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胡和平:向著建設文化強國宏偉目標穩步前進

發佈時間:2021-03-10 09:37:36 丨 來源:中國旅遊報 丨 責任編輯:鄭乾


  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 向著建設文化強國宏偉目標穩步前進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接受《中國旅遊報》記者專訪,圍繞“十四五”時期推動文化和旅遊改革發展,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主題文藝創作,推動紅色旅遊發展、促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發展鄉村旅遊,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加強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推動旅遊業恢復發展,加強市場監管、推進信用體系建設,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等作講述和介紹。胡和平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將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開創文化和旅遊工作新局面,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穩步前進。

  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明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的主要目標。請問文化和旅遊部“十四五”時期推動文化和旅遊改革發展方面有哪些重點任務和主要考慮?

  胡和平:“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遊部將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著力點,推進文化鑄魂、發揮文化賦能作用,推進旅遊為民、發揮旅遊帶動作用,推進文旅融合、努力實現創新發展,努力創作優秀文藝作品、提供優秀文化産品和優質旅遊産品,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開創文化和旅遊工作新局面,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穩步前進。重點是實施一個工程、建設七大體系。

  實施社會文明促進和提升工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和旅遊工作。實施中華文明探源、中華文化資源普查等工程,深入研究梳理中華文明起源和特質,形成較為完整的中國文化基因的理念體系。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紅色旅遊,保護好蘊含偉大革命精神的革命遺址、遺存、遺跡,把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融入紅色旅遊全過程、各環節。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用好用足文化、文物、旅遊資源,展示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展現新時代中國人民精神風貌。持續開展文明旅遊工作。

  建設新時代藝術創作體系。實施文藝作品品質提升工程,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扶持民營文藝院團發展,建立健全扶持優秀劇本創作、促進劇目創作演出的長效機制。圍繞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重大主題創作。

  建設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利用體系。加強考古發掘工作,實施考古中國等項目。強化文物科技創新,加大保護力度。激發博物館活力,全面推進博物館事業高品質發展。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國家文化遺産廊道。健全非遺保護傳承機制,加強非遺記錄,建設非遺傳承體驗設施,拓展非遺傳承人群和傳播渠道,推進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

  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完善基層公共服務設施,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大力推進數字文化建設,建設國家公共文化雲、智慧圖書館體系。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

建設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完善文化産業規劃和政策,豐富擴大優質文化産品供給。順應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發展趨勢,改造提升演藝、娛樂、工藝美術等傳統文化業態,培育演播、創意設計、數字藝術、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區域文化産業帶建設,優化文化産業結構佈局,持續引導和擴大文化消費。

  建設現代旅遊業體系。推動大眾旅遊、智慧旅遊發展,優化旅遊産業結構,創新旅遊産品供給,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創新紅色旅遊、鄉村旅遊、研學旅遊、專項旅遊等産品體系,增加有效供給、優質供給、彈性供給,完善旅遊公共服務,提升旅遊服務品質,推動旅遊行業轉型升級。

  建設現代文化和旅遊市場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行業管理和服務,促進區域協作和市場一體化建設。推進“網際網路+監管”,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文化和旅遊市場新型監管機制。深入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完善執法機制,規範市場秩序。

  建設對外文化交流和旅遊推廣體系。創新對外交流內容和傳播手段,持續推進“一帶一路”文化和旅遊發展,推動民間交流,促進民心相通。實施品牌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駐外旅遊辦事處的全球佈局,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另外,我們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培育融合發展新業態,構建主客共用新空間,完善融合發展新機制,積極推進文化和旅遊與其他領域融合互促,不斷提高發展綜合品質和效益。

  記者: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請問文化和旅遊部圍繞這一重大主題主線,在抓好文藝創作方面有哪些舉措?

