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伊(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黑奴是喂給棉田的食物。”19世紀末美國廢奴運動的著名領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控訴道。當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從拿破侖手中以低價獲得了密西西比河兩岸大片的平原時,他設想讓自給自足的白人農民在那裏組成一個“自由帝國”。半個多世紀後,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清除了這塊領地上的美洲原住民和歐洲帝國殘余,美國人將這塊風水寶地改造成了一個巨大的棉花種植園,依靠黑奴的生命壟斷著全球的棉花市場。自此,棉花就成了美國黑人揮之不去的噩夢。
沃爾特·約翰遜在《夢魘之河:棉花帝國的奴隸制與帝國》一書中描述了密西西比河兩岸棉花種植園的景象:每天傍晚,奴隸要把棉花一籃一籃地送到軋棉坊,誰去都提心吊膽。軋棉坊門口挂著一塊牌子,上面記錄著每個人當天的採摘量。這個量只能增長,不能下降。誰要是摘得比前一天少,或者棉花品質不好,他就要吃鞭子。要是新來一個奴隸,主人會狠狠地用鞭子抽他一頓,讓他第二天摘得能多快就多快。到了晚上,主人會遣人稱一稱他這一天摘了多少,以此判斷他的産量。從此以後,他要是産量稍有下降,就會挨鞭子。奴隸們到了田裏,腰一彎就是一天,有些人永遠直不起身子,有些人伏著身子栽倒下去就再沒有起來。將棉花裝進麻袋準備上市的工序也很費工。軋棉坊和包裝坊的空氣中充滿著灰塵和細微的纖維,奴隸吸入肺裏,導致呼吸困難,奴隸大都死於肺塵病。他們臨終前仍要幹活,氣息粗重,咳嗽不斷,就像是喘不過氣來的老馬。
美國20世紀的黑人詩人蘭斯頓·休斯回顧這段歷史,不禁在《問題》一詩中問道:
當那個拾破爛的死神老頭子
來收集我們的屍體
把它們扔進遺忘的麻袋裏的時候,
我納悶,他是否會覺得
一具白人百萬富翁的屍體
並不比一具採棉工
黝黑的軀幹
貴個幾分錢?
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打敗了南方邦聯軍後,從聯邦法律層面上取消了奴隸制,但農場主想出了替代辦法:收益分成耕種制,實際上就是佃農制,以此將黑人騾子一般緊緊地拴在棉田裏。休斯為此寫了一首詩以“祭奠”這個所謂的解放日:
林肯:
“給奴隸自由
永遠的自由”
亞伯拉罕:
“沒有人優秀到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
掌管他人”
林肯:
“我宣佈……從此以後永遠自由”
但是地還得種,
甘蔗還得砍,
棉花還得摘,
老騾子還需要一隻手為他指引犁地的方向。
休斯這樣描述佃農制:它是針對美國黑人採棉工人的一種大規模的壓榨掠奪制度。它的名字聽起來異常諷刺,因為棉花是黑奴永遠收不到的“益”。它的運作機制是這樣的:黑人不識字,但仍需要代表他一家人簽一份合同。合同規定,他收來的農作物一部分可以成為自己勞動的收益。他們隨後搬進白人土地上的小屋居住。農場主提前給他們種子、玉米和鹹肉,但這份錢是要記錄在賬的。到了年末,黑人得不到一丁點的棉花,主人告知他們:他們摘的棉花還抵不過他們的房租、種子、玉米和鹹肉的費用。現在成了黑人欠白人錢。就這樣,黑人不知不覺地就欠下一大筆債,必須再幹一年以還債。他要是想帶著家人逃跑,就會被主人專門養的獵狗追著咬,就會受到主人的私刑伺候。
