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音樂文學

戲曲藝術的表達與解讀——導演汪功根

發佈時間:2020-10-19 09:45:54 丨 來源:中國網綜合 丨 責任編輯:鄭乾


   生活在時間中的人,隨時上演著千百種活劇,隨時間流逝,即生即滅。作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作為生活在今生今世也渴望長存於世的人,通過無數藝術表達形式,把轉瞬即逝的思想和情感固定下來,演繹傳承,豐富著世間生活,讓人感覺仿佛既可以生活在此生此世,也可以生活在彼生彼世,傳統戲曲藝術滿足著這個幾乎無可企及的願望,豐富著人們的情感和生活,也讓某時某刻進入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或者陷入人類各種鬥爭、角逐的沉思。

   觀央視汪功根導演的《梨園闖關我挂帥》,觀眾可以看到戲曲的魅力,表演者的功夫,以及當代各界名家反串經典戲曲唱段的鄭重和認真。汪導的認識更獨特,這個獨特不僅僅是他自身的藝術修為,還在於他導演創作過程中的貫通和解讀,賦予經典國粹以當代認識,傾聽汪導關於戲曲藝術的解讀,散漫的思緒瞬間匯聚,匯聚凝神的時刻充實而專注,仿佛時間有了特別的意義,這也許是藝術和藝術家無可抵擋的魅力吧。

   汪導博學謙遜,有著藝術工作者的真誠和認真,他告訴我:中國傳統戲曲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為代表的中國五大劇種中,京劇是所有戲曲的集大成者,在不斷變化中形成不同的流派和風格,京劇融合了徽劇、漢劇、崑曲、梆子等多劇種,各種流派不拘一格,兼收並蓄,從流派初期的“大而化之”到不斷發展之後的“具體而微”,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京劇流派眾多,是京劇藝術活躍繁榮的反映。

   汪導對經典傳統劇目《空城計》的解讀耐人尋味,司馬懿面對《空城計》,看破不道破,從長計議,既是兩個智者的對決,也是兩個智者的默契。我對戲曲的了解和喜歡是從汪導清晰和獨特的解讀開始的,汪導充滿魅力的聲音做著如下闡釋:

   《空城計》是京劇老生的傳統劇目,該劇目在劇情上前接《失街亭》,後接《斬馬謖》,合成《失空斬》。諸葛孔明第一次北伐時擺下《空城計》,當時司馬懿是害怕中埋伏還是看破不説破主動撤離呢?

   《空城計》講述了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令,丟失了街亭,司馬懿率領大軍攻打當時諸葛亮駐紮的西城,此時的諸葛亮身邊已無可戰之將,更無守城之兵,沒有辦法,只好擺下空城計,故弄玄虛。司馬懿到了以後唯恐內有埋伏,匆忙撤兵離去的故事。面對諸葛亮擺下的《空城計》,當魏國的哨兵發現這種情況,不敢貿然前進,迅速向司馬懿彙報,司馬懿當時的反應耐心尋味,原著用四個字形容:“懿笑而不信”,既然司馬懿不相信,後面的反應卻很有意思,司馬懿不帶三軍獨自騎馬前去,司馬懿若衝進城俘獲勁敵諸葛亮,就能功成名就。然而司馬懿更顧忌的是曹魏政權,深知自身歷來為曹魏政權所忌憚,從曹操開始包括當權的曹叡,雖然重用他,對他的防備之心從未消除,一旦俘獲諸葛亮,自身的利用價值就蕩然無存。諸葛亮擺下空城計,深知以司馬懿的智慧和老奸巨猾,司馬懿自知其中利害關係,一旦攻破俘獲諸葛亮後果不堪設想,為讓眾將相信諸葛亮的空城計是真的,司馬懿不得向向眾將説:亮平生謹慎,不曾冒險。然而這番説辭是站不住腳的,倘若諸葛亮真的平生謹慎,未曾冒險,那他就不會用馬謖去鎮守街亭,更何況街亭剛剛丟失,街亭是非常重要的軍事要道,一旦丟失就意味著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徹底失敗。為了不留下口實,司馬懿選擇了迅速撤軍,以防時間一長,眾將看出破綻。諸葛亮擺下的空城計,表面上看是諸葛亮的勝利,是諸葛亮智慧的又一次閃光,其實真正的贏家的是司馬懿。

   戲曲是現實的反應。看破不道破,通過歷史故事、通過戲曲,通過各種形式的表現已經成為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深入到我們的思想情感中,在看破不道破中和諧著世間紛繁,也成就著我們度過時間的方式,充實著生的時時刻刻。這是戲曲藝術傳達的文化內涵嗎?面對汪導,我想了解的更多。

   京劇是戲曲集大成者,表演者唱、念、做、打、舞等藝術手段和服裝、音樂的完美結合,傳情達意,提煉和演繹著各種故事,千古人情和世故均在舉手投足之間展現,意蘊無限。汪導介紹白燕老師的《狀元媒》,唱腔溫婉抑揚頓挫;介紹《長坂坡》武花臉的武打和技巧;介紹《西廂記》青衣表演的端莊秀美----不盡的經典國粹戲曲藝術,隆重而精微,鄭重而繁複,傳達著生活中的美。

   生活在時間中的人,受時間和環境影響,表達方式千變萬化,但總有一些東西沉澱下來。文化的積累與傳承,文明的積澱與發展,每一代人都奉獻著屬於時代的思想和情感,藝術家們在舉手投足,唱念做打中表達著時代和生活在時代中的人。經典戲曲通過優雅而程式的表現,豐富和提升著人們的生活,或者豐富和提升著人們對生活的期待,引領人們永遠行走在進化的階梯上。

   感謝汪導把轉瞬即逝的藝術形式通過各種媒體隨時展現,讓瞬間成為永恒變成現實。期待汪導用他的才華和思想,為我們提供更多融會貫通的解讀!(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委員 劉曉嵐)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