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師名家

王蒙:我要用全部心力歌唱大地和人民

發佈時間:2021-10-29 09:06:49 丨 來源:光明網 丨 責任編輯:高彬


開欄的話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

很多文藝家身上都有著耀眼的光環,受到世人喜愛尊崇;有不少文藝工作者,還是青少年仰慕效倣的公眾人物。

近一段時間以來,文娛領域亂象頻出,部分從業者德不配位、名不符實,違法失德,引發民憤,有關部門迅速出臺系列措施進行綜合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工作者“要以深厚的文化修養、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質兼美的作品贏得尊重,成為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

我們熟悉的文藝名家大師,無不有著堅定的道德操守、高遠的藝術追求,無愧於德藝雙馨文藝家的稱號。今天起,我們特推出專訪,講述老一輩文藝家崇德尚藝、德藝雙馨的故事,以激勵更多文藝工作者樹立遠大理想、校準藝術航向,勇擔時代重任,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

王蒙在新疆伊犁。光明圖片

一千個讀者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眼裏,或許也有一千個王蒙。

那個差五天14歲時入黨,從此一生跟黨走的忠誠的布爾什維克王蒙;

那個從19歲寫下《青春萬歲》至今,已在文學道路上耕耘68年,寫下近2000萬字,至今仍活躍在創作一線的持續寫作者王蒙;

那個曾做過共和國文化部長的“高官”王蒙;

那個與共和國一起成長,始終與黨、與國家、與人民共命運的“人民文藝家”王蒙;

…………

在這個陽光燦爛的上午,當剛從新疆歸來的他,帶著深深的眷戀與激情,談起他的第二故鄉,和“對我恩重如山的新疆各族人民”時,記者仿佛看到了又一個王蒙:那個鄉親們口中的“老王”,那個“要用全部的心力歌唱新疆、歌唱大地、歌唱人民”的感恩者王蒙。

今年7月,王蒙到新疆伊犁調研,又一次回到這片他曾用汗水澆灌過的土地。在新疆生活、工作16年,其中一半時間在伊犁度過。他為故地的發展變化而欣喜。那蜿蜒曲折的伊犁河,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和彩色屋頂的農舍,讓他心潮澎湃。他為見到老朋友而感懷。他們擁抱、流淚、大笑,用維吾爾語互訴別情。記者看到一幅照片:王蒙和一位維吾爾族老人緊緊擁抱,那位老人的眼裏充滿淚水。“那是當年的民兵隊長哈力·艾買提,比我小一點,現在也80多歲了。還有肉孜·艾買提,烏孜別克族的曼蘇爾,漢族的金國柱……”他一口氣説出一長串名字,“都是56年前的老相識,也是我筆下的人物原型。還有更多的鄉親朋友——我的房東二老,老支書阿西穆·玉素甫,再也見不到了啊……”

往事歷歷,記憶與情感的閘門瞬間打開,雪峰、胡楊、葡萄架,迤邐湧來。

1963年,不滿30歲的王蒙舉家進疆。有時代的因素,亦不乏主動選擇。此前一直在北京機關、學校工作的王蒙,覺得自己不能只流連于北海白塔和西單大街的燈火,發願“要讀讀生活、邊疆、民族,還有荒涼與奮鬥同在艱難與快樂共生的大地”!從北京先到西安,再坐四天三夜火車,行走在路基尚未完全軋實的蘭新路上,一路驚嘆,一路行吟。“嚯,開了多大的眼!”王蒙豪爽地笑了起來。

“偉大的中國,你究竟了解了多少?”王蒙一路問自己。後來,在《這邊風景》中,王蒙塑造了一個叫尹中信的青年幹部,寫他去新疆的路上,看不完、聽不夠,奇怪為什麼有些人寧願一輩子到老死待在糕點匣子似的辦公室裏,卻不肯出來看一看、走一走。“這裡有您的影子吧?”王蒙毫不猶豫:“正鄙人也!”

“伊寧縣巴彥岱紅旗公社二大隊副大隊長”,這是王蒙一生引以為傲的“官職”。他要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粗獷、簡明、開闊、堅忍,與少數民族鄉親“將心比心,以心換心”。

首先從學習維吾爾語開始。“深入生活就像搞戀愛,能帶翻譯嗎?”自治區一位領導同志的話,他深感認同。從字母學起,隨時請教上過學的農民,7歲的小學生也成為他的老師。他每天給自己規定30個單詞的指標,甚至“走火入魔”到説夢話也用維吾爾語。幾個月後,在生産隊的會議上,他就用維語發言了。他也把漢族的歷史傳説、幽默故事講給鄉親們聽。“話換話,心交心”,到離開巴彥岱的時候,他已經可以任意推開某一家的門,如同進自己家一樣。

