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故宮博物院與中央民族樂團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推出的《天地永樂·中國節》主題視聽音樂會首演,以民族管弦樂展現節日主題,音樂會舞臺背景採用沉浸式交匯形式,故宮博物院藏的《雍正十二月行樂圖軸》貫穿始終,與音樂相得益彰,美妙音樂和新穎演出形式受到觀眾認可,後續收到不少演出邀約。
今年元旦,北京民族樂團在京上演了《國·風》新年民族音樂會,古風、二次元等多種風格曲目的選擇、編排以及舞臺呈現令人眼前一亮,B站up主(一般指在視頻網站上傳視頻的人)、民樂演奏者“墨韻隨步搖”等的加盟進一步吸引了樂迷尤其是年輕人的關注。
近年來,民樂創新、年輕化、“出圈”始終是一個熱門話題,眾多樂團、音樂人在這條道路上不斷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也有一些難題需要破解。
民樂越來越新潮
正如北京民族樂團團長李長軍所説,民樂想要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必須吸引更多年輕人喜歡;想要更多年輕人喜歡,就必須推出吸引力夠強的內容。於是,北京民族樂團在新年民族音樂會這一重要品牌演出項目中,大膽探索民樂的年輕化。在今年的《國·風》新年民族音樂會上,從《卷珠簾》到《滄海一聲笑》、從《涼涼》到《加勒比海盜》,音樂會將觀眾熟悉的流行音樂、外國金曲以民族管弦樂形式加以改編、演繹,觀眾耳目一新。音樂會的舞美設計突出古風古韻,燈光也一改傳統民族音樂會打通透白光的方式,而是根據音樂的情緒、節奏而富於變化。
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説,欣賞民樂的主要渠道其實不是音樂廳,而是電視、網路、手機等媒體平臺。與傳統演奏形式相比,各類媒體平臺對民樂的年輕化表達更加青睞。民樂在各種節目中的呈現也不再僅僅是演奏作品,而是被賦予更多“看點”。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等通過挖掘保護瀕臨失傳的傳統樂器、民樂與其他音樂對話等途徑,試圖讓“曲高”不再“和寡”。綜藝節目《明日之子樂團季》的受眾定位更加年輕,其中許多選手很受青年觀眾、網友歡迎,閆永強的嗩吶、哈拉木吉的馬頭琴和呼麥、薩木哈爾的冬不拉、徐洋的中國大鼓等展現了民樂新潮、具有活力的一面,使大眾對民樂的認知出現很大改變。在《國家寶藏》《鄰家詩話》等節目中,民樂也以獨特方式參與其中,展現了自己的魅力。
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琵琶演奏家趙聰認為,媒體、觀眾對民樂越來越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接觸民樂、欣賞民樂、創新民樂,是件好事。“我讀書的時候,人們都覺得學西洋音樂才是洋氣的、高級的,但現在完全不是這樣了,民樂的大眾基礎日益深厚彰顯了我們的文化自信。”趙聰説。
既好聽,又好看
在青年人聚集的“文化社區”B站,以民樂演奏為主要內容的up主很多,作品也各具特色。比如,“二十四伎樂”“古琴診所”等推出的作品中,演奏者身穿古風服裝,再通過視頻技術使他們看起來如同置身古畫,音樂響起仿佛畫中人撥動了琴弦。他們演奏的多為觀眾熟悉的經典曲目、影視劇歌曲改編,耳熟能詳的作品加上具有新意的包裝呈現,使得這類“古畫復活”作品深受網友喜愛。
不難發現,年輕民樂人除了音樂本身,還普遍注重作品的視覺呈現。三籟現代國風樂團的不少作品借鑒了電影的表現方法,他們遠赴寧夏鎮北堡西部影城,在電影《大話西遊》的取景地演奏電影《大話西遊》主題曲《一生所愛》,把觀眾思緒帶回電影場景。三籟現代國風樂團還根據同名美劇音樂改編了作品《權力的遊戲》,並前往位於四川的海拔4000米的稻城亞丁取景拍攝,在聽覺之外追求視覺震撼。
