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影視演員為何頻頻回歸戲劇舞臺

發佈時間:2021-05-17 15:15:22 丨 來源:央廣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近年來有許多“回歸”舞臺的影視演員,他們有的曾是話劇演員,但常年活躍在電影銀幕和電視熒屏上,鮮少出演戲劇。如《老式喜劇》中的李幼斌,《斷金》中的張國立、《德齡與慈禧》中的江姍等;有的則是一些“破圈”的影視演員,他們既是影視演員,也是歌手、主持人、相聲演員、小品演員等,也長期活躍在螢幕和網路之上,如《暗戀桃花源》中的黃磊、何炅,《如夢之夢》中的許晴、胡歌、李宇春,《三姐妹·等待戈多》中的張若昀,《革命之路》中的沙溢、胡可,《德齡與慈禧》中的鄭雲龍,《牛天賜》中的郭麒麟、閻鶴祥,《幺幺洞捌》中的倪妮等。

直面觀眾、挑戰自我成為很多演員的自覺追求

與影視劇、綜藝節目等相比,戲劇受眾較少,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影視演員願意放棄高額的片酬、出場費,而轉戰舞臺呢?首先這源自觀眾的審美驅動。觀眾是戲劇的生命線。如果説二十多年前我國戲劇市場經歷了低谷,門庭冷落,那麼隨著近十年來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升,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稀缺的現場演出顯得彌足珍貴。於是人們渴望在短短的一兩個小時內暫時忘掉外界的煩惱,從沉浸式的心靈撞擊中獲得深刻思考,這種體驗更加高級有趣。觀眾的增多促進話劇市場的回暖,也是影視演員願意出演戲劇的原因之一。

而市場則是戲劇的風向標。如今除國有院團外,民營劇團是演出市場的又一支生力軍。民營劇團想要快速發展,投資者需要經濟效益,邀請具有市場號召力的影視演員出演是一種捷徑。對於粉絲來説,劇場是與自己喜歡的影視演員親密接觸的場所,因此很多影視演員主演的戲劇開票僅幾分鐘就全部售罄,成了市場的“爆款”。

此外,一些已經在表演藝術上取得很高造詣的演員,如李幼斌、張國立等,他們曾是戲劇演員,有著一份對戲劇藝術的敬重之心與赤誠的熱愛,優秀的劇本和有深度的角色能夠激發出他們想要回歸舞臺的熱情。2017年張國立和王剛、張鐵林的“鐵三角”組合齊聚話劇舞臺,出演了《斷金》。張國立説:“我這不叫跨界,話劇是我的本工。曾經有一個前輩對我説,‘你的天地在舞臺上’,我發現話劇還是我的最愛。”

現在“跨界”“破圈”是社會的一種風潮,很多演員想要打破“舒適圈”,在舞臺上能直面觀眾,這無疑是他們磨煉演技、挑戰自我的一種方式。特別是現在新人輩出,一個想要在行業裏立足、發展的演員,需要全方位增益自己的能力,不僅要學表演,還要兼具唱歌、跳舞、體育、競技等十八般武藝。2018年,導演林兆華導演的話劇《三姐妹·等待戈多》復排,由影視劇當紅小生張若昀主演。張若昀説:“話劇舞臺很鍛鍊人,在這個舞臺上是一個充電的過程,要先練內力。”2019年張國立導演話劇《我愛桃花》,邀請喜劇演員小瀋陽出演,小瀋陽欣然受命。

對戲劇觀眾的培養、對戲劇普及和傳播具有長遠意義

影視演員的“回歸”與“破圈”,給戲劇創作和演出市場帶來了活力。在2019年的話劇《牛天賜》中,郭麒麟和閻鶴祥這對相聲搭檔分別飾演了“天賜”和“門墩兒”這兩個角色。導演根據他倆在生活中的關係,為他們“量身設計”了一些橋段,為作品注入了生命力。

反過來,出演話劇也可以錘鍊演員的演技,為其日後演藝事業夯實基礎。張若昀通過《三姐妹·等待戈多》的演出,在臺詞上下足了功夫。2019年,倪妮第一次出演話劇《幺幺洞捌》,在兩個多月的排練過程中對表演有了新的認知。她每天提前到排練廳練習氣息和發音吐字等基本功,還根據劇情需要學習日語。倪妮説現場互動的感覺也讓演員更有激情:“希望自己可以先演夠100場打底。”小瀋陽通過主演《我愛桃花》,調整了東北二人轉的風格和表演習慣,使他在表演上增強了信心,找到了重回劇場的勇氣。