  胡和平:文化和旅遊部將圍繞慶祝建黨百年這一重大主題主線,實施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組織舉辦主題美術作品展,推出更多深刻反映百年來我們黨、國家、民族歷史巨變的文藝精品。

  一是實施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工程包括三個子項目:“百年百部”創作計劃、“百年百部”傳統精品復排計劃、“百年百項”小型作品創作計劃,分別遴選100部近年來新創的舞臺藝術作品,100部歷經時間和觀眾檢驗的舞臺藝術作品,100個小戲、歌曲、舞蹈、曲藝、木偶、雜技等小型作品,進行重點創作扶持。入選作品集中體現了黨和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形成的偉大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勞模精神、偉大抗疫精神等),涵蓋了戲曲、話劇、歌劇、舞劇、兒童劇、音樂會、曲藝、雜技等各種舞臺藝術形式,覆蓋了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既有國家藝術院團、省級藝術院團的作品,也有基層文藝院團、藝術院校及民營文藝院團的作品,較好地反映了當前我國舞臺藝術創作生産態勢。文化和旅遊部將於今年在全國開展入選作品集中線下展演和線上演播,為建黨百年營造濃厚社會氛圍。

  二是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美術作品展(暫定名)。計劃6月中旬到7月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展覽擬分為4個篇章,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等類型,匯聚中國美術館及各地美術館收藏的一批名家名作,同時還將隆重推出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近幾年完成的一批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重大成就、重大事件、英模人物的優秀現實題材作品。展覽將以多樣的內容、多彩的形式,生動展現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來走過的輝煌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記者:當前全黨正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革命文化和旅遊資源在講好黨史故事、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産黨人精神血脈方面具有特殊意義。請問在推動紅色旅遊發展、促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方面有何舉措?

  胡和平:文化和旅遊部將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深挖紅色文化內涵、擴大革命文化傳播,舉辦一系列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的活動。

  在促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方面,將繼續實施百年黨史文物保護展示工程,支援舉辦中國共産黨百年黨史文物大展,推進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對外開放、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舊址保護展示。實施一批革命遺址遺跡、紀念設施、藏品保護展示項目,推出一批建黨百年線上線下主題展覽,推介一批革命文物精品陳列展覽。實施革命文物宣傳傳播工程,開展“三個百集”首期展播,發佈一批主題宣傳作品,開展主題宣傳活動。推動召開全國革命文物工作會議,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建設,公佈第一批全國革命文物名錄。指導各地文物部門配合當地黨委、政府推出一批建黨百年主題活動。

  在推動紅色旅遊發展方面,將遴選推出“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為各地各部門開展紅色研學活動提供支撐。結合全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開展百名紅色講解員講百年黨史巡迴宣講活動,走進黨政機關、高校和部隊進行宣講。以“心中的旗幟”為主題,聯合中宣部等部門,舉辦第三屆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聚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面向全體人民、聚焦青少年,舉辦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策劃創意大賽,開展“紅色旅遊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徵集展示活動,激勵當代青年傳承紅色基因、肩負強國歷史重任。以“發揚紅色文化,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開展全國紅色旅遊創意産品和紅色旅遊演藝作品創新成果徵集展示活動。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支援各地各部門舉辦慶祝建黨百年紅色旅遊活動,營造共慶百年華誕、共創歷史偉業的濃厚氛圍。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説,脫貧攻堅,發展鄉村旅遊是一個重要渠道。請問文化和旅遊部怎樣通過發展旅遊業特別是鄉村旅遊,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胡和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脫貧攻堅,發展鄉村旅遊是一個重要渠道。近年來,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為指引,把旅遊扶貧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重點工作抓實抓細,取得了顯著成就,旅遊業特別是鄉村旅遊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積極作用得到有力發揮。

