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0月24日是個星期天,工人、戰士、幹部、學生在勞動人民文化宮愉快地唱歌。馮文岡/攝
▲1980年5月2日《北京日報》上刊登的歌片。
1980年《北京晚報》刊登的《軍港之夜》歌片。
1990年8月18日,《北京日報》2版
1994年10月13日,《北京晚報》11版
▲2011年9月6日,《北京日報》18版
1964年9月1日,平谷縣城關公社建設街大隊俱樂部社員們每人手裏都拿著歌片,認真地練歌。馮文岡/攝
1960年7月18日,北京冷風機械廠二車間的青年車工們手持歌片,排練比賽歌曲。李晞/攝
▲1963年3月19日,《北京晚報》4版
1965年10月26日,《北京晚報》4版
▲1980年9月18日,《北京晚報》1版
1980年9月24日,《北京晚報》1版
1996年5月2日,《北京晚報》1版
隨著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降至二級響應,公園景區相繼開放公共空間,戶外休閒的市民漸漸多起來,鳥語花香的公園裏又聽到了悠揚的歌聲。“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愛唱歌的您現在還用歌片嗎?其實,歌片的歷史很悠久,早在解放前就有了,還為激發人們的革命鬥志立下過汗馬功勞呢。
解放前
革命歌曲被秘密油印成歌片
在抗日戰爭時期,傳唱充滿激昂鬥志和必勝信念的革命歌曲,是鼓舞中國人民對敵鬥爭的重要方式之一,頑強勇敢的中國人高唱著戰歌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勝利。而簡樸實用的油印歌片,則是人們傳唱革命歌曲時離不開的好幫手。
1943年的秋天,一支由八路軍戰士組成的文藝小分隊,翻山越嶺來到了北京房山區霞雲嶺鄉堂上村。文藝小分隊裏年僅19歲的戰士曹火星,滿懷對中國共産黨的熱愛和抗日救國的激情,伏在村裏的一個小炕桌上,創作出了歌曲《沒有共産黨就沒有中國》。
這首歌先是被堂上村的兒童團員、村劇社的演員們唱遍了霞雲嶺,接著,在這年10月,晉察冀邊區在淶水縣辦各區縣幹部訓練班,這首歌的詞曲第一次油印成了歌片教唱。後來,在易縣又辦了訓練班,還是教唱這首歌。(1994年10月13日《北京晚報》11版,《〈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於是,這首歌便在晉察冀邊區傳播開來,繼而唱遍了各個抗日根據地。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各邊區的人民,唱著這支歌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全中國解放後,“沒有共産黨就沒有中國”改成了“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據逄先知在文章《毛澤東和他的秘書田家英》中説,這個“新”字,是毛澤東同志加上去的。從此,這首流行全國、人人會唱的名歌中的這句話就改過來了。(2001年6月18日《北京日報》1版,《越唱越響的一支歌》)
“團結就是力量……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著自由,向著太陽,向著新中國,發出萬丈光芒!”這首70多年來始終傳唱不衰的歌曲《團結就是力量》,同樣創作于1943年,是最早提出迎接新中國到來的一支高亢的序曲。這首雄壯的革命歌曲在戰爭年代經過多次秘密油印、傳播,哪有反黑暗、反壓迫、反饑餓、反獨裁的革命鬥爭,哪就會響起《團結就是力量》的嘹亮歌聲。抗日戰爭勝利後,這首歌又成為北平愛國青年學生手挽手遊行示威時高唱的戰歌。
新中國成立後,這首歌連同《義勇軍進行曲》《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共三首歌的歌片,成為剛剛籌建的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的珍貴文物。(1990年8月18日《北京日報》2版,《團結就是力量》)
50年代
《歌唱祖國》靠歌片傳唱流行全國
