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藝術沙龍

藝術短視頻值得推而廣之

發佈時間:2021-05-18 10:39:25 丨 來源:央廣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近日,北京電影學院發佈的《藝術生活影像力:短視頻、直播構建大眾生活美學研究報告》指出,抖音作為短視頻、直播平臺,降低了影像內容創作的門檻,讓原本高度專業化的影像內容創作成為大眾日常行為。大眾在抖音記錄美好生活,並以點讚、轉發、評論等形式實現互動的過程,就是在集體創造當代生活美學的過程。

説起抖音,你的第一印像是不是搞笑、好玩的短視頻?如果你這樣想,那就錯了。如今的短視頻平臺可不局限于搞笑搞怪的視頻,越來越多的藝術視頻也上線短視頻平臺。“藝術”走進了大城小鎮,走進了每個人的視線和心裏。

在短視頻平臺上,不僅有鋼琴家郎朗、梅派大青衣史依弘這樣的專業藝術家進入日常生活,更有許多“民間藝術家”展現高光時刻。截至去年年底,抖音藝術類視頻播放量超過2.1萬億,粉絲數量過萬的藝術創作者超過20萬名。抖音已經成為大眾喜愛的藝術化表達平臺,並逐漸成為藝術傳播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強調美育的重要性。事實上,美育無處不在。從現代社會的文化場館到身邊的人文知識和山山水水,這些元素都會融入一個人最樸素的審美情感的體驗。短視頻平臺的出現,正好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發現、記錄美的工具;而藝術短視頻又拉近了人們與藝術的距離,擴大了藝術作品的傳播範圍,讓美育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同時,美育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就像席勒所説:“從感覺的被動狀態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動狀態這一轉變過程,只有通過審美自由這個中間狀態才能實現。”相比于在固定空間展出作品的傳統形式,短視頻形式更加靈活和高效,跨越時空的方式更有利於培養大眾對藝術作品的感情,足不出戶便可知曉天下藝術。

有數據顯示,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增長勢頭明顯,2020年已超7億人,預計2021年將增至8.09億人。如何用好這些龐大的用戶群體,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和美育能力,值得平臺更多思考。對此,平臺不妨引導更多當代藝術機構入駐,讓更多藝術作品在短時間內被更多人看到。同時,給予用戶良性引導,讓用戶在製作、上傳、互動評論內容等自我實踐中,逐步培育審美能力,轉化為優質內容鑒賞者、消費者,以更富審美化的理念來記錄生活,以生活化的視角去詮釋美好。(息羽)

原文連結:

http://ent.cnr.cn/zx/20210518/t20210518_525488985.s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