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津湖》《大決戰》等多部獻禮片扎堆拍攝製作 懷柔打造紅色“黨史電影”拍攝基地
電影《長津湖》《鐵道英雄》、電視劇《大決戰》《理想照耀中國》……今年以來,已有30多部獻禮建黨百年的影視作品,先後在懷柔區的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仙臺影視園、銅牛影視小鎮等地取景拍攝或後期製作。這些反映中國共産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主旋律作品,將於年內陸續播出或上映,通過生動的故事和人物,展示中國共産黨百年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幫助廣大黨員幹部從銀幕、熒屏上學黨史、感黨恩。
“紅色‘黨史電影’是發動群眾、凝聚人心、匯聚民意的重要載體,流淌在作品深處的紅色基因,影響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導演高希希剛剛完成了電視劇《大決戰》在懷柔區的取景拍攝,目前初剪結束,正計劃開始進一步的精剪精修。該劇由唐國強、王勁松、于和偉、劉濤、蘇青等主演,將首次以電視劇的形式展現三大戰役,通過講述戰略、戰術和戰鬥三大層面的故事來立體式地深度還原歷史場景,呈現宏大歷史背景下一個個鮮活的個體。
“其實這段歷史我們已經很熟悉了,但為什麼我們現在要去重新講述,而且是在這麼關鍵的節點?因為三大戰役可以説是一次決定國家命運的總決戰,是一次正義和非正義的總決戰。”高希希説,“我們用了四個月時間完成拍攝,有大概三分之一的戲是在懷柔拍的,包括整個淮海戰役、一部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的戲份。
我們在一片7000畝的地上挖了一條大概15公里到20公里的戰壕,還搭建了很多城墻,去展現當時的戰爭場面,比如打四平、攻長春等。”
與此同時,電影《長津湖》的拍攝正進入攻堅階段。該片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吳京、易烊千璽、段奕宏、胡軍等主演,將再現抗美援朝中長津湖這場史詩戰役。
“《長津湖》劇組希望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每一個細節做好,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之際,為全國觀眾送上這份禮物。”該片總製片人、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于冬透露,影片目前計劃于暑期檔登陸全國院線,“相信這部集合了頂尖製作團隊和優秀演員陣容的戰爭巨制,會給中華兒女們帶來勇氣和力量。”
“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拍出的片子才能更真實、更打動人,才能‘映’入腦海,‘聲’入人心,從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于冬透露,《長津湖》經過了五年多的劇本打磨、兩年多的細緻籌備,參演的群眾演員將近9萬人次。“三位導演不是各自拍獨立的故事,而是在一起共同打造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個過程中他們要不斷地磨合劇本以及各種細節,一起配合完成每一場戲,就像打仗一樣。我們片場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時刻保持著‘戰鬥狀態’,這種氛圍是在別的戲裏看不到的。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是一部展現中華民族精神的電影。”
再過一週,另一部主旋律商業大片《鐵道英雄》即將殺青。影片根據抗日戰爭時期山東臨城棗莊“鐵道隊”隊員的真實事跡改編,將最大限度地還原“鐵道隊”與敵人鬥智鬥勇、殊死捍衛家園的故事。影片由楊楓執導,主演陣容包括張涵予、范偉、魏晨、周也等。該片製片人洪軍透露,全片有約三分之二的戲在懷柔的中影基地拍攝,劇組搭建了一個比真實火車還大的火車模型,力圖展現“鐵道隊”隊員英勇機智的風采。
“為做好獻禮片、獻禮劇的拍攝服務工作,中影基地、有名堂影視園等園區都在硬體、軟體上下足了功夫,紛紛升級紅色革命題材創作所需的新場景,並在攝影棚內搭建了眾多符合該年代的固定場景,可以實現內外景一體化全場景拍攝。”懷柔影視産業示範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接下來,針對《大決戰》《長津湖》等重大歷史題材影視作品,我們將繼續由專人全程陪同劇組看景,拍攝過程中提供全程管家式服務。在保證拍攝效果的前提下,幫助劇組節約成本,用實實在在的舉措支援中國電影産業的發展,助力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記者袁雲兒
原文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1-04/14/c_1127327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