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校訪談

《青春之歌》教年輕人選人生道路

發佈時間:2021-07-07 09:12:36 丨 來源:北京晚報 丨 責任編輯:鄭乾


一部《青春之歌》,迴響在幾代中國人的記憶裏,也讓謝芳塑造的進步知識女性林道靜,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人物形象。7月4日,謝芳、張目夫婦攜手來到國圖藝術中心參加電影《青春之歌》展映活動,並以一堂生動的電影黨課,和觀眾們分享了這部經典背後的故事。

■演林道靜得剛柔並濟

1959年,為了向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獻禮,北京電影製片廠決定將楊沫的小説《青春之歌》搬上大銀幕。為了找到最合適的林道靜,導演崔嵬開始在全國“海選”女主角,許多熱心的觀眾還擬出演員名單寄到北影廠。這時,身在武漢的謝芳也接到了劇組的試鏡通知。

“試了兩次,第一次是無聲的,導演把我正面、側面都仔仔細細拍了一通,就是要看我上不上鏡。第二次試鏡就有臺詞了,一場戲是試林道靜和余永澤離婚後,同王曉燕的一段對話;還有一場是在監獄中同反動派鬥爭的戲。”謝芳認為,導演之所以選擇這兩場戲,其實是要看她身上是否具備林道靜的氣質,“這個女主角不能光有風花雪月的一面,還要有革命氣質,得剛柔並濟才行。”沒過多久,導演就通知謝芳,林道靜這個角色定了她了。

謝芳回憶,在參演《青春之歌》的過程中,最難把握的其實是哭戲。“當我看到劇本中‘林道靜的眼淚慢慢地流下來’時,就有點緊張。畢竟一般表情都還好做,但哭戲你得流眼淚啊,那就有點難度。”後來,憑藉聯想和充分調動真情實感,謝芳終於能夠在鏡頭前“慢慢地流下眼淚”了。她笑著總結説:“好的女演員都得會流眼淚。”

讓她印象深刻的是,《青春之歌》裏有個投河的鏡頭。“當時是要真的跳呀。導演要求,跳下去不能馬上浮出水面,要遊出畫面,從另一個地方上來。”這個鏡頭,謝芳沒用替身就順利地完成了,她自豪地説:“我不但會游泳,還會潛泳呢,遊上來之後,劇組還給我喝了點白酒。”

■到日本訪問才知道電影力量的強大

1959年10月1日,《青春之歌》與一批慶祝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的影片在北京公開上映。該片在觀眾中反響極好,北京市各家電影院全部爆滿,很多影院24小時放映,晝夜不停,有的影院前甚至出現了觀眾餓著肚子通宵達旦排長隊買電影票的盛況。這在新中國的電影史上極為少見。隨著影片的熱映,片中的那首流行于抗戰時期的歌曲《五月的鮮花》也再次風靡全國。

電影火了,但當時的謝芳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她坐著火車回到武漢,繼續在劇院裏工作。直到1961年春,她隨魯迅夫人許廣平率領的中國婦女代表團赴日本訪問,看到街頭懸挂著一層樓高的《青春之歌》巨幅劇照,才知道這部電影如此受歡迎。當時甚至有熱情的日本青年追著謝芳,用不太熟練的中文大喊:“林道靜!林道靜!”看到一部抗日題材的中國電影能在日本産生這樣大的影響,謝芳第一次感到,電影的力量是強大的。

1962年春夏之交,在全國各大小電影院、俱樂部裏,幾乎同時挂上了剛剛評選出來的“二十二大電影明星”的大幅照片,其中就有謝芳。“這次評選是周總理提議的,因為當時的電影院裏挂的都是蘇聯演員的照片,總理就提出來,為什麼不能挂我們自己的明星照片呢?於是就從各大製片廠選,我和祝希娟是最年輕的兩個。”謝芳的老伴兒、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張目回憶,“二十二大電影明星”選出來之後非常轟動,“在他們的照片背面,還印著電影裏的經典歌曲,當時很多人搶購這些照片。”

一部《青春之歌》讓謝芳從此走上電影之路,此後她又參演了《早春二月》《舞臺姐妹》等50多部影視劇,並獲得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生成就獎。《青春之歌》改變了謝芳的人生,她始終強調,“這是編導演、攝錄美、服化道等一系列工作人員辛勤勞動的成果,謝謝國家對我的培養,人民對我的支援。”

■年輕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要選對道路

今年,《青春之歌》被列入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優秀影片展映活動的片單。“重溫這部電影就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張目認為,《青春之歌》對現在的年輕人仍有教育意義,“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年輕人該如何選擇?電影中的林道靜,就是在共産黨的領導下,從走投無路的青年一步步成長為光榮的共産主義戰士。所以説,年輕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選對道路。”

《青春之歌》是謝芳的第一部大銀幕作品,很多人都覺得她幸運。其實,她當時並不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演員。1951年,謝芳考入中南文工團,不到18歲就在歌劇《小二黑結婚》中擔當了主演,還主演過歌劇《白毛女》《劉三姐》等經典劇目。這些舞臺經驗都為她後來從影奠定了基礎。

在歌劇的舞臺上,謝芳還收穫了愛情,這就是當年和她一同考入文工團的張目。1952年,兩人一起去湖南參加土改。土改回來以後,全團開大會總結表彰。輪到謝芳發言時,她突然自我檢討起來:“當時有規定,不許在土改工作期間談戀愛。我説我呢也沒談戀愛,只是對張目比較有好感。”就這樣,一段朦朧的感情成了眾人皆知的“秘密”。

舞臺上,他們是《小二黑結婚》中的二黑哥和小芹;舞台下,他們攜手走過了60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幾乎是形影不離。“我91歲了,她86歲。她負責主講,我負責陪同。”活動現場,兩位老藝術家穿著紅色情侶裝,為觀眾們唱起了《紅塵情歌》,歌聲依舊甜蜜、幸福。

本報記者李俐

汪凱戈攝

原文連結: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1/20210706/20210706_023/content_20210706_023_1.htm#page21?digital:newspaperBjwb:AP60e3f7b0e4b02c39a41b6cfa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