在上世紀50年代,曾經誕生過一首家喻戶曉的愛國歌曲——《歌唱祖國》。您知道嗎?這首讓人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歌曲,在誕生之初曾遭遇過退稿,而它的最終流行,則與創作者的自製歌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1950年9月15日,正值國慶一週年前夕,在北京出差的人民音樂家王莘來到一派節日喜慶的天安門廣場。看著那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王莘的思緒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上萬眾歡騰的場景,忍不住充滿深情地吟誦起來:“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
傍晚,在返回天津的列車上,白天天安門廣場上海洋般舞動的五星紅旗、歌聲、歡呼聲再次在他的腦海裏翻滾激蕩,一股強烈的創作慾望使他禁不住想要動筆。可是身上翻遍了也找不到紙,他便從地上撿了一個空煙盒拆開,拿出筆在煙盒的反面寫了起來。第二天,這首創作于煙盒紙上的《歌唱祖國》就誕生了。
雖然《歌唱祖國》在天津當地的中學和大學演出很成功,很受人們歡迎,但當王莘把歌曲寄到報社希望能發表時,卻被退了稿。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開始動手刻印歌片,去工廠、去學校,在群眾中廣泛教唱。
1951年春天,王莘自製的歌片傳到北京工人合唱團。到了夏天,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播放了北京工人合唱團演唱《歌唱祖國》的錄音。一時間,《歌唱祖國》便在北京的工廠、學校、社區傳唱開來。
1951年國慶節前夕,《人民文學》《人民日報》先後發表了《歌唱祖國》的詞曲,繼而中央樂團錄製並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放了《歌唱祖國》大合唱。9月15日,《人民日報》發佈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關於國慶節唱歌的通知》,規定在這一年的國慶節,除了要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外,《歌唱祖國》也是全國民眾普遍歌唱的基本歌曲。從此,這首歌便在全國流行起來,成為傳唱最廣的一首祖國頌歌,老百姓把它讚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2011年9月6日《北京日報》18版,《王莘:我的祖國我的歌》)
60年代
火熱的“大家唱”現場買歌片學歌
上世紀60年代,每年的春季到秋季,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都會在週日下午兩點舉辦“大家唱”活動,願意學歌的人可以自由參加。而且,每次的教唱現場都備有歌片出售,方便人們學歌。
當時,來教唱歌的有音樂學院的師生,還有專業的歌唱演員。參加學歌的不僅有工人、幹部、解放軍、學生,還有退休老工人、家庭婦女等。《紅梅讚》《我為祖國獻石油》《在北京的金山上》《我們走在大路上》這些歌曲,最受人們喜愛,教歌站每次準備的幾百份歌片經常是一搶而空。(1965年10月26日《北京晚報》4版,《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動受歡迎》)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雷鋒先進事跡的熱潮迅速在全國上下掀起。在這一年的春天,“大家唱”的歌聲也比往年提前一個月,唱出了當年的第一支歌——《學習雷鋒好榜樣》。
文化宮文化園內的擴音器一響,孩子們就圍過來了。他們拿出兩分錢,買一張歌片,熱情地學著唱起來。許多青年人也來到這裡學歌。一對年輕的夫婦抱著孩子站在人群裏,他們買了一張歌片,媽媽一句一句地學歌,爸爸指著雷鋒的照片,告訴孩子説:這是雷鋒叔叔。孩子還在牙牙學語,雷鋒叔叔的名字就記在這幼小的心靈裏了。“大家唱”也吸引著遊人。鬚髮斑白的老爺爺自己唱不動了,但是聽歌的興致卻很濃,有的在學歌的圈圈裏聽了有個把鐘點。
學歌的人越來越多,歌聲也由開始時的生疏、低弱,漸漸高昂起來。學歌的人也不完全都圍在教歌站旁,有人買到歌片後,坐在樹林中的長椅上學,擴音器傳送的聲音,在方圓一里左右的地方都能聽到。
