,從平凡的周家講起,也因此與無數觀眾産生共情、共鳴——誰的生活不是這樣的尋常、瑣碎呢?通過這個普通的家庭,觀眾不僅看到了五十多年前東北城市居民們生活、工作的細節,也看到屬於中國人共有的家庭情感。
有觀眾評價説,《人世間》的每一集都讓人想流淚,每一個人物也都讓人能看到身邊人的影子:“有仗義相助的朋友,也有突如其來的厄運,但就像周秉昆的那一句話,‘覺得苦嗎,自己嚼嚼咽了’。”“看《人世間》太費眼淚了。所謂人世間,大概就是世間百態。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境遇……人生要面對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珍惜當下、珍惜眼前人吧。”“越是被刺痛,越讓人看到善良的重要”。
也有觀眾認為,《人世間》像是一本老相冊,或許照片會泛黃、字跡會模糊、紙箋會折角,但其中刻畫的每一張面孔、復現的每一幀畫面、記錄的每一段記憶,在平實走心的打磨下,總能在溫情中孵化出堅實的力量,“讓人一打開就不忍放下”。
主創闡述
演員宋佳:飾演“不完美、真實的”角色,不遺憾
《人世間》沒有簡單粗暴地評價任何一種人生選擇,而是用溫潤的筆觸,讓每一個人物更加立體、更加真實。這也是這部現實主義力作的高明之處,讓每個人都看得到自己,讓每個人都有感悟,有反思。與此同時,演員們的精彩表現,最大程度地實現了對文本的還原與突破。
飾演周秉義的辛柏青表示,這個角色是他從業以來挑戰難度最大的角色,“一個是在年齡跨度上,另一個是在人物刻畫上,所以我在最初找準角色定位的時候也費了很多心思”。
飾演周蓉的宋佳認為,飾演這個“不完美、真實的”角色,自己不遺憾,“周蓉作為周家的女兒、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親和獨立的女性,有著多重身份的切換。她的一生也在隨著人情世故而成長蛻變,她不完美,但有獨屬於她的女性美感”。
編劇王海鸰:一定要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劇《人世間》的結局是原著小説裏沒有的。近日在《人世間》主題座談會上,原著作者梁曉聲肯定了劇版的改編呈現:“影視劇對於我想表達的思想進行了很好的提煉。《人世間》的電視劇將部分角色和情節從概念化變為具象化,更加智慧地進行戲劇展現,例如對於周母這個角色的刻畫、將周父認可鄭娟的情節改為讓鄭娟在門口聽到父子倆掏心掏肺的對話等,這些改動都證明導演與改編者對原作的提升。如果小説可以重寫,我想將主創們的智慧都融進去。”
談到這部小説的改編,著名編劇王海鸰感觸更深。對於原著相對厚重、深沉的底色,王海鸰有自己的看法,“這是我從業以來,最艱難的創作。最開始我們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基調一定要調亮,一定要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同樣一件事,有人看到灰色,有人看到暖色。我希望大部分看到暖色的話,就需要找到相應的細節去填充。”
在《人世間》的眾多角色中,王海鸰毫不掩飾自己對周秉昆的偏愛,“我沒有給他高光和外挂,這樣觀眾才會覺得感同身受”。對雷佳音這名演員,王海鸰表示:“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嘆為觀止。有一場父子的戲,雷佳音和丁勇岱吵架,我邊看邊在想,本來我寫時挺平靜的,看時哭了。看一遍哭一遍,看好多遍。”
對於劇中的女性角色,王海鸰認為她們“只有不同,沒有高下”。提到殷桃,王海鸰形容她是“較勁”,“她是跟我較勁最多的演員,説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演員全身心投入其中,肯定跟我會有不一樣的思考。這個角色可以説是我和殷桃共同創作的”。
談到宋佳,王海鸰讚賞有加,並借用製片人的話來形容“放那就是,都不用演”。
莫斯其格
原文連結:
http://www.chinanews.com.cn/yl/2022/03-02/96897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