演員憑藉自己精湛的演技準確生動地詮釋角色,也能夠助力戲劇在藝術品質上升級,為觀眾帶來更加高級的審美體驗。2019年,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老式喜劇》因為李幼斌、史蘭芽夫婦的出演,再次引發了票房轟動。《老式喜劇》講述了一段在海濱療養院裏發生的黃昏戀故事。李幼斌扮演的療養院總醫師,外表冷峻,實則溫暖。他時而沉默不語,時而激情爆發,準確、自然地塑造了一個孤獨的蘇聯老頭形象。一段現場的查爾斯頓舞,撕掉了他之前“熒幕硬漢”形象的標簽。

很多戲劇導演都表示不排斥邀請影視演員出演舞臺作品,其超高的人氣賦能舞臺,可以使作品引發更多關注,讓更多觀眾願意買票走進劇場。《牛天賜》因相聲演員郭麒麟和閻鶴祥的出演,成為年度話劇爆款;李宇春出演《如夢之夢》、鄭雲龍出演《德齡與慈禧》,讓他們的歌迷走進劇場。這類人群可能在此之前很少看戲,但他們在“追星”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了解更多的作家、編劇、導演、演員和劇目,進而還能夠體會舞臺藝術深邃的內涵和獨特的形式。這對戲劇觀眾的培養、普及和傳播具有長遠意義。

演員”成“戲骨”,“追星”變“追戲”是市場前景

儘管影視演員使戲劇舞臺更加星光熠熠,但還存在一些不可回避、亟待解決的問題。戲劇藝術本身對演員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尤其是小劇場話劇,空間小,演員少,拉近了觀演關係,演員在舞臺上的每一個細微表情,甚至呼吸都會被觀眾看得一清二楚。一台戲的成功絕不只是靠一兩個有曝光度的演員,選擇演員若不能從題材、人物、角色、風格出發,即使有再多“流量”演員出演,其效果也可能會適得其反。

很多影視演員出演舞臺劇的決心很大,態度也很認真努力,但他們事務繁多,時間有限,往往只是匆匆排練,很難花時間沉下心來與其他演員磨合,甚至連正式上演之前的舞臺合成都由替身完成,更別提精心打磨演技、塑造人物了。更有一些影視演員主演戲劇作品,只是在首輪演出中“走個過場”,增加賣點,後續的演出由B角演員完成。一台“精品”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北京人藝的《雷雨》首演于1954年,至今超過了600場演出;《茶館》從1958年首演至今已經超過700場演出。還有《天下第一樓》《駱駝祥子》等作品,無一不是經過幾代主創人員幾十年孜孜以求,以精益求精、“戲比天大”的精神共同創作與傳承的。當今戲劇市場中,大多數演員都本著對藝術的赤子之心,多年來堅持出演一部戲、塑造一個角色,但一些影視演員為主演的作品復排困難,演出場次少,也是事實。

另外,一些戲劇投資人一味追求經濟利益,不惜重金邀請“流量”演員參演,在宣傳上大力炒作製造噱頭和話題,將戲劇視為“粉絲經濟”的商品。造成了粉絲瘋狂搶票,也給“黃牛”創造了商機,一張票炒到天價,讓真正想要看戲的觀眾望而卻步,嚴重擾亂了市場。演出過程中,每當演員出場時就引發台下尖叫,使得劇場藝術變成了“粉絲見面會”,這更破壞了演出現場的秩序和美感。戲劇演出是神聖、嚴肅、有門檻的,這種只以經濟利益為前提的運作方式,是對創作的褻瀆,對演員本人和觀眾也都是巨大的傷害。

無論是“回歸”還是“破圈”,影視演員參演戲劇的現象還會持續下去,我們要高度重視其中可能會産生的問題,同時也應該用包容的心態去接納這一現象。我們要給予影視演員成長的時間,挖掘出他們身上的特質以更好地為觀眾服務;要鼓勵更多的“影迷”“歌迷”進入劇場變為“戲迷”,從“追星”轉向“追戲”;也要培養更多的“影視演員”進階成為“戲骨”,這樣才能使戲劇藝術正向健康發展。

原文連結:

http://ent.cnr.cn/zx/20210517/t20210517_525488176.s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