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藝術沙龍

用藝術課程傳遞中國精神中國價值

發佈時間:2020-06-23 17:52:40 丨 來源:光明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教育透視】  

作者:劉婷 (大連藝術學院講師、中央美院高參小項目課程研究員)

中國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有效傳遞併發揚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將有助於民族團結,為應變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實現穩定發展做好準備。

藝術課程具有傳遞中國精神的前景優勢

藝術課程成果體驗可以更快速更廣泛地傳播中國精神中國價值。

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民規模為9.0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4.5%。而在網際網路之上,所能看見的文字排版、圖片視頻無一不出自藝術創作之手,在網際網路上從人們常用的軟體工具、圖標界面,購買商品時的廣告、産品功能表,到閒暇娛樂的遊戲和影視劇等,所有的視覺與聽覺的體驗裏都離不開藝術設計,而這些成果大部分出自經過藝術專業課程培訓的藝術設計工作者。

如果大部分藝術設計工作者都有意將中國精神的種子播撒在自己的創作中,在設計創作時增加對中國文化內容的運用,增加對中國圖文審美的繼承,增加對主流價值觀的表現,那麼中國文化傳播的速度和廣泛程度將不可估量。

藝術體驗和實踐可以有效加快知識資訊的接收,加強人們對知識的了解,增強人們對資訊的記憶。

當下,大多數人獲取資訊的途徑都是來自網路,其中短視頻和影視劇更是受寵。人們常常會因為看過的一張畫或一部劇、聽過的一首歌而記住其中的歷史事件、人物或場景,例如董希文畫筆下的開國大典,歌曲《春天的故事》裏的1979年春天等等,色彩鮮明的畫面以及優美的旋律,讓觀眾更直觀地獲取了這些歷史資訊。

藝術課程體驗和實踐可以更有效地傳播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並有效促進個人在繼承和發揚中國精神方面作出實際的行動貢獻:一堂折疊紙飛機的手工課,可能會讓一個小男孩開啟成為飛行員的夢想;一堂給布娃娃畫衣服的繪畫課,可能開啟一個小女孩的服裝設計之夢。因此,在藝術課程中加入具有弘揚中國精神的內容,會更容易被接受,而在創作實踐的過程中,繼承和發揚中國精神的實際能力也將得到錘鍊。

創新藝術課程傳遞中國精神的實踐方式

一段時間以來,人才與教育資源的分佈不均影響了文化藝術教育的有效展開,傳統的藝術課程與資訊傳播途徑已不能滿足快速發展變化的社會需求。在網路媒體迅速發展的當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課程,將有助於加快中國精神的傳播。

在中央美術學院參與北京市“高參小項目”的課程設計過程中,我們將帶有中國精神的文化內容融入藝術課程中,並進行了大量嘗試,其中,項目組自主研發設計教具的“3D藝術紙模課程”是較為新穎的手段。

紙模,是一種將紙上的平面圖形進行折疊變為三維立體造型的摺紙産品,製作紙模型能夠鍛鍊人的手腦協調能力,有利於兒童的智力開發和老年人的衰老預防,也適合青年人緩解壓力和調節心理的需求,是一項老中少皆宜的指尖上的遊戲。比較遺憾的是,國內市場和網路商場中能搜索到的大都是簡單卡通或歐美、日本等的動漫模型,帶有中國文化題材的紙模幾乎沒有。因此,項目組開始嘗試自己設計紙模,並讓體驗者通過動手製作來更直觀深刻地了解中國文化,並努力嘗試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新形式傳播中國文化,彰顯中國精神。

借助央美高參小的藝術課程,千余名小朋友體驗了這些藝術課程,他們通過原創紙模認識了中國的傳統節日,認識了京劇中的臉譜和生、旦、凈、末、醜;了解到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還認識了青銅器、青花瓷、石鼓等國家寶藏。孩子們在愉快的藝術體驗中了解了帶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內容,見識到了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繁華與多樣,而這些也正是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的直接體現。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孩子們不但了解了中國文化,還創作出了有助於宣傳中國精神的藝術作品,並且把這份收穫傳遞給他們的家人甚至更多親朋好友。

藝術課程通過藝術創作實踐的手段去達到教育目的,通過直觀生動的視覺聽覺去打動人們的心靈,讓人們在放鬆愉悅的狀態下接受知識資訊;通過鮮活的案例加強人們對知識的理解,並能夠在藝術實踐中去體驗、創新,讓所學知識內容得以實踐。

將中國精神融入藝術課程中,那麼我們將能夠通過這種藝術課程,更好的傳遞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增強國民自信,並積極助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23日15版)

原文連結:

https://news.gmw.cn/2020-06/23/content_33932802.htm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