  下一步,文化和旅遊部將繼續發揮好旅遊業在促進“扶志”“扶智”、帶動就業增收等方面的優勢,幫助有條件的脫貧地區、鄉村地區發展旅遊,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主要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完善鄉村旅遊政策規劃體系。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厘清脫貧地區鄉村旅遊發展思路、方向、重點任務。深入研究鄉村旅遊高品質發展瓶頸問題和政策需求,推動鄉村民宿等新業態健康發展,健全鄉村旅遊金融服務體系。二是提升鄉村旅遊發展品質效益。支援脫貧地區圍繞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建設,打造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推進業態融合,優化空間佈局。挖掘一批鄉村旅遊、旅遊扶貧典型案例,加強經驗模式總結和推廣。三是加快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有關部門、有關地方加大對脫貧地區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援力度,提升鄉村旅遊保障能力。四是推動鄉村旅遊供需對接。支援開展鄉村旅遊宣傳推廣,注重發揮新媒體、電商、OTA等線上平臺作用,創新旅遊宣傳推廣和行銷方式,引導遊客進入和産品輸出,拉動鄉村旅遊消費。五是建設鄉村旅遊人才隊伍。加大對脫貧地區村幹部、鄉村旅遊帶頭人、經營戶等專業培訓,吸引農民工、大學畢業生、專業技術人員等返鄉創業,夯實人才基礎。

  記者:近年來,去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新時尚。請問文化和旅遊部有哪些改革發展措施,來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胡和平: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在公共文化領域陸續啟動制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和地方實施標準、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等一系列重點改革;全國人大頒布實施了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圖書館法兩部重要法律;文化和旅遊部會同相關部門統籌推進制度創新,出臺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各地也制定了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實事求是確定任務目標,以釘釘子精神推進改革發展舉措落實落地。

  目前,各項改革任務已基本完成。從數據看,截至2020年12月,全國範圍省、市、縣三級普遍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或服務目錄;建成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575384個;建成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的縣(市、區)分別達到2578個和2397個。從效果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更健全,服務項目更豐富,公共文化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更完善,改革整體呈現出步步深入、次第花開的良好局面,涌現出了“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簡悅書吧”等一大批特色分館,以及浙江“文化禮堂”、安徽“農民文化樂園”、陜西安康“鄉村新民風建設”等富有特色的經驗做法。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強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工作?

  胡和平:“十三五”期間,我國考古和文物保護利用力度持續加大,文物事業蓬勃發展。全國共組織實施文物保護工程2000多項、考古發掘項目5172項,“中華文明探源”“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持續實施,浙江良渚、河南二里頭、陜西石峁等一批重要遺址實證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致遠艦”“經遠艦”“定遠艦”等水下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國務院公佈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5058處,花山岩畫、鼓浪嶼、良渚古城申遺成功,中國世界遺産總數達55項。

“十四五”時期,文化文物系統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文物工作重要論述精神,深入推進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統籌推進文物保護與合理利用,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聚焦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重要目標,持續加大考古工作力度,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健全考古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圍繞中華文明起源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和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等重大歷史問題,加強中華文明歷史文化研究,深入推進“中華文明探源”“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推動相關成果保護利用。持續推進文物平安工程,嚴厲打擊文物犯罪,加強執法督察、強化隱患整治。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動文物保護法修訂,健全歷史文化遺産資源資産管理制度、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機制等制度機制,實施好中華文化資源普查工程等文物保護工程項目,保護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産。堅持守正創新,在加強保護基礎上,推動文物“活起來”,激發博物館等文物保護單位發展活力、提升文物展陳展示水準,讓“到博物館看展覽、受教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推動文物和旅遊融合發展,依託文物資源建設旅遊景區、規劃旅遊線路、設計旅遊産品,吸引更多遊客遊覽文物古跡、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記者:受疫情影響,旅遊業受到較大衝擊。請問文化和旅遊部有哪些政策和舉措,幫助旅遊企業紓困解難,推動旅遊業恢復發展?