“同吃同住同勞動,這幾個字真是扎紮實實地做到了。”王蒙説起了房東老爹和大娘,在這二老的土屋小院中,他整整生活了六年。他不知吃過大娘打的多少馕、做過的多少拉麵與拌蘿蔔條,而老爹大娘口中的“老王”,也用那副疙裏疙瘩、擰如麻花的桃木扁擔,走上三四百米,不知為他們挑了多少次的水啊!他説起那些永難忘懷的場面。他和鄉親們一起掄坎土曼,一起住地窩子修湟渠,一起半夜起來乘風揚場,一起扛著百公斤的麻袋裝車,一起飲酒唱歌吃抓飯……青少年時幾乎算得上孱弱的王蒙,後來身體一直結實,他自認為得益於這段經歷。“我不知道王蒙哥是不是一位作家,我只知道你是巴彥岱的一個農民。”當年大隊會計的這句話,王蒙覺得,是對他這段生活最好的褒獎。

“王蒙哥”當然是一位作家。他像一塊海綿,盡情地吸收著新疆人民生活的汁液;他時刻在觀察,在思索。他常常在煤油燈下熬夜寫寫畫畫,記下白天有趣的事情。他不僅將維吾爾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更作為一種文化由衷欣賞。“出來吧,吃吃空氣吧”,他從民間語言中體會到平實而形象的魅力。“火是冬天的花朵”,他讚嘆民族諺語的智慧和表達。

深入寶山,必不會空手而歸。身嵌大地,心懷人民,一定會得到啟示和力量。當王蒙告別新疆,重回北京,以噴薄之勢再次開啟文學和人生的新篇章時,新疆生活成為取之不盡的文學富礦,更賦予他雄闊、樂觀、溫暖、幽默的底色。《在伊犁》系列小説中,那些和他朝夕相處的鄉親們在他的筆下成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形象,閃著人性的光芒,他是那麼深切地了解他們的優點與弱點、歡樂與憂傷、他們的生活和心靈。長篇小説《這邊風景》,被稱為“《清明上河圖》式的民俗畫卷”,雪峰、牧場、河谷、果園、高大的白楊樹、大片的條田,打馕、刷墻、趕車、看磨坊、修水渠、打釤鐮……那“排山倒海的細節”,為人們津津樂道。當茅盾文學獎授予《這邊風景》時,頒獎詞如是説:“在王蒙與新疆之間,連接著綿長繁茂的根系。這片遼闊大地上色彩豐盛的生活,是王蒙獨特的語調和態度的重要源頭。”“在中國當代文學中,很少有作家如此貼心、如此滿懷熱情、如此飽滿生動地展現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圖景,從正直的品格、美好的愛情、誠實的勞動,到壯麗的風景、絢爛的風俗和器物,到迴響著各民族豐富表情和音調的語言,這一切是對生活和夢想的熱誠禮讚。”

而更深的烙印,不僅僅存在於文本,更深深地鐫刻在靈魂中。在《虛掩的土屋小院》中,王蒙以極為動情的筆觸,寫下了房東二老的故事,一想起他們,“就有一種説不出的愛心、責任感、踏實和清明之感。我覺得他們給了我太多東西,使我終生受用不盡。”“他們不貪、不惰、不妒、不疲沓也不浮躁,不尖刻也不軟弱,不講韜晦也不莽撞”,“我常從回憶他們當中得到啟示力量和安撫。”他是多麼感激這片不僅給了他“新的經驗、新的知識”,更給了他“新的更加樸素與更加健康的觀念和態度”的熱土呵!這些不僅給了他珍貴的情誼,更促他深思、自省的父老呵!

調京四十二載,王蒙從未忘懷新疆。不知幾多次回到故地,他與鄉親朋友重敘舊誼,還把村裏的長者接到北京治病。作為中央文史館館員,他多次到新疆調研履職,為喀什老城改造等謀劃建言。他已為中央黨校新疆班講課二十余次,為促進民族團結盡心盡力……

那説不完的情誼,説不完的鄉親,説不完的大地,説不完的文學啊!時間不覺已近午。王蒙起身,“幹活兒去也!”他把書房稱為“車間”,每天五點即起,開始鍛鍊、寫作,這個上午記者見到他時,他已經工作了好幾個小時。他時刻都在關注著生活,似乎從未有文思枯竭的時候,覺得自己“有寫不盡的東西”,“對大事小事都感興趣”。他的小説創作勢頭仍然“歡實”,《生死戀》《郵事》《笑的風》……一部接著一部。他的創作領域是如此之廣,以至於一位讀者讀到一篇寫北京郊區農民生活、署名“王蒙”的作品時,完全不相信此王蒙即彼王蒙也,責問編輯“真敢起筆名”。

“向你劇透一下,我剛剛完成了長篇新作《猴兒與少年》。王老頭現在仍然還有猴兒勁兒!”他露出孩子氣的笑容。

那一刻,那個講起維吾爾語眉飛色舞的接地氣的“老王”,那個寫下“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編織你們”的青春洋溢的王蒙,和眼前這個87歲、仍然有追求在奮鬥的王蒙,仿佛瞬間合一了。

原文連結:

https://news.gmw.cn/2021-10/29/content_35270089.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