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鋒》劇照許魏巍攝/光明圖片
400年漢韻流芳,漢劇在武漢發源、發展、成熟,並流播至全國各地。日前,來自湖北、湖南、廣東、福建、陜西五省的六家漢劇院團齊聚武漢,舉行全國漢劇藝術研討會暨漢劇流播主要地區優秀作品展演。為期5天的系列活動中,五省六家漢劇院團共展漢劇芳華,共論劇種未來,將攜手推動漢劇發展,共同推進漢劇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
系列活動由中央宣傳部文藝局、中國戲劇家協會、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聯、武漢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武漢市文聯共同承辦。
專家支著兒漢劇傳承發展,出人齣戲多演出
漢劇400年曆史中,融合南北文化,開創“皮黃唱腔”,孕育國粹京劇,流播至全國多個地區,是一個古老而有生命力的代表性劇種。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漢劇正面臨著諸多不可避免的挑戰。
“如果説漢劇是京劇的母親,那麼這位女兒實在是太漂亮了,把母親的光輝遮蔽了。”在全國漢劇藝術研討會上,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鄭傳寅指出,漢劇對京劇的創生以及其藝術形態的形成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卻也造成了當下漢劇的特殊困境。“把600多個漢劇傳統劇目和京劇進行一一比較,發現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的有503個。”
多位院團負責人直言,漢劇和全國其他戲曲劇種一樣,普遍存在著演出院團減少、人才流失、市場萎縮以及行當不全、唱腔衰減、技藝失傳的困境和危機,亟須加以保護,促進發展。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廣東梅花戲劇團團長、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李仙花建言:“要建立漢劇人才培養的本科院校,制定合理的短期、中期、長期培養計劃,建立層層遞進的培養體系。”國家“非遺”傳承人、武漢漢劇院一級演員程良美則提出:“要從娃娃抓起,加強戲曲進校園。而在專業漢劇人才的培養中,要整建制地招生,讓學生們畢業就能成團演出。”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研所原所長王安奎關注著藝術本體和創作問題,在他看來,漢劇不妨逆潮流而行。如今,京劇等劇種強調演人物,不是演行當,值得肯定,但漢劇“十大行當”特色突出、劃分細膩,應當回過頭來,在表演和劇目創作上強化行當特色。
對此,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彥指出:“傳承保護戲曲,就是保人、保團、保可持續的演出;創新發展戲曲,就是出人、齣戲、多演出。希望以院團創作演出為載體,實踐、理論、史論交互發展,實現漢劇這一古老劇種的繼續蝶變。”
五省漢劇根出同源,開花五朵,“抱團發展”成為共識。在活動期間,各院團負責人透露,由武漢、廣東共同發起,湖北、廣東、福建、湖南、陜西五省漢劇院團聯合申報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工作已經進入籌備階段,多地均已組織工作專班,收集劇種材料,下一步會儘快將聯合申遺提上日程。
《求騙記》劇照資料圖片
名家新秀同臺共演,舞臺之下濃濃“中華漢劇情”
名家與新秀同臺,傳統劇與新編戲並舉。活動期間,五省六家漢劇院團,用七場演出展示出不同地區漢劇“同根同源,各具特色”的風采。展演中既有陳派經典《宇宙鋒》《狀元媒》,也有新編現代漢劇大戲《我娘是片鑰匙》;既有喜劇佳作《求騙記》,也有新編歷史劇《王昭君》。
“回娘家”切磋技藝,各院團都派出了最強陣容。在洪山禮堂上演的漢劇名家名段演唱會中,李仙花、彭玲、王荔三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先後帶來《黎明》《江姐》選段以及《沁園春·雪》唱段。三朵“梅花”同臺,令李仙花感慨:“那種同氣連枝的感覺更強烈了!”
