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打開觀眾心中的“年代密碼”

發佈時間:2020-10-28 09:57:18 丨 來源:新華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京劇《奇襲白虎團》劇照山東省京劇院供圖

舞劇《英雄兒女》劇照中國歌劇舞劇院供圖

歌劇《同心結》劇照四川交響樂團供圖

   【熱點觀察】

   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正在進行中。本次展演推出新創舞劇《英雄兒女》和復排的京劇《奇襲白虎團》、歌劇《同心結》三部劇目,共演出10場。隨著展演的進行,那些人們熟悉的情節、熟悉的角色、熟悉的旋律,喚起了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記憶,打開了觀眾心中的“年代密碼”,實現了基於英雄情結的情感共鳴。

   為觀眾提供與英雄對話的窗口

   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出品的舞劇《英雄兒女》,以同名電影《英雄兒女》及巴金的小説《團圓》為藍本,講述了志願軍戰士王成犧牲後,他的妹妹王芳堅持戰鬥,最終和養父王復標、生父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由山東省京劇院復排的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原作品創作于20世紀60年代,曾是“八大樣板戲”之一,講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偵察兵副排長嚴偉才在金城戰役中,率領偵察班,在朝鮮人民軍聯絡員韓大年和當地群眾的協助下,化裝成敵軍,策應主力部隊,摧毀“白虎團”團部,生擒“白虎團”團長和美國顧問的故事。由四川交響樂團等創作的《同心結》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的事跡為主線,通過曲折生動的情節,再現了黃繼光及其戰友與朝鮮人民並肩抗擊侵略者的感人故事。

   不管是新創作品,還是復排作品,故事都早已為人們所熟知,但觀眾的觀看熱情依然十分高漲,並且這種熱情跨越了不同年齡段——在劇場既能看到滿頭銀發的老人,也能看到稚氣未脫的小學生。基於對抗美援朝歷史的集體記憶,觀眾通過觀看展演完成了一次重溫歷史的集體儀式。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表達形式,帶給觀眾的感動卻是相同的。因為真實的歷史故事以及基於歷史真實的藝術表達,形成了對那段抗美援朝歲月的藝術劃定,讓展演中的不同作品有了相同的溫度。

   文藝創作離不開人物塑造。抗美援朝主題舞臺藝術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歷史過程,其藝術魅力蘊含于題材的思想性、歷史性和敘事性之中。塑造鮮活、感人的人物形象,是文藝作品彰顯自身藝術內涵的必由之路。《英雄兒女》與王成,《奇襲白虎團》與嚴偉才,《同心結》與黃繼光,這些作品都和經典的人物形象聯繫在一起。而這些人物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正因為他們身上集中凝聚著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今朝山河已無恙,但觀眾依然深切緬懷那場戰爭中的英雄,也更渴望與英雄進行心靈的對話和情感的溝通。本次展演為廣大觀眾提供了一個與英雄對話的窗口和向英雄致敬的機會。

   創新愛國主義的表達方式

   “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好的文藝作品,必能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帶給人精神上的滿足。愛國主義是中華兒女最自然、最樸素的情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以,愛國主義是常寫常新的主題,擁有家國情懷的作品,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鬥。這次展演的作品在高揚愛國主義旗幟的同時,也創新了愛國主義的表達方式,深化了人們對家國情懷的理解。

   《英雄兒女》中不僅有對時代風雲、戰火硝煙、歷史際遇的全景式抒寫,還從兄妹情、戰友情、父子情等溫情處入手,聚焦戰爭中個體生命的悲歡離合,進而展現中華兒女深沉厚重的家國情懷。《同心結》中的黃繼光,不僅是用血肉之軀堵槍眼的鋼鐵戰士,還是依戀著母親,依戀著祖國和家鄉的遊子。作品中設置了祖國慰問團送來四川中江掛麵的情節。對黃繼光而言,掛麵代表著家鄉,可戰鬥打響前,黃繼光幾次端起碗又放下,直到犧牲,也沒能吃到家鄉的掛麵。尾聲部分,導演讓黃繼光“回來”了,他始終惦記著家鄉,惦記著那碗沒吃上一口的家鄉掛麵。這樣的處理,讓英雄不再是一個虛化的概念,而成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溫度的具象化存在,也讓家國主題更加生動,讓抗美援朝“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的邏輯更加清晰。