作曲家葉敏認為,進入21世紀以來,音樂應該被定義為視聽藝術,不僅訴諸聽覺,而且追求賞心悅目,這要求表演者從演奏技巧到表現形式都要與時俱進。“這是一個特別專業同時也非常嚴肅的課題,需要深入探討,不能僅流於外在形式的改變。”葉敏説。
在民樂年輕化過程中,演奏者也在不斷探索、突破自我。北京民族樂團三弦演奏家商鐘元在參加《國樂大典》節目之前,沒有想像過自己可以站著演奏,可以在演奏中加入歌唱甚至戲劇表演。商鐘元在不斷創新嘗試中加深著對民樂年輕化的理解。她表示,演奏從流行音樂、外國作品改編而來的作品所需要的技巧不如傳統民樂作品難,前者的難點在於用傳統民樂的技巧、審美給流行音樂賦能。“我們的技巧要服務於當下的演奏,讓觀眾認識到,年輕、潮流絕不是庸俗,而是非常炫酷、非常‘燃’、非常有品位的。”商鐘元説。
傳統根基不能丟
正如趙聰所説,文藝市場十分活躍,流行趨勢幾乎可以自發顯現,但專業從業者和藝術院團也應該同時抓好傳承,傳統的根基不能丟。
民樂年輕化的潮流涌動,翻出的浪花形態各異,有得的同時難免有失。如中央民族樂團、北京民族樂團等著力創新的樂團,恰恰也是在繼承傳統、演奏典範的民族管弦樂作品方面具有實力的樂團,但也有部分藝術團體、演奏者對民樂年輕化的理解和呈現不乏值得反思之處。
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琵琶演奏家吳玉霞看來,民樂年輕化包含不同層次和多種因素。基於民樂的本體特徵創作的新銳時尚,以及根據民間傳統音樂經典和外國作品移植、改編的多種類型,做出符合民樂自身藝術規律和審美旨趣的藝術呈現,都是很好的嘗試,也符合中國文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追求。
吳玉霞認為,這類嘗試必須以深厚的文化內涵、堅實的藝術功力為支撐,並非人人可為。缺乏紮實的基本功,或僅僅出於吸引眼球目的而一味追求所謂的年輕化,其中恐怕就含有快餐化、表面化甚至急功近利的成分。吳玉霞表示,文化的多元離不開精神觀照,只要是健康向上、充滿陽光朝氣的,都有存在的必要,需要注意這類作品與傳統風格的民樂作品在市場上的比例。傳承並非因循守舊,創新並非面目全非,科學實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很重要,不應提倡“民樂快餐”“碎片拼盤”,更不能成為民樂發展的主流。
“目前,文化短視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潛心於專業學習和深入研究氛圍不夠,對於大眾的審美情趣需要科學引領、合理定位,不低估百姓的審美能力和文化需求是文化傳播重要的前提。事實上,從大量藝術活動反饋來看,高雅、純美的藝術是有接受度的,並非所有觀眾都喜歡熱鬧非凡,藝術創作還是應該提倡尊重藝術規律,千萬不能把藝術的本真性丟掉了。”吳玉霞説。
“目前,文化短視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潛心於一門藝術的深入研究卻不夠,對於觀眾的審美趣味、審美能力的把握也不夠精準。事實上,觀眾可以引導,並非所有觀眾都喜歡‘熱鬧非凡’,從業者還是應該守住藝術的本體、守住自己的本業,不要把自己的本真丟了。”吳玉霞説。
的確,藝術發展不能舍本逐末,越是強調創新,越要夯實傳統根基、專業基礎。葉敏認為,民樂真正實現年輕化,實現商業與藝術並重,要求從業者具備紮實的音樂功底,對曲風、調性、音律、編曲、音樂製作進行深入研究。“以此為基礎,創作或者改編出大量不同風格的優秀音樂作品,加上與音樂內容相匹配的表演形式,才有可能做到深入骨髓的改變、創新。”葉敏説。
原文連結:
http://ent.cnr.cn/zx/20210113/t20210113_5253896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