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美育是陶冶情操、溫潤心靈、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審美教育。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是伴隨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時代命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貫徹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進一步強化美育的重要講話精神,明確了新時代美育改革發展的系統設計和發展目標,迎來了高校美育發展的新機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校美育工作持續向好,但與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與培養“五育”並舉的育人體系、與滿足廣大青年學生對優質豐富美育資源的期盼還不相適應。在高校美育發展過程中,如何行之有效地推進工作是當前關鍵所在,需要各高校理清改革思路,補足短板,切實解決美育發展突出問題。
以美育人
深化高校美育教育改革
增進美育教育的頂層設計。高校要加強對美育工作的整體規劃,學校黨委會和校務會要把美育教育納入學校發展規劃和教學改革等重要議事日程當中,把“以美育人”作為導向,確立美育教育的重點、難點和評估標準,有針對性地構建大美育格局和美育教育協同育人的機制,建立健全美育管理組織機構、創新體制機制、制定發展規劃、貫徹落實方案、檢查督導評估,形成閉環良性運作的生態系統,使美育無處不在。
推進美育教育的改革創新。促進高校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和勞動教育相融合,與各學科專業教學、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充分運用現代化資訊技術手段,探索構建網路化、數字化、智慧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通過美育教學研討、美育教學專題研究、美育教學方法會等形式,進行專項科研探討研究,增進教學科研中的美育研究。
促進美育教育的師資建設。通過內培外引,不斷充實美育師資隊伍,配齊配好美育教師。加強美育教師能力培訓和進修,推進藝術類和非藝術類專業教師提升美育教學能力。高校可以與民間藝人、地方藝術院團、地方美育名師等開展“雙向進入”的互聘機制,補充高校美育師資隊伍。制定符合美育教師發展的崗位選聘、考核激勵和職稱評審等制度,激發高校美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多管齊下,積極促進高品質專業美育教師團隊的擴充優化。
以美化人
強化高校美育課程建設
重組美育課程體系。美育教育需因校制宜地對現有課程群進行歸類與整合,以學分制改革為牽引,實現德智體美勞的“五育”並舉,合理搭配、優勢互補、融合發展。循序漸進地重構美育課程體系結構,保持美育課程在課程體系中佔有一定的比例,與其他課程均衡合理地分佈與滲透融入、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發展,真正以美育課程體系結構改革拉動高校以美涵德、以美育真、以美怡情、以美化人的育人水準。
重置美育課程內容。保證開足開齊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美育課程內容,增加各藝術學科之間的內部融合,促進學生了解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繫,使學生在諸多藝術門類的有機聯繫中感受跨學科的交流溝通。開好能夠體現中華美育精神與民族審美特質的藝術品鑒、人文審美、社會科學類通識類課程,開設豐富活潑的勞動教育、生命教育、價值教育等特色化課程,把文化積澱與緊貼時代發展的創新元素結合起來,讓學生對美育課程內容真正滿意起來。
重建美育課程價值。明確美育工作的國家導向,培養具有審美修養、民族情感、高尚道德情操、豐富想像力和創新能力的人。既強調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又包含價值觀教育;既強調審美修養,又包含道德教育和民族情感。以能力為導向,確立學生在美育教學環節中所佔的主體地位,注重在沉浸式體驗中激發受教育者對美的感受,強調在實踐實操中激勵學生對美的創造,全方位地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提升大學生對美育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能效,積極引導學生對美育的學習認知,強化學生對審美素養和價值判斷能力以及創造力的培養。
以美培元
優化高校美育文化傳承
創作時代美育的文藝精品。大力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以精品力作感染人、教育人、引導人。高校要以弘揚主旋律為己任,結合自身學科特色,從當代中國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主題,尋找創作靈感,打造舞蹈、音樂、戲劇、美術等領域的精品力作。實施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使“美育之舟”以藝術周、全國巡演等方式駛向普通觀眾身邊,擴大文藝精品展示展演的時間和範圍。
創設開放美育的雲端課堂。借力數字文化服務,開放線上線下結合的美育教學資源。開設美育線上雲端課堂、高校週末公眾日等數字化美育教育資源分享方式。學校開放校內美術館、音樂廳、報告廳、沉浸劇場等場地資源,定期邀請市民進入高校校園或線上虛擬空間,進行對自然、藝術、人文不同主題的審美欣賞與審美創作體驗活動。學校用自身及文化平臺的微信公眾號、APP、抖音、快手等賬號,把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資源,以線上錄播、直播分享的方式及時把公共美育活動和微課傳播出來,使“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觀念深入人心。
創新公共美育的社會服務。以城校共生為理念、以産教融合為切入點,提升美育的社會服務能力,以實際行動參與涵蓋城市環境審美、人民生活方式審美的各項目中,成為公共美育生態環境的引領者、締造者和推動者。實施高校美育浸潤行動計劃,依託“結對子、種文化”“校園文藝輕騎兵”等項目,積極開展對口定點幫扶、支教扶貧、社區服務等美育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建立“手拉手”浸潤美育行動的幫扶機制,把美育教育送到貧困邊遠地區的中小學,加強公共美育服務的針對性和效能。通過高校美育的服務社會活動,既引領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增強文化自信,又為高校美育教育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視域,助力高校美育工作邁上新臺階。
(作者單位係大連藝術學院)
原文連結:
https://epaper.ccmapp.cn/zh-CN/?date=2022-02-21&page=3&detailId=%E6%9E%84%E5%BB%BA%E9%AB%98%E6%A0%A1%E7%BE%8E%E8%82%B2%E6%94%B9%E9%9D%A9%E6%96%B0%E6%A0%BC%E5%B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