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機密》《人間正道是滄桑》《辛亥革命》《四十九日·祭》《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白鹿原》《大江大河》《大江大河2》……他的作品幾乎家喻戶曉,他的名字卻鮮為人知。這位攝影師出身的導演,極少出現在媒體的聚光燈下,他習慣了“躲”在鏡頭後觀察思考,作品是他與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
採訪黃偉之前,記者曾經猶豫過。他是誰?任憑記憶的雷達如何搜索,也無法在腦海中捕捉到任何關於他的資訊。
在搜索引擎中輸入他的名字,一部部熟悉的影視作品立刻映入眼簾,記者不由在心中暗嘆:原來是他。
黃偉是攝影師出身。他先後參與拍攝了《走向共和》《軍人機密》《人間正道是滄桑》《辛亥革命》《南方大冰雪》《好傢夥》《四十九日·祭》《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白鹿原》等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並憑《白鹿原》獲得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攝影獎。來源
跟很多攝影師一樣,黃偉“攝而優則導”。當人生從不惑邁向知天命,他從錄影機後坐到了監視器前,開始了自己的導演生涯,並分別與孔笙、李雪聯合執導了電視劇《大江大河》和《大江大河2》。
黃偉極少出現在媒體的聚光燈下,在網路上只能查到關於他的有限資料。長期的攝影生涯,讓他習慣了“躲”在鏡頭後觀察思考,作品是他與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9月21日,他執導的最新作品《再見,那一天》作為愛奇藝迷霧劇場先導片跟觀眾見面。由這部新作“牽線搭橋”,在一個秋日的午後,本報記者對黃偉進行了採訪。
身高一米八,髭須花白,鼻樑上架著一副金邊眼鏡,記者眼前這位在藝海鳧遊了近30年的導演,似乎看透了世事滄桑,給人一種雲淡風輕之感。他對記者拋出的大部分問題尤其關於他個人的提問,回答得都比較簡略,被逼問急了,只是呵呵一笑,稱自己有“社交恐懼症”。不過,一提到作品,他的話就明顯多起來。
拍攝完《大江大河2》後不久,黃偉接到一個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邀請他執導一部致敬人民警察的短劇,以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不同於《跨過鴨綠江》《大江大河》那類作品的宏大敘事,也不同於《大決戰》《覺醒年代》等把領袖作為主要人物,劇本中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基層老民警和幾個刑滿釋放犯之間。作品通過幾個“社會邊緣人物”“那一天”刻骨銘心的記憶,講述了一個老警察(同時也是一位老共産黨員)以“為人民謀幸福”的人間大愛,溫暖幾個刑滿釋放犯冰冷的內心,讓他們得到救贖、重獲新生的故事。
“有嚼頭!”看完劇本,黃偉心頭一震,“它的嚼頭就在於,跟之前的主旋律作品角度不一樣。”在他看來,所有傳遞真善美、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作品都是主旋律作品,但主旋律作品不該也不能只有一個模式、一副面孔。黃偉拍攝過很多主旋律作品,無論是幹攝影還是當導演,每次的出發點都一樣,那就是用誠心為觀眾講述一個好故事,他相信“觀眾不會辜負創作者的每一份真誠”。
四五歲時,黃偉就在家裏鼓搗父親的相機,上小學後就學會了洗照片,影像打開了他的心門。從小熱愛攝影的他,對畫面品質的要求一直比較高甚至有些苛刻。無論是《大江大河》,還是《再見,那一天》,單看畫面,你都會覺得那是電影而不是劇集。
黃偉對畫面的高要求,一方面出於攝影師的本能,另一方面更是為了用影像帶給觀眾“真實感”。在他看來,影像畫面是影視作品講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情感的基礎,基礎不牢則地動山搖。為了拍出具有真實衝擊力的鏡頭,黃偉每次都儘量選擇實景拍攝,而不願採用棚拍或後期加特效的方式。《再見,那一天》中有一個煉鋼的鏡頭,黃偉選中了馬鞍山鋼鐵廠裏最重要的H型鋼生産車間作為實景拍攝場地,幾經努力才獲得拍攝許可。在那種環境中拍攝,劇組所有人都十分緊張。為保障安全,鋼廠組織車間主任和最優秀的倒鋼水工人為拍攝保駕護航。五個機位同時拍攝,終於捕捉到火紅的鋼水傾瀉而下和演員對劇情完美演繹相互交融的震撼瞬間。為了在《再見,那一天》中真實還原殯葬行業,黃偉不僅向入殮師深入了解行業的真實狀況,還帶領劇組到火葬場實景拍攝,劇中胡廣來和“小瘸子”在殯葬店的麵包車上吃飯那場戲,都是在真實的殯葬場景下拍攝的。他認為,實景拍攝除了在影像表現上更有氛圍感和衝擊力,拍攝中的實景氛圍還會為演員的表演提供強大的心理支撐,在不知不覺中促進演員的發揮。
黃偉還是個“細節控”,別人覺得無所謂的細節,他都不會放過,會反覆調整,直到滿意為止。在拍攝《再見,那一天》時,為了表現主人公姐姐在生活中的疲憊感,他提醒造型師把演員扎頭髮的橡皮筋放鬆一些,不能把頭髮扎得太緊;在拍攝《大江大河》時,為了還原故事的年代感,他親自蒐集了很多老物件作為道具,如1977年的報紙、老式錄音機和磁帶等。
從攝影師成為導演,“表達”始終是黃偉職業生涯的關鍵詞——以前用構圖和光影表達,現在成為導演則有了更多手段、更大空間去表達心中所想。不過,他始終強調,導演不過是整個行業鏈條中的一環而已,是“很普通的人”,任何作品都是集體協作的結果,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自己要做的就是用心把故事講述好,然後去尋找下一個有意思的故事。(記者韓業庭)
原文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pro/20210923/d1177cb515744915acfd8bfd8379644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