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精彩瞬間

上古謠曲融合未來科幻 話劇《九歌》亮相“青戲節”

發佈時間:2021-10-12 09:34:18 丨 來源:國際線上 丨 責任編輯:高彬


劇照供圖

10月8日至10日,由閆小平編劇、導演的話劇《九歌》在國家話劇院小劇場上演,這也是2021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中令人矚目的一部作品。

《九歌》是戰國時詩人屈原對民間謠曲的重新創作,話劇《九歌》取材于屈原同名詩集,大膽地把故事重心從遠古神話轉變成對未來的想像,講述了一個世界毀滅、相憐相殺的故事。

話劇《九歌》以兩個女孩的“相憐相殺”為主線,膽大妄為的“少司命”穿梭時空,一次次“撞見”情感炙烈的少女湘君。“少司命”堅定理性,為了挽救即將消失的眾神而奔走;“湘君”純真多情,失去愛人後,被困在密室中。她們從初遇的困惑,到逐漸深入對方的世界,每一步都如電極相觸,劈啪作響,既美麗又恐怖。在編劇閆小平看來,“相遇”不僅是戲的核心,也是《九歌》創作的內在方式。它沒有直接演繹屈原原詩,而是重新體認那些根植于詩歌內部的情感細節,也思考傳統故事如何重新與當下建立關係。

《九歌》創作于2020年。作為疫情後最早一批上演的新劇目之一,該劇從中國文脈出發,尋找民族精神,希望發軔于疫情之內,思考于疫情之外,引發大家關於未來的更多思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莫言更是欣然為該劇題名。

閆小平坦承:“這個劇本最初的寫作非常個人,沒想過要演出,不覺得誰會喜歡這麼奇怪的東西。但它在《新劇本》雜誌、北京青年戲劇工作者協會、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的幫助下,迅速得到發展,被很友好地呈現了出來。”

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築系的舞美設計師張植程在聽取導演構想後,試圖構建大災變之後的極遠未來,人們只保留著對前代文明的碎片化回憶,並用這些碎片重塑他們觀念中的神。舞臺被營造成一個時光廢墟中的短暫幻夢,也是一個搖搖欲墜的小綠洲,保留著人類最後一絲溫情的光明。如果再不攜手面對困難,珠簾破碎、天地傾塌。

劇照供圖

此外,《九歌》劇本頗具古典氣質,舞臺上也流淌著東方的獨特美感。劇中大量巧妙使用各類氣球和織品道具,代表生命、海水、太陽等意象。演員用白色氣球表演“孩子”、用大幅深色藍綢表演海水、用金屬珠簾表演女性身體等,做了許多剛柔並濟的表演,既有力量感,又有造型美。突破小劇場的條件制約,加強了藝術表現力。

劇照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九歌》此次上演,清華大學媒體實驗室Zing團隊對《九歌》全程進行8K超高清數字化拍攝,運用包括實驗室最新成果在內的智慧製作系統,記錄創作過程與舞臺演出。未來,雙方將根據數字化媒體內容傳播形式,共同探索優質演出內容智慧化、數字化與新媒體需求相結合創新方式。

原文連結:

http://ent.cri.cn/20211011/64ccfb46-4546-c681-357d-1debe9d27967.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