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陜西石峁遺址口簧的發現與解讀

發佈時間:2020-05-22 14:42:30 丨 來源:央廣網 丨 責任編輯:鄭乾


簧是具有世界性的原始樂器。

石峁口簧的年代可確定為西元前2000年前後,背景清晰、共存器物豐富、特徵明確,是中國乃至世界音樂史的重要發現。

在適應不同區域環境和審美旨趣的背景下,口簧儘管形態異彩紛呈,但仍保持著人類早期樂器的特質。

陜西石峁遺址的重要發現被評為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石峁遺址以皇城臺為中心,內、外城以石砌城垣為周界,依山就勢,堅固巍峨。考古工作者在發掘皇城臺門址及東北部護墻時發現的一批骨質口簧及與其製作相關的遺物,考古背景清晰,共存器物豐富,堪稱世界音樂史上的重要發現。

簧成為研究人類遠古音樂的“活化石”

簧是具有世界性的原始樂器。如今,西伯利亞的雅庫特人和阿爾泰人、愛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北歐拉普人、北海道阿依努人等人群還在演奏。

《詩經》中,有“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巧言如簧”等語句。鼓瑟、吹笙與鼓簧的動賓結構,不僅暗示了簧是不同於瑟、笙之類的獨立樂器,也顯示了其演奏方式及使用場景。簧還見於《禮記·月令》《楚辭·九思》《莊子·駢拇》等先秦文獻,其中《禮記·月令》更將簧與笙、竽、篪等樂器並稱。

作為常見於我國先秦文獻的遠古樂器,“簧”究竟為何物,自漢代以來一直討論不斷。不少人將簧視為笙、竽等樂器的簧片,並引申為笙、竽的別名。上世紀80年代,音樂史學界開始關注口簧,通過古代文獻及民族學的實物資料,去偽存真,指出先秦文獻中的“簧”是一種獨立樂器,多以骨或竹製成,以口腔作為共鳴器,由簧鞘、簧舌及拉線等組成,通過撥動彈性簧舌振動發出的基頻音及其諧波音來演奏曲調,是漢唐鐵簧、明清口琴的前身。根據檔案、繪畫和樂曲等資料,早至13世紀末期,口簧就已傳播到了歐洲東部地區。

先秦文獻中提到的簧,在考古發現中多有實物資料出土,但發現于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古城遺址、軍都山春秋墓地等遺址的簧均未引起足夠重視。音樂史學界認為,現流行于蒙古族、羌族、回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滿族以及雲南部分少數民族中的“口弦”“口琴”類樂器,實際上就是我國先秦文獻提到的“簧”。除中國境內早期口簧的發現外,在歐亞草原東部蒙古高原和南西伯利亞地區也發現了一定數量的青銅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的骨質口簧,被視為遊牧文化的重要傳統樂器。

口簧與骨笛、骨管哨、陶球哨,共同構建了石峁遺址的音樂形態

近年來,關於口簧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石峁遺址的重要發現為口簧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在石峁遺址考古工作中,皇城臺地點出土了20余件口簧及殘次品,體小輕薄,不易辨識,發掘時將棄置堆積全部過網篩選後,從骨料中反覆揀選,共獲21件,保存完好者2件,多數僅存簧框。石峁口簧均為骨質,方形薄片,由牛的肋骨磨製成形,由簧框、簧舌、穿孔等組成,長8—9釐米、寬1釐米、厚0.1釐米。簧舌位於簧框中央,舌根與框首銜接,多數舌根與舌尖的寬度相倣或略寬。簧框長邊兩端多對稱切割出亞腰形缺口,框首刻鏤小圓孔,用於穿繩。

石峁遺址出土的21件口簧,多數可能是在使用過程中由於簧舌或簧框意外受力斷裂後被遺棄的殘件。與口簧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些窄長條形並有曲弧的磨制骨片,厚度及寬度略大於成品口簧,應為口簧製作過程中的坯料,部分骨片上能觀察到切割、剔刻痕跡。這一發現暗示了口簧是在皇城臺生産製作的,其生産活動或與皇城臺頂可能存在的制骨作坊有關。

