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劇名取自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由中宣部指導、部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中流擊水》5月15日晚在央視一套開播。
1921年,13名平均年齡28歲的中共一大代表在上海的石庫門醞釀“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會議被迫中斷而轉移,直到嘉興南湖的一葉小舟上發出鏗鏘有力的聲音:“中國共産黨萬歲!”中國共産黨這艘“紅船”一啟航,便一路搏擊風浪、衝破險灘,在時代激流中尋找到中國革命的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電視劇《中流擊水》便是借“紅船”意象,為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寫傳。該劇從原點出發,全景式再現1919年到1928年這十年間,中國共産黨從無到有、發展壯大的歷史進程,劈波斬浪的艱難與輝煌、光榮與夢想。該劇以歷史邏輯剖析中國共産黨被歷史和人民選擇的必然,以共産黨人的奮鬥初心照見“紅船精神”的內涵和價值。
以毛澤東為主要視角,回望中國共産黨的初心
故事從1919年講起。3月的北京站,青年毛澤東終於追上同學,趕上了駛往上海的列車,在那裏,他即將為赴法勤工儉學的中國青年送行。列車車廂裏,同學與青年潤之之間有組對話開宗明義,既點出人物的初心,也凝練著全劇核心——一切為了國家,一切為了人民。中國共産黨自誕生之日就葆有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列車上,同學問毛澤東,緣何不同去法蘭西。青年潤之答:“我們當然要有人到國外去,看看新的事物,學習新的道理,研究一些有用的問題,把它們帶回來改造我們的國家。但我們也要有人留在自己的國家,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同學又問,為什麼偏就是你要留下來。潤之又答:“關於自己的國家,我認識的還是太少了。我之所以不去法蘭西想留在國內,就是想好好地了解我們自己的國情,好好地考察我們當下社會的狀況。我們一半同學留洋,一半同學留在國內,兩頭都佔上了,那是多好的事情!”言辭間,毛澤東指著自己適才趕路時跑丟鞋的腳,打了個比方。他説,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學習西方、學習日本,那都是邯鄲學步,任何一個國家要自立自強,都必鬚根植在這個國家本身的文明土壤之上,這與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是同樣道理。
鏡頭一轉,湖南長沙的學堂裏,毛澤東給孩子們講述八國聯軍侵佔中國的屈辱史。他希望大家都能站起來聽課,腰桿子要直,站得越高越好,“昂首挺胸,頂天立地,這才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時間流轉,五四運動爆發,觀眾隨畫面依次進入北京、濟南、天津等地,李大釗、陳獨秀、周恩來等一大批中國共産黨先驅者紛紛入鏡。《中流擊水》用這樣的開局亮明全劇主線,即以毛澤東為主要視角,回望建黨初心;同時以歷史事件為依託,描繪一大批無産階級革命者在艱苦卓絕的境遇下堅守初心、努力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謳歌初心之純、主義之真、信仰之堅、人格之美。
兩大懸念貫穿故事,展現一大批革命先驅的“尋路”之旅
《中流擊水》主要講述了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到1928年井岡山勝利會師這十年間波瀾壯闊的歷史。全劇涉及五四運動、中國共産黨的誕生過程、國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戰爭、中山艦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塑造了包括毛澤東、周恩來、陳獨秀、李大釗、孫中山、宋慶齡、廖仲愷等百餘位個性鮮明、命運迥異的歷史人物。
如此龐大的結構,怎樣破題?《中流擊水》的導演是宋業明,曾執導過《外交風雲》《彭德懷元帥》《延安頌》等史詩巨制,多次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等主流大獎。編劇黃亞洲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見長,代表作包括《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開天闢地》《日出東方》等。強強聯手,為《中流擊水》找到了更為緊湊的敘事方法:以懸念貫穿故事。
前幾集,故事緊緊圍繞“尋路”的主題展開。為挽救民族危亡,中國究竟該走哪一條道路?特定的歷史時期中,各路思想與主義交鋒,在先驅們的思索與進取、沉浮與抉擇中,中國共産黨人深入工農、契合實際,終於找到一條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正確道路。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確定道路之後,革命洪流的江心激流中,中國共産黨又該如何帶領中國人民繼續走下去?這將成為劇集後半程的又一大懸念。
宋業明這樣讀解《中流擊水》:“它不僅抒寫了大氣磅薄、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史,抒寫了先輩們在熱血奔涌的年代為信仰、為真理而鬥爭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通過先輩們接觸馬克思主義、走進馬克思主義、探索馬克思主義、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歷程,凸顯出中國共産黨人偉大的首創精神、奮鬥精神和奉獻精神。”(記者王彥)
原文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pro/2021-05/17/c_11274536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