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浙江記者駱蔓
“今年的‘村晚’,我們一改之前以農村文化禮堂為場所的展演模式,整個‘村晚’全程直播,將通過衢江傳媒、衢江文旅、高家發佈等微信公眾號,掃碼直接觀看,來了一場‘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讓在外的遊子都感受到故鄉濃濃的年味。鎮龍燈隊、腰鼓隊、民樂隊、舞蹈隊、曲藝隊在浙江的千年古村——盈川村初唐風情街巡演,所有觀眾都享受到了我們精心準備的這份文化大餐。”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高家鎮文化站站長陳彩珠説。
作為一名從業近30年的老站長,陳彩珠深知“村晚”要喜慶熱鬧,節目必須有地域特色,村民需要廣泛參與。“節目、演員、觀眾、場地、經費各個環節如何組合,這兩年,我們找到了答案。我們通過‘網際網路+文藝’模式,開展群文活動50余場,線下觀眾達2.5萬人次,線上觀眾近40萬人次。高家鎮的文藝團隊從3支擴大到11支,文藝骨幹從45人增加到189人,原創節目從每年1個增加到6個。特別是高家鎮四月天民樂隊、高家鎮戰友合唱團、高家鎮曲藝隊每年都有新節目推出,他們都是衢江區的優秀文藝團隊。”陳彩珠介紹。
高家鎮文化站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摸索新的發展之路,通過微信公眾號、微網志、網路直播、抖音、快手等網路平臺,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文藝”模式,應用數字化多媒體手段,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提供新時期高品質、多樣化的文化服務。
2020年1月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家鎮文化站在大年初三就創作了抗疫作品——鑼鼓三句半《群防群治我參與》,並適時製作成音頻視頻,在各村文化禮堂、廣場大螢幕播放;4月,針對公筷公勺的推廣,又適時創作了音樂快板《公筷公勺新家風》,還角逐衢州市文明辦、衢州市婦聯組織的首屆家庭短視頻大賽,榮獲三等獎,得到了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領導的肯定。2021年7月,為迎接建黨百年,文化站舉辦了“禮讚新時代,永遠跟黨走”大型文藝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主會場進行了全程網路直播,吸引現場觀眾600多人,線上觀眾達4萬多人次。
文化站通過網際網路“上下聯動、左右互動、各村流動”方式,連演慶典活動10場,線上觀眾達7萬餘人次,線下觀眾6000多人次。2021年11月,文化站組織高家鎮“民星爭輝”三團三社文藝展演,通過衢江傳媒、浙江衛視中國藍TV網路客戶端,吸引線下觀眾500多人次,線上觀眾竟高達21萬人次。村落文化搭上了網際網路的快車,為繁榮農村文化開闢了新天地。個性化、精準化、特色化的文化服務,無論是視覺審美還是演藝樣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給演員和廣大觀眾帶來全新感受,也為高品質文化發展提供了新動能。“‘網際網路+文藝’活動模式,讓我們在豐富基層文化生活方面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陳彩珠説。
文化志願者方金龍説:“幾十萬的觀看人次,是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陳彩珠也深有同感:“我覺得作為文化站長,必須要做多面手,才能更好地服務群眾。於是,我利用自身愛好曲藝創作的特點,近年來分別創作了反映‘衢州有禮’‘8090宣講’‘防詐騙’‘掃黃打非’等音樂快板、清廉教育詩朗誦以及小品《鄰里之間》、村歌《美麗湖仁》等20多個作品參加公益演出。我深知‘只要有為才能有位’的道理,這樣才能在文化活動中得到各方的支援。”
2022年高家鎮“雲”村晚直播主場地是盈川,作為衢江區未來社區示範地,利用它的風貌場景、人文環境——初唐風情街作為“村晚”現場,不僅滿足了活動場地需求,同時也提高了高家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浙’裏有戲入‘雲’端,群文活動火起來!文化與科技的雙輪驅動、創新融合,給基層文化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讓現代的詩與遠方,帶給我們煙火味、人情味、鄉韻味、人文味,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嚮往為中心,讓基層群眾享受更充分、更均衡的文化服務。”陳彩珠説。
原文連結:
https://epaper.ccmapp.cn/zh-CN/?date=2022-02-18&page=4&detailId=%E2%80%9C%E6%B5%99%E2%80%9D%E9%87%8C%E6%9C%89%E6%88%8F%E5%85%A5%E2%80%9C%E4%BA%91%E2%80%9D%E7%AB%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