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絲路之聲

世遺海絲古城的文化交融記憶

發佈時間:2021-08-12 09:43:44 丨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丨 責任編輯:曉程



新華社福州電(記者褚萌萌、張逸之、陳旺)閩南的炎熱夏日,午飯時間快到了。在福建泉州南山社區,50歲的傅瑞昌正大汗淋漓地在戶外的碳火架上製作巴厘島特色烤乳豬。

再過一會,在本地讀書的幾十名留學生會來到他的印尼特色餐館用餐。能有更多人通過他的廚藝體驗南洋風味,傅瑞昌感到很開心。

南山社區別稱“峇厘村”,是印度尼西亞歸僑聚居區,目前生活有500多名歸僑和僑眷。社區裏,居民住宅樓上都修有尖尖的紅頂,樓間種著棕櫚樹、鳳梨蜜等熱帶植物。

傅瑞昌是土生土長的泉州人,也是歸僑二代。他對自己從父母那學到的手藝很有自信:有印尼人曾來品嘗他的手藝,説是“保留了幾十年前的‘古早味’”,覺得“很正宗”。

“今天這道烤乳豬要是能配上純正的印尼香料就更好了。”傅瑞昌一邊烤著一邊念叨。在疫情之前,他使用的很多原材料都是從印尼直接進口的。

香料,自古以來就是印度尼西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貨品之一。而傅瑞昌的家鄉——海絲起點泉州,幾天前剛剛憑藉其在宋元時期高度繁榮的海洋商貿成為中國的第56項世界遺産。從那時起,隨著海洋商貿走向世界的,除了貨品,還有一代代“愛拼才會贏”的華人移民。

1961年,幾百名華僑乘船由印尼巴厘島歸國定居。當時19歲的蔡金基也在船上,他和同行的許多人在著名僑鄉泉州安頓下來,在華僑農場工作。南山社區就是那時開始形成的。

幾十年後,蔡金基仍然能講一口流利的印尼語。如今已退休多年的他,還會在寒暑假期間把這門語言教給社區的小朋友。

南山社區的“印尼記憶”不止體現在語言上:很多居民日常都穿著帶有花色圖案的“巴蒂克”“紗籠”;傍晚,《哎呀,媽媽》等印尼歌曲在社區內響起,人們來到廣場上,伴著音樂快速擺動身體,跳起異域風情的舞蹈……

這樣的文化記憶正在變成交流的橋梁。近年來,南山社區成立了僑友會,每年都會和印尼中國友好協會巴厘分會舉辦聯誼活動,互訪互探。

兼任社區居民小組組長的傅瑞昌在2001年第一次帶隊去巴厘島交流。“我是小時候跟父母學的印尼語。沒想到在當地語言很‘通’,連腔調都一樣。”傅瑞昌説,“感覺非常親切。”

蔡金基這些年也去過巴厘島不下十次了。作為社區文藝隊的骨幹,他還帶著很多歸僑後代,去表演融合兩國特色的歌舞。

“在我們的交流中,印尼華人華僑也更加了解中國。”蔡金基説。

有文化交流,更有守望相助。“去年國內疫情嚴重時,巴厘島的鄉親給我們寄了很多口罩。”社區黨支部書記羅平説,“今年,我們也經常給他們寄口罩過去。”

羅平介紹,社區的幼兒園還專門開設有印尼語和印尼歌舞課程,希望小小的歸僑後代們能夠傳承華僑記憶,未來成為文化交流的使者。

去年10月,為進一步推廣華僑文化,南山社區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開辦起“印尼美食街”。傅瑞昌積極帶頭,率先開起這家以烤乳豬為特色菜的美食館。如今,街上瀰漫著各色各樣的印尼味道:咖喱的濃郁,沙嗲的鹹鮮,千層糕的香甜,黃姜的沁爽……

印尼的紅糖圈等糕點製作工藝複雜,蔡金基的老伴是歸僑中為數不多學過的。兒媳陳梅芳主動向婆婆討教了好手藝,在街上開了一家糕點店。80歲的歸僑柯和壽是小店的常客,他在蔡家的手藝中“吃到了久違的‘媽媽的味道’”。

在另一家以“僑家”為名的小店中,65歲的老闆、歸僑二代洪春梅放置了許多祖輩的照片和書信,讓餐館成了華僑文化的小小展覽館。“我想把媽媽傳給我的手藝一代代傳承下去。”她説。為此,她找到了一位特殊的“合夥人”——兒子林幸運。

美食街不遠處,是同樣剛剛落成不到一年的社區民俗文化園。看著園內的茅草亭和熱帶植物,傅瑞昌在心裏盤算:等疫情結束了,去印尼買的不僅要有香料,還要有兩個巴厘島特色石雕,帶回來放在文化園門口。

(參與采寫:付敏、李慧穎)

原文連結:

http://mrdx.cn/content/20210812/Page01DK.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