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前,演員在後臺化粧。
在騰轉挪移中,演員們靈動的舞步、堅挺的身姿躍然眼前,一齣精彩的廣東漢劇摺子戲《巡營》讓人大飽眼福。
廣東漢劇摺子戲《巡營》排練現場。
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嶄露頭角,成為獨立承擔廣東漢劇劇目表演的演員。
從粧容到服飾,演出前要準備兩個多小時,確保節目效果。
演出前的準備精益求精,引起了小朋友對廣東漢劇的興趣。
腳下的步法要注意,手要協調。演出前綵排,老師在悉心指導。
■開欄語
中州古樂琴瑟弦、漢劇風韻客家情、青花古瓷聲如馨……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大埔縣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客家人長期的生産和生活積累,創造出豐富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下簡稱“非遺”)資源。
目前大埔縣擁有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76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7項,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71人,形成了完整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近年來,大埔越來越重視非遺的傳承和保護,許多非遺項目得到了更好傳承和保護,漸漸煥發新的生命力。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一份精神追求,也是一種發展境界。為助力大埔縣非物質文化遺産發揚光大,《南方日報·大埔視窗》今起推出“尋找大埔非遺”欄目,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大埔縣的非遺保護項目和傳承人。敬請垂注。
悠揚的漢樂聲響起,時而高亢時而低沉,在騰轉挪移中,演員們靈動的舞步,堅挺的身姿躍然眼前,一齣精彩的廣東漢劇摺子戲《巡營》讓記者大飽眼福。
上午8時30分,在大埔縣城翰林劇場,只見華麗的舞臺上,年輕的身影來回穿梭,演員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日常排練,樂此不疲。“腳下的步法要注意,手要協調。”一旁的老師正在悉心指導。
登上央視、全國巡演、屢獲全國大獎……經過近些年的保護傳承發展,如今,廣東漢劇已成為大埔一張響噹噹的名片。進學校、進社區、下鄉鎮,離群眾越來越近,廣東漢劇在大埔各鄉鎮為群眾喜聞樂見,在普遍參與基礎上已形成具有一定數量的群眾藝術隊伍。
在保護傳承中,大埔廣東漢劇“活”出了年輕味。
大埔廣東漢劇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據大埔縣誌和有關資料記載,大埔縣于明末清初便有漢劇活動,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南國牡丹”,在大埔流傳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事業輝煌,素有“無埔不成漢”之稱。目前,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老、中、青三代均有能獨立承擔劇目表演的演員。同時,缺失多年的行當也逐漸補充完整,甚至還打造出了能老生兼醜生、小生兼紅凈、花旦兼武旦、演員兼樂隊、樂隊兼演員、演員兼編劇、導演,樂隊兼作曲及舞美設計等一專多能的演藝人才。
年輕人才在不斷嶄露頭角。今年24歲的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演員賴焱超已在縣漢劇團工作了8年,從稚嫩小生到如今的舞臺主角,便是大埔廣東漢劇歷久彌新的見證。
“一個劇種的發展,要緊緊與時代發展相結合,時代在變化,傳統的漢劇也要適應。”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主任鄭永華説,執著于讓廣東漢劇煥發新活力,目前大埔縣廣東漢劇傳承保護中心隊伍不斷發展壯大,一個個經典原創作品不斷呈現在觀眾眼前。
“我們創排了很多客家題材和現代題材劇目,豐富劇目庫存量,講好梅州故事,傳承客家文化。”鄭永華説。300多年曆史的漢劇融合了現代影視劇的全新表現手法,一齣原創現代廣東漢劇大戲《客家之子·田家炳》,便是近年來大埔縣創新廣東漢劇取得的成績之一。
“求生息,少年離家別親祖,存鄉愁,兢兢業業苦打拼,怎敢忘,老嚴慈諄諄教誨……”在翰林劇場內,廣東漢劇大戲《客家之子·田家炳》排練還在加緊進行。“我們還要帶著這個作品到田家炳先生捐資過的學校去做全國巡演。”鄭永華説。
多年耕耘,隨著一代代漢劇人獨具匠心的執著付出與堅守,漢劇漢曲藝術人的身姿與百姓的笑臉,在城裏鄉間正交織成一幅文化欣欣向榮的美好圖畫,“南國牡丹”重新吐露出迷人的芬芳。
文/馬吉池圖/袁群華
原文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0-11/23/c_1126773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