一批90後演員,在舞臺上悄然綻放。由福建省龍岩市漢劇傳習中心帶來的漢劇《狀元媒》也在此次展演中上演。該中心主任劉佳柳介紹:“此次演出的演員平均年齡25歲,很大一部分是我們中心2010年自主招生的孩子,這是名副其實的青春版《狀元媒》。”
95後新蕊也開始登場,在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出演的《王昭君》、陜西省安康漢調二黃研究院出演的《鍘美案》中,“王昭君”26歲,“包拯”23歲,都是95後。
漢劇人,都是自家人。回武漢,就是回娘家。兩年前,首屆中國(武漢)漢劇藝術節在武漢舉行,各地漢劇人建起了“中華漢劇情”微信群,各種合作也熱絡了起來。此次展演中,多部作品就是跨地區合作的結晶。在閉幕式演出《王昭君》中,飾演孫美人的徐尚楣、飾演苦伶仃的魏志朋,都曾來漢參加首屆中國(武漢)漢劇藝術節,也都曾留在武漢漢劇院學戲。福建省龍岩市漢劇傳習中心帶來的漢劇《狀元媒》,就是由武漢漢劇院孫偉執導的,來漢演出的全套舞美、服裝、道具,都由武漢漢劇院提供。湖南省常德市漢劇高腔保護中心新編現代漢劇大戲《我娘是片鑰匙》,與武漢也淵源頗深,是根據武漢作家王恒績小説《瘋娘》創作而成,音樂唱腔設計則由武漢漢劇院戚茂盛參與。
《我娘是片鑰匙》劇照蒙曉東攝/光明圖片
坐擁120多個民間戲曲社團,武漢“戲窩子”遍佈三鎮
作為全國知名的戲碼頭,武漢三鎮遍佈“戲窩子”,120多個民間戲曲社團活躍其間。活動期間,參與全國漢劇藝術研討會的專家們先後探訪湯湖戲院、黃鶴樓和東湖綠道,與武漢民間戲曲社團交流,感受武漢濃厚的戲曲氛圍。
在黃鶴樓下,文小佑漢劇團的成員們帶來《興漢圖》《文昭關》《釣金龜》等劇目的經典唱段,該劇團已有26年曆史,在文小佑、文衛紅兩代團長的帶領下,聚集了一大批熱愛漢劇的票友、戲迷。目前,劇團在“黃鶴樓漢劇閣”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200平方米的劇場內舞臺、樂隊、化粧間一應俱全。劇團平時常在武漢黃鶴樓、東湖等景區內開展交流活動,還參與惠民演出、漢劇進校園等活動。
在湯湖戲院,武漢市江漢區戲曲演藝聯誼會的票友們和參加全國漢劇藝術研討會的演員們同臺演出。會長王靜萍介紹,聯誼會經常組織社團內成員進行戲曲知識講座,還帶著惠民演出進校園、進社區,從而讓更多人了解漢劇這一獨具魅力的文化瑰寶。
福建省武平縣漢劇藝術傳承保護中心支部書記、主任鐘文鋒説:“沒想到武漢的民間戲曲社團不僅能生産小的現代戲,還能進學校、進社區推廣,他們使漢劇傳播面更廣,也為漢劇的傳承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文化和旅遊廣電局總工程師鄭團吉説:“我看到漢劇已經走進武漢各景區,走近市民遊客身邊,真不愧是全國知名的‘戲窩子’!”
00後成漢劇小戲迷,漢劇電影送到家門口
在武漢,漢劇進校園,在劇場“周周演”,早已在年輕觀眾心中埋下種子。此次活動期間,劇場裏就出現了不少年輕甚至幼小的身影。在《王昭君》的演出中,20歲的王超奇看得津津有味,他是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漢劇獨具特色的唱腔、演員在現場的生動演繹都讓他很感興趣。9歲的鄒成陽則是跟著爸爸來看戲,小朋友可不是來瞎湊熱鬧的:“我們在學校也看過漢劇,今天在劇場裏看,更震撼了,舞臺場景切換,讓我很入戲。”
資深戲迷們,更是抓住機會過足了戲癮。為了看《狀元媒》,下午1點,戲迷董美君就趕到珞珈山劇院,看著緊閉的檢票口,她才發現,演出是晚上7點半開始。因擔心錯過演出,她在劇院附近等了6個多小時。走進劇場後,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今天的演員都很年輕,顏值很高,服飾精美,我很欣慰,漢劇後繼有人。”
對那些無緣走進劇場的觀眾,還有送到家門口的漢劇電影可以看。武漢漢劇院、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湖南常德市漢劇高腔保護中心等單位,帶著各自的《宇宙鋒》《二度梅》《王昭君》等經典劇目電影,在部分農村地區進行了惠民放映。漢劇電影《白門柳》《孟姜女》《馬大怪傳奇》等則在漢口江灘、五福廣場等著名景點和休閒廣場,為廣大觀眾進行了公開展映。(本報記者李晉榮本報通訊員萬旭明)
原文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2021-05/06/c_11274117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