  胡和平:旅遊業是典型的生活性服務業,旅遊活動聚集性、流動性很強,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嚴重衝擊。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文化和旅遊系統做了很多努力,推出一系列針對性政策舉措,幫助行業和企業渡過難關、復工復産複業,取得了良好效果,旅遊業恢復呈現積極向好態勢。

  下一步,我們將慎終如始抓好文化和旅遊領域疫情防控,推動助企紓困各項普惠性政策落實落地,研究制定針對旅遊業的特殊扶持政策,推動旅遊領域生産經營全面恢復發展。一是繼續抓好政策貫徹落實。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在金融信貸、稅費減免、社會保障、穩崗就業等方面出臺針對性政策,扶持旅遊企業特別是中小微旅遊企業發展。二是配合北京2022年冬奧會宣傳推廣,結合《冰雪旅遊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聯合國家體育總局、北京冬奧組委辦好全國冰雪旅遊宣傳推廣活動。推出一批冬奧主題冰雪旅遊線路,指導地方創建冰雪主題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三是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管理,以高品質供給引領和創造旅遊新需求,推動建設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推動打造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推動生態旅遊、工業旅遊等示範區(基地)等評價標準建設;立足擴大內需,著眼滿足大眾旅遊時代群眾旅遊需求,推動鄉村旅遊、自駕旅遊、體育旅遊、研學旅遊、康養旅遊、海洋旅遊等産品體系創新內容、提質升級,培育新的旅遊消費熱點。四是促進旅遊和科技融合發展,推動《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貫徹落實;紮實推進智慧景區建設,做好分時預約、流量監測、數字導覽等智慧旅遊服務;統籌做好線上線下行銷,宣傳推廣一批新興旅遊産品和旅遊目的地,助推文化和旅遊市場恢復振興。 

  記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誠信建設”,當前,請問文化和旅遊部在加強市場監管、推進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有何政策措施?

  胡和平:信用監管是文化和旅遊市場的重要方式。文化和旅遊部在加強信用監管、推進誠信建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很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初步確立制度框架,形成“黑名單+備忘錄”的信用監管機制。2018年以來,先後出臺《全國文化市場黑名單管理辦法》《旅遊市場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聯合簽署對文化市場領域、旅遊領域嚴重違法失信主體及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搭建起信用監管的“四梁八柱”。二是擴大信用監管應用範圍,黑名單公佈從2019年廣西的“一枝獨秀”躍升為2020年的“各地開花”,上海、福建、海南、雲南等地相繼公佈本轄區黑名單,形成有力震懾。三是推進區域信用監管合作,已形成京津冀、長三角、黑吉遼蒙等三大區域信用監管合作機制。四是持續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進展情況第三方評估,推動各地信用體系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下一步,文化和旅遊部將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文化市場、旅遊市場失信名單管理辦法,增強制度效能。二是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開展文化企業、旅遊企業信用評價規範研究。三是加強指導培訓,通過組織研討培訓、選樹典型案例、加強宣傳報道等,支援和推動重點地區信用監管創新實踐。同時,加強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重點整治文化和旅遊市場突出問題,維護正常經營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記者:請介紹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進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胡和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藝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出臺了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支援戲曲傳承發展等政策措施,推動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取得積極進展。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實施意見》,強調國有文藝院團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中堅力量,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分類指導,以演出為中心環節,激發國有文藝院團生機活力,創作生産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舞臺藝術佳作,不斷滿足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有文藝院團深化改革相關文件。文化和旅遊部把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推動國有文藝院團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召開專題座談會,就推動中央部署改革任務落實落地作出全面安排。各地認真學習領會中央精神,抓緊研究制定本地貫徹落實中央部署的實施方案或具體辦法,有序推進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下一步,文化和旅遊部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為指導,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積極推動中央關於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激發國有文藝院團生機活力,提高國有文藝院團發展品質效益,努力開創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工作新局面。(作者:記者沈嘯編輯:沈嘯王瑩 )

原文連結:

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103/t20210309_922751.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