   相較于上述兩部作品在家國情懷錶達上的以情動人,《奇襲白虎團》則使用了更多硬核、刺激、驚險的武戲,比如第六場“插入敵後”中,主演和“尖刀班”演員要以多種姿勢從兩米高的地方“下高”,“雲裏前撲”“雲裏翻”“下高三百六轉體”更是被稱為“玩命動作”。劇中翻鐵絲網、翻窗戶等動作,難度系數要求也很高,排練中多位演員都曾因此受傷。這樣的表現方式,讓觀眾看到了戰爭的血腥、殘酷、死亡,也看到了志願軍戰士的不畏戰、不服輸、不怕死,和平年代觀眾沉寂的民族意識、家國情懷由此被充分喚醒。

   總之,該硬的地方硬,該軟的地方軟,最終殊途同歸。三部抗美援朝題材舞臺藝術作品,猶如一道道疏密不均的年輪,用不同方式記錄下那段難忘的戰爭歲月,刻寫下戰火中的民族品格,更像一聲聲嘹亮的號角,激勵著中華兒女排除千險萬難,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鬥。

   現代化的藝術手法帶來全新審美體驗

   文藝創作是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創新。一部作品要吸引人、感染人,“寫什麼”固然重要,“怎麼寫”同樣重要,因為同樣的題材以不同的藝術手法進行加工和創造,會形成完全不同的審美效應。這次展演,不管是新創作的《英雄兒女》,還是復排的《奇襲白虎團》《同心結》,都積極創新藝術表達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觀眾對同類題材舞臺藝術作品的認識,激發起他們對這類題材的熱情和信心。

   《英雄兒女》的舞段編排獨具匠心,匯集了獨舞、雙人舞、群舞等多種舞蹈形態,既突出舞蹈的抒情性,又兼具敘事功能,將劇情與人物情感緊密相連。同時,全劇以古典舞為基礎,融入現代舞、民族民間舞等元素,並通過多媒體與現場置景的相輔相成,還原了20世紀50年代較為寫實、凝重的色彩。鴨綠江鐵橋、丹東白樺林、戰火紛飛的焦土、烈士們犧牲時所在的戰壕坑道……濃郁飽和的中朝邊境元素,輔助前後景的氛圍投影,讓敘述環境在浪漫中不失悲壯,寫實且充滿英雄主義情懷。

   《奇襲白虎團》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創造性地運用傳統京劇表演程式錶現現代戰爭。在充分運用京劇武戲翻騰跌撲程式的同時,它還吸收借鑒了舞蹈的造型和技巧,創造了“排除地雷”“匍匐前進”“刺刀格鬥”等現代軍事類新程式。音樂唱腔實現了傳統京劇樂隊與交響樂隊的深度融合,經典唱段如西皮流水“打敗美帝野心狼”、二黃快板“決不讓美李匪幫一人逃竄”,既悅耳動聽,又鼓舞人心。因為黃繼光是四川人,所以復排的《同心結》運用了大量“四川元素”,比如黃繼光累了時,耳畔響起四川民歌,見到老鄉講四川話,餓了時想到的是四川中江掛麵,這讓英雄的形象更具人性的質感。

   此外,作為新時代創作和復排的舞臺藝術作品,這次展演的三部作品吸收運用了最新的技術表現手段,其中一大亮點是聲、光、電等綜合舞美手段的運用。舞臺上逼真的機槍、坦克道具,配合著多媒體大螢幕中的飛機、大炮,再加上飛機轟鳴、炮聲隆隆的音效,讓三部舞臺藝術作品産生了戰爭大片般的視聽覺體驗。而有血有肉的“志願軍戰士”就在觀眾面前的舞臺上,又産生了比電影更真實的感覺,仿佛把觀眾帶回到了真實的抗美援朝戰場。

(本報記者韓業庭)

原文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0-10/28/c_1126666072.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