學一支歌,只用不到半小時。人來人往,沒辦法準確統計出究竟有多少人在學歌,不過,準備的七百張歌片,早就售賣一空了。
“大家唱”結束後,在文化宮內,無論是幽靜的後河畔,還是在巍峨的大殿前,都能聽到有人在唱“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1963年3月19日《北京晚報》4版,《大家唱》)
80年代
新星音樂會觀眾來信點名要歌片
進入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提高了物質生活水準,人們的內心也渴望有更加豐富的精神食糧來滋養。可是,當時的音樂界存在著一種現象,對於新的歌手、新的歌曲這也挑剔,那也指責,這也不行,那也不是。為了讓更多的新星呈現、更多的新歌流傳,讓扶持新生力量的風氣大大發揚,北京晚報首開先河,在1980年9月舉辦了首屆新星音樂會。
據1980年9月18日《北京晚報》1版《應首都廣大讀者和聽眾的要求本報舉辦〈新星音樂會〉》報道,這場在首都體育館舉辦的音樂會,參演的新星有朱明瑛、蘇小明、鄭緒嵐、任雁、吳國松、李默、遠征和王靜等8位,大多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最小的只有19歲。北京晚報還重點推薦了《軍港之夜》《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等8首新歌,並且印成了歌片,隨節目單出售。
這場音樂會座無虛席。歌壇新星們不同風格的演唱,受到了全場一萬八千名觀眾的熱烈歡迎。朱明瑛載歌載舞演唱的亞非拉歌曲和蘇小明那滲透人心、極富詩意的歌聲,使音樂會出現了兩次高潮。在現場演唱的幾十首歌曲中,《軍港之夜》和《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最受觀眾喜愛。一位觀眾説:“這樣的音樂會使人在愉快的藝術享受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感受到向上的力量。”(1980年9月24日《北京晚報》1版,《〈新星音樂會〉昨晚首場演出受到觀眾熱烈歡迎》)
在新星音樂會結束後,中央電視臺和中央電臺都進行了轉播,許多觀眾和聽眾紛紛來信、來電話要求郵寄歌片。通縣服裝廠的觀眾王志華、石麗麗、安美英等在來信中説,“希望能給我們寄來一些歌片,最好是蘇小明、李默等唱的歌曲。”(2010年8月26日《北京晚報》35版,《一毛錢晚報給讀者寄歌單》)
為了滿足廣大市民的要求,北京晚報不僅給一部分觀眾回寄了歌片,還將部分推薦歌曲的歌片刊登在了報紙上,供更多的讀者珍藏留存。
90年代至今
公園合唱團與歌片相伴
上世紀90年代,擁有1000余萬人口的北京步入了老齡化城市的行列。安樂祥和的晚年生活,自然少不了悠揚愉悅的歌聲作伴。在北京的公園裏,拿著歌片唱歌的老歌友們成了清晨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從1990年起,北京市春光食品公司退休工人武榮璋就開始在東單公園義務教大家唱歌。早上7點多,武榮璋拎著兩大書包歌片露面了,在附近等著的歌友紛紛圍上來幫忙拉繩子、挂歌片。在武師傅領著大家唱了幾遍“練聲曲”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牡丹之歌》《紅梅讚》等或高亢嘹亮或旋律悠揚的歌聲便回蕩在東單公園上空,一直唱到8點多。(1996年5月2日《北京晚報》1版,《退休工人武榮璋義務教歌整六年》)
“愛連著愛,波浪連波浪,友情好似江河水,浩浩蕩蕩”……21世紀的北京早晨,歌聲悠揚。在景山、香山、天壇、紫竹院、陶然亭等各大公園,都有群眾自發組織的合唱團體在進行合唱練習。在被稱為歌咏樂園的景山公園內,教歌者自帶不同曲目的歌片,學唱者選擇自己愛好的歌曲,各種歌聲形成一片歌唱的海洋。(2008年8月23日《29th奧林匹克運動會官方會刊》第19版,《乘著歌聲的翅膀》)
如今,與歌聲如影隨形的歌片依然是愛歌人的心頭好。一首首曲調優美、富於時代特徵的新老歌曲,深受人們喜愛;而那寫著詞曲的歌片,則寄託了人們心中那份穿越時空的真摯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本版文字:黃玉迎製圖:焦劍
歷史資料:京報集團圖文數據庫
原文連結:
http://sjjsb.bjd.com.cn/html/2020-05/14/content_12461393.htm