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娛樂快訊

電影《鐵道英雄》:打動人心 引起共鳴

發佈時間:2021-11-25 09:53:28 丨 來源:人民日報 丨 責任編輯:高彬


圖為電影《鐵道英雄》劇照。

近日,電影《鐵道英雄》在全國上映。電影講述抗日戰爭時期魯南臨城“鐵道遊擊隊”與敵人鬥智鬥勇並取得最終勝利的故事,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武裝英勇作戰、成為全民族抗戰中流砥柱的一個縮影。在慶祝建黨百年之際,這樣一部書寫英雄、彰顯家國情懷的電影上映,恰逢其時。

這部打動人心、引起共鳴的作品,突出體現為三個“新”。

一是主流價值觀的影像新表達。近年來,一些主旋律影片取得較好成績,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主要原因是其主題緊緊抓住觀眾對愛國主義、英雄主義、集體主義、家國情懷的高度認同,蘊含了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主流價值觀,同時用創新的表達方式、獨特的美學呈現,贏得廣泛觀眾的認同。在創新表達方式上,電影《鐵道英雄》從鐵路機修車間工長老洪(張涵予飾)、站臺調度員老王(范偉飾)等鐵路工人入手,用更大篇幅呈現平凡人物的英雄事跡,挖掘他們的內心世界和豐富情感,以小見大,表現一個普通群體在家國危亡時共同的理想信念,彰顯他們共禦外敵、保衛山河的愛國主義精神,令人心生敬意。主人公老洪和老王在敵我力量懸殊、鬥爭極為殘酷條件下的個人抉擇與價值取向,表現出革命先烈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作出的努力和犧牲,具象化地體現了共産黨人的理想和追求,使主旋律的影像表達具有了較強的時代性。

二是類型化敘事的新視角。改編經典影片是不錯的題材選擇,但要呈現好難度較大。關於八路軍第115師所屬魯南鐵道大隊的英雄事跡,目前已有長篇小説《鐵道遊擊隊》、上世紀50年代上映的經典電影《鐵道遊擊隊》等藝術作品。如何採取新的方式、新的視角講述故事,是擺在主創團隊面前的難題。主創團隊在大量調研和史料查閱的基礎上,從小切口入手進行改編,採用類型化電影敘事範式,使觀眾獲得新的審美體驗。在情節鋪排上,電影《鐵道英雄》既沿襲了經典的懸疑疊加動作的故事模型,也追求多樣化的情節組合,使整個故事呈現新穎、完整。人物塑造方面,老洪是硬漢形象,老王是隱忍形象,剛柔並濟、相得益彰。在人性挖掘方面,既有老王面對敵人盤查時的緊張,也有青年工人和護士反抗意識的逐步覺醒,表現比較深刻。《鐵道英雄》在故事完整精彩的基礎上,以藝術的真實演繹歷史的真實。

三是工業化美學的新呈現。在選好主題、講好故事的同時,綜合運用多種視聽語言的影像系統,以工業化和體現工業美學的製作確保影片的觀賞性、可看性,提供較好的視聽體驗,是主旋律作品叫好又叫座的關鍵。電影《鐵道英雄》兩次對蒸汽機車車輪的近景動態特寫,對鐵路站點的全景俯瞰,對機修工廠的環境及各類器具的掠影,都打造出具有工業質感的環境氛圍。影片由始至終的大雪紛飛,灰白相間的暗色色調,構建了壓抑緊張的影像視覺系統,有效營造了懸疑氛圍。服化道方面力求精細還原,涉及人物活動的各類場景,如棚戶區、家居擺設、日常用具等一應俱全、真實清晰。細節的精到還包括情感的細膩。列車車廂內的入黨儀式,把成為一名共産黨員的崇高和榮光展現得淋漓盡致,將情感推向高潮。一部電影細節的逼真到位,體現了主創團隊對電影這門藝術的持續用心和尊重,也是創作者對中國電影高品質發展的不懈努力和追求,《鐵道英雄》在這方面給觀者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一位小説家曾説:“檢驗一部小説是否成功的最終標準,是它能否引起我們共情。”對於一部電影來説,也是如此。電影《鐵道英雄》做到了引起觀眾共情,不少情節非常動人、令人淚目。期待通過這部影片,能讓更多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深入了解鐵道遊擊隊這段光榮歷史,銘記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珍惜當今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從中獲得思想啟迪、精神力量。

(作者為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

原文連結: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11/25/nw.D110000renmrb_20211125_2-20.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