休斯在一首名叫《佃農》的詩中寫道:
一群黑人
被趕到田裏,
犁田,播種,鋤地,
逼它産出棉花。
棉花摘下來了
工作就完成了
錢讓老闆拿了
我們啥也不落,
饑腸轆轆,衣衫襤褸
和以前一樣。
年復一年
我們只不過是
一群黑人
被趕到田裏
用生命耕作田地
逼它産出棉花。
手是奴隸的價值體現。買賣奴隸的時候,買主會檢查他們的手,並設計出一套測試動作讓奴隸照著做,以此測試他是否是個摘棉花的“好手”。奴隸主用描述他們雙手的詞語稱呼奴隸,如“斷指”“短指”“小手”……健康的男女叫“滿手”,哺乳的女人叫“半手”,剛學工的小孩子叫“四分之一手”。摘棉花的時候,棉桃熟透後會裂開,變得鋒利,就算再小心,也會割傷指甲周圍的嫩肉,導致流血、發炎。有時血會順著指尖流下,弄臟棉花,這樣奴隸們回去又要挨鞭子。一到田裏,他們就開始渾身冒汗,一天下來,身上能結上一層泥殼。
風是棉花産量和品質的敵人。從開花到收割這段時間裏,每一陣風都會降低這個季節的産量。遇上乾燥炎熱的日子,風把塵土和沙子吹到棉鈴上,棉花的顏色就不好看,摸起來也不再軟綿。但是,休斯偏偏在《警告》一詩中把風視為黑人潛藏的顛覆力量:
黑人,
甜美、溫順,
謙遜、善良:
當心有一天
他們變了心!
在棉田裏
風,
輕拂而過:
當心
風也能把樹連根拔起!
1933年時,採棉工一天工作10個小時,摘下300磅(約136公斤)的棉花,才能獲得40美分的收入,這點錢只夠糊口,但攢不起錢,換不了更好的工作。採棉工仍被牢牢地束縛在棉田裏。為此,加利福尼亞的農工開始集體罷工,不想卻被暴力鎮壓,之後被集體解雇。休斯為這次罷工創作了一部話劇《收穫》,原名為《棉花上的血跡》,但沒有話劇團願意製作。之前的一年,休斯應邀前往蘇聯訪問,為了對比,他特意去了烏茲別克塔什幹附近的棉花集體農場,考察蘇聯棉農的生活狀況。棉農告訴休斯,一天摘夠32公斤就算掙到了當天的工分;以前都是為巴依摘棉花,現在為自己摘棉花;男性去幹重活,孩子們去上學,留在田裏摘棉花的都是優雅的中亞婦女:“她們身著紅綠相間的民族服飾,頭戴花帽,面如月色,在寬廣的田地裏像仙女一樣排著隊飄來飄去,將潔白的棉花摘下,留下棕綠色的莖,用大地慷慨的恩賜,將身前的布袋塞得滿滿。”
在此之前,休斯曾去美國阿拉巴馬州考察黑人棉農的生活情況,他總結説:雖然兩地的地貌風景十分相似——綻放的棉桃在熾熱的日光裏連綿數裏,但人民的生活卻有天壤之別。他跟隨紅十字會去訪問,一路上經過兩層密實的柵欄,車停在一個簡陋的木屋前,一下車就看到一群破衣爛衫的小孩向他們討要糖果。黑人棉農告訴他,只要來了,就走不了了;棉花一車車地被老闆拉走,但就是看不到錢;老闆的孩子一個個去巴黎唸書,但供養他們的棉農卻連十五英里外的小鎮都沒去過。憤怒的休斯在一首名為《移民》的詩中想像,黑人有朝一日能受到社會主義國家工人文化的洗禮,將自己武裝起來,和象徵剝削階級的棉田做鬥爭:
用鐵打鐵
把巧克力色的肌肉打成鐵。
用鐵打鐵
把鐵錘敲得像鼓一樣響亮
用火煉鐵
塑形,融化,再塑形
把心臟錘打成鐵砧
直到那一度和善的雙眼裏
變得通紅髮亮
直到千里之外的棉田
聞風喪膽。
由於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美國的棉花産業嚴重受挫。休斯一路上看到南方大片的棉花農場倒閉,相比之下,蘇聯的棉花經濟卻欣欣向榮。他憤怒地説道:美國的資本家竟然有臉指責蘇聯實行“強迫勞動”。
原文連結:
https://news.gmw.cn/2021-05/27/content_34878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