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趙季平:影視配樂不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藝術

發佈時間:2020-07-08 09:27:37 丨 來源:新華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趙季平近照。光明圖片

【走近文藝家】

有人説,為影視作品配樂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藝術,意思是音樂進入影視作品後,會受到很多限制。可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評價趙季平説,“他通過自己的長期積累,突破了這些限制,善於在‘隨’字上做文章,有了好的音樂,‘雞’也能成為‘金雞’,甚至會變成‘鳳凰’”。

“我不遠千里來追尋……我尋祖,我問宗……捧一把黃土,訴不盡的情……放飛中國龍。”最近,一首《風從千年來》的MV火遍網路。這首用來謁祭華夏先祖的歌,跟趙季平其他的作品一樣都很“鑽心”,既有“廟堂之音”的高雅,又兼“江湖之風”的韻味。

趙季平的音樂作品既是高雅的、民族的,又是通俗的、無國界的。時間倒回幾十年,那些人們聽到前奏就能跟著哼唱起來的影視金曲,幾乎都出自趙季平之手,比如,姜文吼的“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劉歡喊的“路見不平一聲吼哇,該出手時就出手哇”。有人説,趙季平激活了中國的民族音樂。

1945年,趙季平生於黃土垣上的甘肅平涼,其父是長安畫派創始人趙望雲。趙季平從小就趴在畫案旁看父親作畫,但他更著迷的還是音樂,一聽見鋼琴聲就走不動,一聽到秦腔、京劇演出的鑼鼓聲,心裏就有種莫名的衝動。

1970年夏,趙季平從西安音樂學院畢業,被分配到陜西戲曲研究院。當時,他不是很滿意。作曲係畢業的他,更渴望去交響樂團或歌舞劇院。趙望雲反而很高興,他對兒子説:“你學校裏學的都是西洋技法,現在到民族音樂的老窩子裏繼續學習,這對你未來的創作會有巨大好處。”

趙季平在陜西戲曲研究院一待就是21年。在那裏,他花了大量時間研究秦腔、碗碗腔、眉戶劇等地方戲及民間音樂,不斷從“土得掉渣”的東西中吮吸著營養。

1983年冬,陳凱歌準備去陜北拍攝電影《黃土地》,找熟悉地方風情的趙季平為影片作曲。“陜北那片大地,外表蒼涼,內裏卻是熱的。你去看陜北民歌的歌詞,很細膩,很生動,很火辣。”在《黃土地》的插曲《酒歌》中,趙季平採用了陜北安塞民歌元素,那種粗獷的原始感,打動了不少人。

《黃土地》讓趙季平從此跟影視結緣,也開啟了他將民族民間音樂元素融入現代音樂創作的漫長旅程。在給電影《紅高粱》配樂時,他借鑒榆林地區的“打夯歌”,並加入花腔的唱法,創作出《妹妹曲》;吸收豫劇和民歌《抬花轎》的音樂元素,創作出《顛轎曲》。在給《水滸傳》作曲時,他將山東地方小調《鋸大缸》加以改造,寫成了《好漢歌》。在《秋菊打官司》中,他讓老藝人們彈月琴,並配上碗碗腔,與電影的整體氛圍極為貼合。1984年至今,趙季平已為近百餘部電影和數百部(集)電視劇作曲,塑造了眾多生動的音樂形象。每寫一部新作品,他都會根據作品特點,尋找適配的民間音樂和地域性樂器。

有人説,為影視作品配樂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藝術,意思是音樂進入影視作品後,會受到很多限制。可正如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評價趙季平所説的那樣,“他通過自己的長期積累,突破了這些限制,善於在‘隨’字上做文章,有了好的音樂,‘雞’也能成為‘金雞’,甚至會變成‘鳳凰’”。

趙季平將中國傳統音樂語言與當代作曲技巧巧妙結合,寫出了人人都能聽懂的音樂,“他是當代作曲家中,把音樂寫得‘好聽’的典範”。很多人問他“創作的秘訣是什麼”。

“深入生活,紮根人民。”這是趙季平眼中最樸素、最成功的“創作秘訣”。為《黃土地》配樂時,他和陳凱歌在陜北農村待了一個多月;為了寫電視劇《喬家大院》的音樂,他三下山西;為創作《大秦嶺》,70歲高齡的他鑽入秦嶺深處,尋訪民間藝人。近60年來,去民間采風,成了趙季平生活的常態。在田間地頭跟老鄉聊天,在山坡上聽民間藝人唱歌,向來是他津津樂道的美好回憶。

趙季平説,到生活中去,是一輩子要做的基本功。廣袤的中華大地有無盡的音樂養料,這些流淌于中國老百姓血液中的音符,這些行走民間採集的旋律,都會在一首首民族音樂創作中,凝聚成時代的聲音。

也有一些年輕的音樂人抱怨:我也去采風了,怎麼還是寫不出來?對此,趙季平説:“采風,你要會採,耳朵要好,要善於發現好的東西。有些人去了回來還是寫不出來,那是敏感性不夠。”

趙季平的作品風格各異,閱覽其作品名錄,給人的感覺就是浩如煙海。無論是漢唐禮樂還是京劇民謠,無論是古琴笙簫還是胡琴雜鼓,他都能輕鬆駕馭,因此他被外國同行譽為“最具東方色彩和中國風格的作曲家”。

趙季平曾兩度獲得電影“金雞獎”最佳作曲獎、四度獲得電視“金鷹獎”,還獲得了“飛天獎”、“五個一工程”作品獎、“中國金唱片獎”等。

成績多了,名氣大了,創作之外的事情也就多了。無論多忙,趙季平每天上午都關掉手機,堅持音樂創作。他説,忙於應酬,人就浮躁了,而創作是需要靜下心的。如今,滿頭銀發的趙季平,最愜意的事情仍是一個人在書房中寫譜,用音符捕捉關於人的靈魂的微妙之音。

(作者:王釗,係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

原文連結: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0-07/08/c_1126208985.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