從與口簧生産相關的遺物看,石峁口簧的製作大致經過了備料選料、切磨成形、剔刻簧舌、鑽孔、細加工、穿繩測音等幾個工序。

石峁口簧的演奏與其結構緊密相關,鞘首的圓孔需要係挂單獨的繩子,作為拉振之用。演奏者一手拇指、食指輕捏鞘尾,將口簧貼近唇部,另一手扯動線繩以振動簧框,簧框帶動簧舌在舌窗中前後振動而發聲,口腔及舌位變化會帶來音高與音色變化。這種演奏方法就是《詩經》等文獻所謂的“鼓”。

出土口簧的堆積層發現了數以萬計的陶、骨、石、玉等各種質地的遺物,其中,與口簧共存的陶器包括雙鋬鬲、單把鬲、粗柄豆(盤)、盉、甗、折肩罐、三足甕等,具有典型的河套地區龍山時代晚期陶器特徵。經美國貝塔實驗室和牛津大學測年,石峁口簧的年代可確定為西元前2000年前後,背景清晰、共存器物豐富、特徵明確,是中國乃至世界音樂史的重要發現。

石峁口簧均發現于皇城臺。皇城臺為一處四圍包砌石砌護墻的高阜臺地,呈頂小底大的金字塔狀,是內城和外城重重拱衛之核心區域,三面臨崖,一面以皇城大道與內城相接;臺體以多達十余階的塹山砌築的護坡石墻包裹,堅固雄厚,巍峨壯觀,氣勢恢宏,係石峁城的核心區域,當已具備了早期“宮城”性質。這些口簧與皇城臺出土的骨笛、骨管哨、陶球哨一起,構建了石峁遺址的音樂形態,彰顯了皇城臺作為石峁遺址宮城區的地位和性質。

傳播廣泛、形制多樣,口簧在世界範圍內有1000余種名稱

西元前2000年前後至二三世紀,在長達2200餘年的歷史中,包括中國北方、蒙古高原和俄羅斯南西伯利亞的歐亞大陸東部區域出土的口簧,在製作材料及形制結構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均以動物肋骨或長骨為原材料,簧舌位於簧框中央,頭端鑽孔,用於繫繩拉振,屬於框舌一體的“繩振簧”。如果將3世紀前的口簧出土地點放置於地圖上,口簧從中國北方向歐亞草原擴散傳播的一條線路自然顯現出來。

距今約4000年,石峁遺址所在的中國北方河套地區製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自體“繩振簧”,至夏商時期(不晚于約西元前1500年)向周邊放射狀傳播擴散,影響至夏家店下層文化人群。陶寺口簧可視為石峁人群或“石峁文化”南下的遺存。石峁口簧可被確認為目前世界範圍內年代最早、數量最多的一次發現。春秋戰國時期,口簧的使用範圍繼續向四週擴散。西元前後,進入匈奴文化區域,向歐亞草原東部擴散,同時向南進入中原王朝宮廷。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漢代出現了框舌分鑄的異體撥振簧,條狀簧舌單獨焊接在簧框上,演奏方式由拉振演變為容易掌握的手指彈撥,促成了口簧的快速傳播。這種簡單原始樂器的大規模擴散,可能與北方人群北進西遷的歷史進程有著密切關係。唐宋後,口簧呈爆髮式傳播,至遲在13世紀已傳播到歐洲東部地區,並擴散至東南亞、大洋洲、非洲等區域,製作材料及形制趨於多樣化,成為一種具有地域文化特徵的世界樂器。

口簧至今仍流行於世界各地。據統計,口簧在世界範圍內有1000余種名稱。在適應不同區域環境和審美旨趣的背景下,口簧儘管形態異彩紛呈,但仍保持著人類早期樂器的特質。

(孫周勇作者單位: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原文連結:

http://ent.cnr.cn/zx/20200522/t20200522_525100124.shtml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